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关于《道德经》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意义

论文关于《道德经》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意义

关于《道德经》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意义【摘要】《道德经》作为传统中国最重要的几部经典之一,是一部伟大的智慧经典,在这仅仅的五千言的著作中论了大千世界的大道理,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善用人者为之下等等,这些理论即使就是在今天的企业管理领域中仍然有很高的意义,很是值得我们去传承。

【关键词】:老子、守中、无为、本性、自然【正文】《道德经》老子李耳贡献给人类文明社会的一部智慧盛典,在历史长河中,她所闪耀的智慧光芒,一直照耀着中华大地,在《道德经》的智慧体系中,不仅有精妙的生存智慧,还含着博大精深的企业管理智慧,给在企业管理领域活动的人们,起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在《道德经》的第五章中,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通俗的说,也就是“不要多管闲事”。

这是老子在这一章中提出的最主要的观点。

世界的万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法则,只要你适应了这一法则,你就有生存的权利,你违背了这一法则,即使你的想法再好,也会被自然所淘汰的。

(1)对任何事情不能过于关注。

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万物顺其自然,生机勃勃;圣人以百姓为刍狗,百姓各得其所,休养生息,代代相传;百姓以钱财为刍狗,不抱怨,不牢骚,自有生财之道,自有用财之要;学生如果也能以名次、分数为刍狗,不为一时之所得欣欣然,不为一时之所失而惴惴然,轻松愉快,顺其学习的自然规律,问题也就自然解决。

(2)做事不过分,过犹不及。

万事都如橐籥,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误。

做人要留后路,做事要留退路,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

学习的动机,也像打铁的风箱一样,不能一鼓到底,要保持一定的度,就是那种中虚的状态,在不断地推动下,便可生生不息。

(3)用中性的态度来看待任何事物,事情本来就没有好与坏,就像天地、圣人一样,无所谓仁慈与关怀,他们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也都是取法自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做事情的,不必评论好与坏。

所谓“仁”,只是一种情感,而“不仁”就是一种客观,就是一种“中性”的态度。

太阳光照万物,人们感到温暖,那只是人们的感觉,而太阳却并没有想到要给谁一些阳光和温暖;反过来,寒冷与冰冻,照样也是天地自然而为,它也并没有对谁不满意,要给谁制造一点麻烦,狂风暴雨,地震海啸,也不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你如果能够站到月球上看看,那只不过是地球自身的一点小小的波动。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是一样。

有人关心你,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还可以理解成为别人对你的怜悯,还可以理解为别人对你的瞧不起,更可能让你失去自我生存的能力,形成对别人的依赖性;有人欺负你,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可以理解成为这是对你的挑战,这是对你存在的肯定,这更是对你成长的磨砺和锻炼。

中性的态度,就是不带感情去认识事物,不讲自己的感情带进事情的处理当中,可以让人理性,可以让人客观,可以让人注重客观规律,更可以让人从容面对一切。

人的生命和心理也是这样。

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妄为的提出要求,往往就是把自己推向死亡的边缘;也正是过于完美的自我追求,使自己陷于无穷无尽的烦恼和愁苦之中。

如果也能像天地一样,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顺其自然,各得其所,就会减少很多的烦恼;如果能像不断鼓动的风箱一样,让自己适度的运动起来,就会使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动力。

所以,老子得出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的结论。

正如老百姓说话,“话多钱少,毛长马瘦,会叫的鸟没肉”。

能够守中,不仅是为官政治的根本法则,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提到,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

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

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老子以水的特性阐述了圣人应具的为而不争的上善品格。

为而不争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效法大自然滋润万物但却不相争的特点,始终如一的永恒付出,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就应具备水的特性,才能没有忧患,这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自然而然的无为思想。

一个人如果要效法自然,首先要学习水的滋润万物而不争的特质;同时还应该学习水的谦下、至静、无私、至柔、至大能容、曲直自如、因时就势等品性。

水给予人的启示很多。

孔子说:“智者乐水”,老子说:“上善若水”,都是以水为喻,一致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水的品性,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建立功业,就能不招人怨,少犯错误。

