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焊补工艺规程
Q/HY-J12-2012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文编号:
版本号:
2013年4月30日发布2013年5月10日实施
铸件焊补工艺规程
Q/HY-J12-2012
本标准适用于铸钢件缺陷(疏松、缩孔、包砂、冷隔、裂纹、缺肉)的焊接修补及质量工作检查的依据。
1 焊补前的准备
1.1焊接修补前必须将铸钢件缺陷内部、外部清理干净,不允许有油污、污垢、铁锈(氧化皮)粘砂等影响焊接修补质量的脏物。
1.2开出坡口,使铸件内部未氧化的金属露出,否则将会使电弧熄灭而无法焊补或重出现裂缝、气孔和未焊透的缺陷。
铸件缺陷坡口的确定
1.3对有可能延伸的裂纹应在裂纹两端钻截断孔,一般距离裂纹5-10mm,孔深超过裂纹深2-3mm,然后再铲坡口,截断孔作为坡口的两端包括在焊补之内。
1.4铸件的预热
1.4.1对于焊前需作预热的焊件,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保持焊件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值。
1.4.2对于不同钢种的不同铸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选择不同的预热温度。
2 焊补
2.1扒挖后要将扒挖处打磨干净,磨掉增碳层,待确认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焊接修补。
2.2根据铸件的不同钢种,按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条牌号及规格,合适的焊机。
2.3根据铸件的不同缺陷选择合适的焊补方法。
2.3.1对于不同特点的裂纹可采用
a 焊补较短的裂纹可采用直通焊、逆向分段焊,对称焊。
b 焊补薄壁铸件及较长裂纹可采用跳焊、逐步退焊、交替焊。
2.3.2贯穿裂纹间隙很大或刚性很大的铸件,焊补时可采用单面逐步堆焊法。
2.3.3圆形的不大缺陷孔用环形的焊缝焊补法。
2.4在焊补过程中为减少焊接应力可进行敲击焊缝(除第一层和最后一层)。
2.5对于不预热的铸件或采用多层焊时,为减少焊补过热尽量用小直径焊条和小电流,间断焊补,使焊缝稍冷后,敲掉溶渣再继续焊补。
2.6加工后发现缺陷,焊补时应在加工表面覆盖石棉板(或石棉布)
2.7对于不同要求,不同钢种的铸件焊补按特殊的工艺要求执行。
2.8焊接修补后焊肉及熔合区不得有夹渣、气孔、裂纹、未焊透、咬边、缺肉等缺陷。
对于焊接修补的非加工面都必须进行整形,消除焊补痕迹。
整形可用砂轮打磨方法完成。
2.9焊接修补后经检查确认不合格者,重新进行焊接修补。
2.10重大缺陷焊接修补后,操作者要认真填写“焊接修补记录单”
2.11焊补后需进行热处理的经检验合格后,交由热处理工序。
3 保温
3.1焊接修补完毕后,根据工艺要求需保温的铸件要采取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并填入《焊接修补记录单》。
3.2严格控制保温层厚度,确保保温时间。
4铸件焊接工艺(见附页)
5. 其他
对于铸钢件缺陷应在热处理前抛丸后进行,焊后进行热处理。
若热处理后铸件经抛丸后发现缺陷,需再进行焊修的,焊后须重新进行热处理。
即:抛丸——缺陷焊补——热处理——抛丸——缺陷焊补——热处理——抛丸——机加工
本规定由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规定由生产技术部编制并负责解释
