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范本【2019-2020】浙江专版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标要求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及按劳分配的地位(b);生产要素参与分配(b)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难点)3.通过合作探究正确区分不同的生产要素分配方式。
(重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生产与分配的关系(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1)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试判断: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提示F。
公有制领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要素分配。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①必然性:a.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b.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②意义:a.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试判断: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个人收入分配来源中按劳分配的部分占较大比重。
( )提示F。
按劳分配在我国的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而不是在个人的收入分配来源中占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要素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请思考: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 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按劳分配收入是多少?按要素分配的收入是多少?提示国有企业中的工资及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个人专利转让费及房屋出租属于按要素分配。
李某按劳分配收入是44 000元,按要素分配的收入是11 000元。
2.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的意义(1)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2)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3)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试判断: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津贴和私营企业职工的劳动所得没有区别,都属于按劳分配。
( )提示F。
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职工的劳动所得属于按要素分配。
探究点一按劳分配议题:正确认识按劳分配河北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钢)是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的骨干企业。
河北唐钢实行薪酬分配制度,全面构建起以“宽带薪酬”为主导的岗位工资分配机制和多元化的薪酬分配方式。
所谓“宽带薪酬”是指:以岗位绩效薪级工资制作为公司基本薪酬分配制度,由岗位工资、操作技能等级工资、加班工资、岗位津补贴、绩效奖金5个单元构成,并着重对现行岗位系数工资制中的岗位工资、岗位津补贴、绩效奖金3个单元进行统筹配套改革。
(1)唐钢中工人岗位工资和岗位津贴、绩效奖金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2)唐钢为什么要实行“宽带薪酬”,而不实行平均分配?答案(1)都属于按劳分配。
因为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而唐钢是特大型国有企业,其职工工资、津贴、资金都属于按劳分配。
(2)①按劳分配要依据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宽带薪酬”作为一种按劳分配的形式,充分衡量了个人的岗位和工作绩效,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实行平均分配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按劳分配及其意义(1)按劳分配为主体存在条件适用范围分配尺度分配对象分配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经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例1(金华十校期末考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①李四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②钱某承包工程获得的经济收入③张三在某外资企业获得的工资④王某承包了集体土地经营所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D解析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①④符合题意。
探究点二按要素分配议题:如何判断按要素分配的形式小张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工作,收入不菲。
后来,响应国家“大众创业”号召,小张辞职创业,开了一家豆腐作坊。
经营一段时间后,觉得作坊没有发展前途,他把自己的豆腐作坊作价入股了一家著名民营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自己也进入了这家公司工作,成为了一名员工。
不久公司又花巨资购买了小李的一项专利技术,并以40万元年薪的条件聘任了一位高管小谢。
该公司效益蒸蒸日上。
(1)请依据小张的工作经历,分析小张获得的收入形式有哪些?小李的专利收入和小谢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2)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有什么意义?答案(1)①在国企工作获得的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将豆腐作坊作价入股民营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从该民营公司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小李和小谢的收入分别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2)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1)按劳分配的表现形式①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农村中家庭承包土地所得。
③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
④村办企业、街道办企业职工工资所得。
(2)按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例2(20xx·浙江4月学考)下表为20xx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指标调查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指标绝对数(元)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38 529 8.4其中工资性收入22 207 7.5 经营净收入 6 589 6.6 财产净收入 4 337 6.3 转移净收入 5 396 16.7注:转移净收入是和转移支付相关的收入。
A.人均收入增长加快B.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加C.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D.再分配调节效果不明显答案 C解析通过图表信息可以看出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分配方式多样,既有工资性收入,又有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体现了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C符合题意;从材料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在增长,但是增长加快无法体现,A排除;工资性收入增加,但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否增加,题中未体现,B排除;表中转移净收入增长比例最大,说明再分配调节效果显著,D与题意不符,排除。
探究点三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议题:正确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下表是某国企软件工程师20xx年全年的收入情况(单位:人民币元)工资奖金为某私企软件开发所得公司股票收益房租60 000 40 000 15 000 20 000 5 000(1)该工程师的按劳分配收入为多少?非劳动收入为多少?(2)该工程师的劳动总收入为多少?答案(1)该工程师的按劳分配收入为60 000+40 000=100000(元),非劳动收入为20 000+5 000=25 000(元)。
(2)劳动总收入为60 000+40 000+15 000=115 000(元)。
注意区分几种常见的收入形式(1)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①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③并不是所有的劳动收入都是合法收入,也并不是所有的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收入。
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2)财产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①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
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
②经营性收入是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即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例3(20xx·浙江4月学考)下表为近三年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收入增长率20xx年20xx年20xx年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 9.6 8.9 8.2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9.2 8.0 7.0财产性收入年增长率(%) 1.4 6.9 12.9注:财产性收入是指运作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①居民收入增速下降②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比重提高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④居民投资渠道增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①不是居民收入增长变化的原因,排除;②表述错误;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下降趋势表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③符合题意;财产性收入年增长较快,表明居民投资渠道增加,④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