水的这些品性,集中某一个人身上真是太难了。

中国历史上只有古人所标榜的尧、舜二人,再无第三人。

即便是尧、舜二人。

事实上恐怕也不尽然是真完人,因其在远古,无法考证,我们姑且从前人所言,人云亦云罢了。

不过,一个人如能具备其中一项或两项德行,也足可以千古垂范了。

韩信,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

苦于生计无着落,于不得已之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

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

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

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史书上称“跨下之辱”。

韩信每天无所事事在街上游逛,偶遇城中少年,就对韩信说:“你虽然高大魁梧,又喜欢带刀舞剑,我想你内心是懦弱害怕的。

”有一位少年嘲讽他说:“如果你有胆识,就用刀刺我;如果不敢,就从我裤管下爬过去。

”韩信抬头想了想很久,就伏下从这位少年裤管下爬过去。

大家都在嘲笑他,骂他懦弱没有用。

后来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转投刘邦,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至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候。

蒯通以“略不世出”来赞誉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

还有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郑州商战,亚细亚商场的王遂舟总经理挑起了如火如荼的血腥“商战”。

面对亚细亚凶猛的拼死竞争,郑州紫百、郑百、商城、商业、华联的老总们只好扯起了'联谊’大旗来抵挡对方的疯狂进攻。

但是这种'疯狂’争夺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谁也没有胜出。

相反,誓言“不打价格战,只打价值战”的海尔公司,它不拼死争夺,反而在竞争中胜出。

就在价格战杀得血流如海的当年,海尔不为所动,潜心开发了“小小神童”洗衣机、“双动力”高端洗衣机等一系列产品,迅速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小小神童”洗衣机市场占有率一直在98%以上,海尔双动力高端洗衣机,市场占有率达60%。

“小小神童”洗衣机一直稳稳地占有市场,没有被其它企业仿造。

因为海尔人用26项专利将生产这款产品的技术方案完整地保护起来。

海尔还将仿生学运用到了“双动力”上,使双动力高端洗衣机的销售步入佳境,市场销量呈直线上升。

“小小神童”洗衣机和海尔双动力高端洗衣机在市场上的成功是海尔长期重视创新,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的必然结果。

海尔之胜也自然。

海尔这种与客户和谐,为民造福,与同业合作的不争的行为符合人类之本性,是人性化的运营,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所以必然不争而胜。

3、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

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其他的思想所扰乱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感觉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

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当前我国的物价、房价、石油,许多业中人以追逐私利为目标,不当利用高成本和其垄断地位强制人们支付高额的费用,当他们“功成事遂”之时,百姓皆谓我受害。

致使这几个行业成了当今国民最为不满的行业,成了众矢之的。

相反的是,比如Google的净利润增比往年同期成倍地增长的时候,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

但是,Google并不强迫企业员工追求盈利或者市场占有率,反而是不断创新网络服务模式,竭尽全力为客户提供使用的方便性。

尽管Google需要盈利,但它没有钻到钱眼中强求赢利而忽视用户的利益,正是符合百姓本性的这种企业责任感,使它的它经营顺理成章,充分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同时也就奠定了公司获得丰厚利润的坚实基础。

Google利润大增迎来滚滚财源,而客户都认为本来应当如此,没有丝毫受到商家盘剥的感觉,因此它完成了企业的目标也就自然而然。

4、无为而无不为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

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

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比如人的很多行为被习惯所左右,习惯性的操作也是最为稳定、高质量的操作。

因此,生产线上的操作者,要使他们的操作最稳定,质量最高,就必须顺其自然,精选操作者操作中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效果最佳的动作,通过研究分析,加以简化,形成操作标准,并且因势利导,在反复的训练中使操作工形成最佳的操作习惯。

此后,操作者依照习惯进行操作,就必然能得到做好的效果。

而无须过度的监督控制。

同样在企业管理层,也需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对符合规律、效果好的管理行为加以肯定、激励,引导出良好的管理职业习惯。

依靠这种良好的管理职业习惯,企业必然能够管理得很好,而无须强制。

进一步说,人的更多的行为受文化习俗的影响。

因此,注意企业所处社会环境的文化习俗,企业领导者和企业中间层坚持优秀的文化,与员工互动,因势利导,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也能够起到无须强制,而依靠企业文化规范行为的效果。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并不是一个默守成规的人,老子的无为只是在大家都和平共存的条件之下,如果一旦发生了争执与对抗,便也能灵活运用。

治理天下,一般都是自己人调和自己人的矛盾,应该多理解沟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