本规定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实施
附:
铸件焊接工艺
1 焊前准备
1.1缺陷部位的清理
按照《铸钢件焊接修补作业标准》Q/HY-012-02执行
1.2铸件的预热按下面焊接规范执行
2. 铸铁件的焊补
2.1焊补方法
2.1.1冷焊
a.焊前铸件不预热或低温(<400℃)预热,主要用于焊补铸件的不加工表面。
b. 焊条选择:
(1) 采用非铸铁焊条,也可采用与铸件材质相近的铸铁焊条。
(2) 若铸件焊后需机械加工,采用镍基合金焊条。
(3) 采用铸铁焊条时,应进行大电流操作,并严格遵守操作工艺,以免铸件开裂。
2.1.2 半热焊:
a. 铸件焊前预热到400℃左右,用于铸件不加工面或要求不高的加工面的焊补。
b. 焊条采用钢芯石墨化铸铁焊条。
2.1.3 热焊
a.铸件焊前预热至500-700℃,焊后需保温缓冷,用于焊后需机械加工铸件的焊补,尤其适合对缺陷周围刚度大的铸件进行焊补。
b.焊条采用铸铁焊条。
2.2焊接设备
交流焊机: BX1-300 、 BX1-160
直流焊机:ZX-500
3 铸铁件焊补的工艺参数
3.1参数选择见表二
3.2 操作规程
3.2.1热焊
3.2.1.1焊前准备
a.清理缺陷并制作坡口《铸钢件焊接修补作业标准》Q/HY-012-02
b.铸件预热和加热方式见表一
3.2.1.2焊补
a.引燃电弧一般在缺陷的最低处开始,引弧后焊条应适当摆动。
b.保持合适的弧长,弧长太短时药皮不能充分熔化,会成块地残留在熔池表面;弧长过长时,石墨、硅铁等将过分地氧化烧损。
c.在熔池中出现铁液白亮耀眼或沸腾现象时,应暂停施焊或往熔池中投入焊芯残头等降温材料,以防止过热,待熔池正常时再继续焊接。
d.焊补时如发现熔池中有熔渣停滞时,应将电弧拉长并指向熔渣,以利于熔渣上浮而排除。
e.缺陷焊满时,应适当拉长电弧,同时沿造型周围往复几圈,将整个熔池填满,且表面呈液化状态时,再慢慢熄弧。
f.铸件焊后应进炉缓冷或用保温材料覆盖缓冷。
g.热焊选用电流较大,其值见表三
3.2.2半热焊
3.2.2.1焊前准备
a.缺陷清理并制作坡口同热焊。
b.将缺陷部分预热至400℃左右
3.2.2.2焊补
a.缺陷部位预热后立即焊补,焊补时电流应大些,所用电流见表四
c.采取“连续堆焊”方法施焊。
小缺陷可一次焊成,大缺陷可连续焊3-4层,每焊一层后应迅速清渣,防止夹渣。
d.焊后铸件用草木灰覆盖或石棉包裹缓冷,对要求较高的铸件可进炉缓冷。
3.2.3冷焊
3.2.3.1焊前准备
a.清除铸件焊补处的油污、锈斑等。
b.为防止裂纹扩散,应在裂纹端部0-10mm处钻ф8-10mm以上防裂孔。
c.缺陷部位的形状要进行适当加工。
缺陷较深时应加工出V型坡口或X型坡口。
d.焊条必须烘干,烘干温度100-200℃,烘干时间2小时。
3.2.3.2焊补
a.引弧,采取短段、断续、分散焊。
b.冷焊厚壁铸件时,可采用多层焊。
c.焊缝强度要求高时,可采用栽丝法焊补。
d.焊补处有多道裂纹或其他缺陷,可将该处挖深,镶补一块低碳钢板,预先做成凹鼓形。
焊后由于焊缝收缩而被拉成平板,可避免产生裂纹。
e.冷焊用焊条直径可按焊补处铸件的厚度选择。
见表五
f.电弧焊铸铁焊条类型直径与焊接电流关系见表六
表六
g.冷焊时,在缺陷填满冷至红热状态时配合锤击以减少焊缝应力。
4.铸钢件的焊补
4.1铸钢件采用手工电弧焊焊补,所用设备、工具和焊补工艺与铸铁基本相同。
参见铸铁件焊补
4.2铸钢件的焊补规范见表七
注:焊条使用前按说明书进行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