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ppt课件

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ppt课件


化学反应 工程(反
一般为物 理过程
预热 输送 精制 压缩
应过程+ 设备反应 器)核心 地位
冷却(凝) 蒸发 结晶 吸收 精馏
…… 共性问题
……
共性问题
9
化工生产过程: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最终获得 有价值产品的生产过程。
化学反应
化工生产过程 物理过程
反应工程 化工原理 (单元操作)
10
0.1.2 化工单元操作
6
0.1 化学工程学科简介(进展)
0.1.1 化学工业
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以改变物质结构 或组成,或合成新物质,而获得有用产 品的制造工业。 也称化学加工工业,其过程称为化工生 产过程。
7
例如:高压聚乙烯生产的主要步骤
8
高压聚乙烯生产的主要步骤
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后处理-产品
一般为物 理过程
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
教 学 安排
一、学时安排
总学时:56
授课52-54、机动2-4绪论1第一章 流体流动基础
19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6
第三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8
第四章 液体搅拌
0
第五章 传热过程基础
12
第六章 换热器
6
第七章 蒸发
4
2
教学安排
二、教师安排 张裕卿
三、作业安排 (1)每周三由学习委员或班长收、发作业。 (2)题目类型:作业题。
位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是在SI制基
础上制定的,见教材附录1。
25
二、单位换算
1.物理量的换算 基本物理量中为1m(米)=物理单位制中
100cm(厘米)=英制3.2808ft(英尺) 2.经验公式(或数字公式)的换算 ①物理方程 ②经验方程 换算方法见例0-2。
15
2.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方法)
在对实际过程的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在抓住过程本质的前提下,作出某种合理简化, 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得出数学模型。 通过实验确定模型参数。
研究工程问题的方法论是联系各单元操作 的另一条主线。
16
①单元操作设备的选择能力。 ②工程设计能力。 ③操作和调节生产过程的能力。 ④过程开发或科学研究能力。
26
0.7 本章总结
1 目的 (1)了解化学工程学科历史沿革、本课程研究 内容、工程研究方法,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 (2)掌握本课程经常使用的单位制及单位换算 的方法。 2 重点 (1)单元操作分类、理论基础及工程研究方法。 (2)单位制度和单位换算。
27
第一章 流体流动基础
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包括:单相和多相流 体,多相流态化流体等。
17
0.2 化工过程计算题目类型 化工过程计算题目类型:
(1)设计型 (2)操作型
18
0.3 化工过程计算依赖的基本关系 (1)质量守恒(守恒原理) (2)能量守恒(守恒原理) (3)平衡关系(化工热力学) (4)速率关系(传递方程)
19
0.4 本课程特点
强调: (1)工程观点(实验、合理简化、近似) (2)定量运算 (3)实验技能 (4)设计能力等的培养 (5)学习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22
0.6 单位制和单位换算
0.6.1 单位制分类 任何物理量的大小=数字+单位
23
一、 物理量的单位
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质量、长度、时间和温度。 导出单位:速度、密度、加速度等。
2.绝对单位制和重力单位制 绝对单位制:长度、质量、时间。 重力单位制:长度、时间和力。
24
3.国际单位制(SI制) 根据1960年10月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一种单
产品、原料多样性、生产过程复杂性——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数以万计
可以归纳为: 工艺=化学反应+物理操作(有限个)
(有机组合)
11
化工生产的核心:化学反应过程+反应器 (化学反应工程)
物理操作过程(单元操作): 为化学反应准备必要条件+将反应物分离提纯
获得最终产品
12
单元操作分类
①流体动力学过程:流体输送、沉降、过滤。 ②传热过程:加热、冷却、冷凝、蒸发。 ③传质过程:蒸馏、吸收、萃取、吸附、膜分离。 ④热质同时传递过程:气体的增湿减湿、结晶、
干燥。
13
化工原理(单元操作)的研究内容包括“过 程”和“设备”两个方面。
单元操作
动量传递 热量传递
质量传递
三传理论
传递过程是联系各单元操作的一条主线。
14
化工原理课程的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方法(经验法) 以量纲分析和相似论为指导,依靠试验来确
定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无量纲数群(或 称准数)构成的关系式来表达。这是工程上一种 通用的基本方法。
四、考试安排 期中、期末进行考试,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
考试形式,期末成绩80%,期中和平时成绩占20%。
3
教学安排
五、答疑安排 时间及地点:期末统一安排 平时地点:20楼化工原理教研室(832室)
六、有关要求 (1)按时交作业,无特殊情况补交作业无效。 (2)独立完成作业,发现抄袭,责任自负。 (3)累计欠作业1/3者取消考试资格。 (4)点名或抽查累计3次未到者取消考试资格。
Engineering, 6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2001 (5)陈涛等.《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 (6)柴诚敬.《化工原理学习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0 绪论
0.1 化学工程学科的进展 0.2 单元操作与传递过程 0.3 单位制和单位换算 0.4 本章总结
4
教学安排
七、教材 柴诚敬等. 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八、参考书 (1) 姚玉英等. 化工原理(上).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 (2)柴诚敬等.化工原理(上).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202.113.7.181(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网络课程) (4)W.L.McCabe, J.C.Smith.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20
基础课 技术基础课 专业课 深造或工作岗位
理论知识
有机结合 起桥梁作用
工程实际(经验)
21
0.5 本课程学习要求
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单元操作和设备选择的能力 (2)工程设计能力(工艺过程计算和设备设计, 缺乏数据时,查资料、现场查定、实验测得等) (3)操作和调节生产过程的能力(故障排除、 了解优化生产过程的途经) (4)过程开发或科学研究能力(将可能变为现 实,实现工程目的,这是综合创造能力的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