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固体X投入过量的Y中,能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燃烧,不易溶于水,则X和Y分别可能是()A.钠和氯化铝溶液B.铝和烧碱溶液C.过氧化钠和氯化亚铁D.锌和稀硫酸答案 A解析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过量的AlCl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A正确;2Al+2NaOH+2H2O===2NaAlO2+3H2↑,无沉淀生成,B错误;2Na2O2+2H2O===4NaOH+O2↑,NaOH与过量FeCl2溶液反应,生成Fe(OH)2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C错误;Zn+H2SO4===ZnSO4+H2↑,无沉淀生成,D 错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答案 C解析铝因易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耐腐蚀,我们日常用的铝制品常采用特殊工艺将氧化膜变厚,保护作用更好,并不是铝不活泼。
3.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Na2O2、Fe(OH)3、Fe(SCN)3、CuSO4·5H2O的颜色分别是淡黄色、红褐色、红色、蓝色。
4.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部分沉淀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答案 C解析Fe3+遇SCN-生成红色的Fe(SCN)3;Fe3+遇OH-生成红褐色的Fe(OH)3,以上两个反应是检验Fe3+的特征反应。
5.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A.物质的量之比为3∶2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D.失电子数之比为2∶3答案 A解析由图像可知,两个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一样多,说明两种金属提供的电子数目一样多,则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故A项正确,B、D项错误;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C项错误。
6.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Fe3+B.Mg2+C.Fe2+D.Al3+答案 C解析注意试剂的用量及反应条件,如微热。
各离子在加入Na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过程中,离子变化为Fe3+―→Fe(OH)3―→Fe3+;Mg2+―→Mg(OH)2―→Mg2+;Fe2+―→Fe(OH)―→Fe(OH)3―→Fe3+;Al3+―→AlO-2―→Al3+。
只有Fe2+减少。
27.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正确的是()解析 A 应为2Fe 3++Cu===2Fe 2++Cu 2+;B 应为2Na 2O 2+2H 2O===4Na ++4OH -+O 2↑;C 项离子方程式正确,评价错误;D 应为Fe(OH)3+3H +===Fe 3++3H 2O 。
8.现有25mL2mol·L -1Na 2CO 3溶液和75mL1mol·L-1的稀盐酸:①将Na 2CO 3溶液缓缓滴到稀盐酸中②将稀盐酸缓缓滴到Na 2CO 3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情况是( ) A.均为0.84L B.均为0.56L C.①>②D.②>①答案 C解析 ①将Na 2CO 3溶液逐滴加入到盐酸中,开始时,HCl 过量,有关反应: Na 2CO 3+ 2HCl===2NaCl +CO 2↑+H 2O 1mol2mol22.4L 0.05mol0.075mol V 1生成CO 2的体积用HCl 的量计算: V 1=22.4L ×0.075mol 2mol=0.84L 。
②将盐酸逐滴加入到Na 2CO 3溶液中,开始时,Na 2CO 3过量,反应分两步进行: Na 2CO 3+ HCl === NaHCO 3+NaCl 1mol1mol1mol 0.05mol0.05mol0.05molNaHCO 3+ HCl===NaCl +H 2O +CO 2↑ 1mol1mol22.4L0.05mol (0.075-0.05) mol V 2 生成的CO 2用剩余HCl 的量计算: V 2=0.025mol ×22.4L 1mol=0.56L ,所以V 1>V 2。
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Mg 2+、Al 3+、H +、Cl -和少量OH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1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可判断原溶液中()A.有Mg2+,没有Al3+B.有Al3+,没有Mg2+C.有Mg2+和Al3+D.有大量的H+、Mg2+和Al3+答案 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当加入NaOH溶液时,马上就有沉淀产生(由原点开始),可确定溶液中无大量H+;产生的沉淀有部分可以溶解,可证明溶液中一定有Mg2+和Al3+。
10.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氧化铁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包含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答案 D解析试剂X为强碱溶液,可以是NaOH溶液,反应①过滤后得沉淀Fe2O3;电解Al2O3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CO2过量)。
1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A.①③④⑤B.①④C.②③D.③④⑤答案 D解析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发生两个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3NaOH +FeCl3===Fe(OH)3↓+3NaCl,但产生的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时,过量的氢氧根离子与铝离子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和水,无沉淀产生;Ca(OH)2投入过量NaHCO 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Ca(OH)2+2NaHCO 3===CaCO 3↓+Na 2CO 3+2H 2O ,产生白色沉淀;向NaAlO 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发生的反应是NaAlO 2+H 2O +HCl===NaCl +Al(OH)3↓,产生白色沉淀;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足量CO 2,产生NaHCO 3,NaHCO 3的溶解度小于Na 2CO 3,有白色沉淀生成。
12.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方面考虑,最好的方法是( ) A.铜――→浓硝酸硝酸铜B.铜――→稀硝酸硝酸铜C.铜――→氯气氯化铜――→硝酸硝酸铜D.铜――→空气氧化铜――→硝酸硝酸铜 答案 D解析 A 、B 两项中都生成氮的氧化物;C 项不能生成Cu(NO 3)2;只有D 项,不产生污染气体,又节约原料。
13.向含有1molKAl(SO 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Al 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钡1.5molB.当SO 2-4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全部以偏铝酸根的形式存在C.当向溶液中加入1.5mol 氢氧化钡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2Al 3++3SO 2-4+3Ba2++6OH -===2Al(OH)3↓+3BaSO 4↓D.随加入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答案 D解析 1molKAl(SO 4)2溶液中含1molAl 3+、2molSO 2-4,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有Al(OH)3和BaSO 4沉淀,当加入1.5mol 氢氧化钡时,Al 3+沉淀完全,SO 2-4有剩余;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Al(OH)3转化为偏铝酸根,剩余的SO 2-4继续沉淀,至SO 2-4沉淀完全,铝元素全部以偏铝酸根的形式存在。
14.镁、铝合金粉末10.2g 溶于500mL4mol·L-1盐酸中且恰好完全反应。
若加入2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 A.100mL B.500mL C.1000mLD.1500mL答案 C解析 当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根据Na 、Cl 原子个数比为1∶1可知需NaOH 溶液的体积为1000mL 。
15.将铝粉与某铁的氧化物FeO·2Fe 2O 3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
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5.68L ;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11.20L B.15.68L C.22.40LD.31.36L答案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6分)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甲――→H 2SO 4乙――→NH 3·H 2O 丙――→△甲①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则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写出“乙――→NH 3·H 2O丙”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乙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有红色出现,则甲物质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