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统计技术应用控制程序

03统计技术应用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QP/03 生效日期2012年3月01日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职责
4 程序
5 相关文件
6 使用表格
修订历史
版本修订内容修订日期修订者批准者
发文范围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供销部技质部生产部财务部办公室
受控
印章
编制审核批准收文
部门日期日期日期
文件编号QP/03 生效日期2012年3月01日
1. 目的
使本公司质量体系运行产生、收集、汇总的各种数据与资料能运用统计技术作分析,以掌握质量体系运行现状,了解过程能力及变化的趋势,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解决质量问题,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进料、制造、成品检验的抽样计划确定,过程监控时控制图的使用,制造能力统计及问题统计分析,公司重大决策时的依据提供。

3. 职责
3.1 技质部负责统计技术应用的归口管理工作并提供指导。

3.2 各部门负责统计技术应用的数据提供,统计分析和纠正措施的实施。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统计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

4. 程序
4.1 基础培训
在统计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技质部组织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统计技术基本知识、使用方法和意义的培训和指导,以帮助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了解诸如变差、受控(稳定)、过程能力等概念,掌握必需的统计技术应用方法,进而使用并发挥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

4.2 方法确定
4.2.1常用的统计技术方法及应用领域为:
1)抽样计划:应用于大批量、破坏性、高成本的产品检验中,常依据GB2828标准。

2)调查表:常用于对顾客意见及满意程度的征询活动。

3)排列图:针对各类不合格及顾客投诉进行分类排列,找出主要问题或原因。

4)因果分析图:针对质量问题引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5)柱形图:常用于对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的统计和对合格供方供货(服务提供)业绩的统计。

6)控制图:过程控制中对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差进行监控的图
文件编号QP/03 生效日期2012年3月01日表。

7)测量系统分析(MSA):应用于对测量系统的可信性分析。

8)头脑风暴法:应用于不合格原因分析和多功能小组的FMEA活动中。

9)价值工程和正交试验等:应用于过程设计和开发活动。

4.3 统计方法运用
4.3.1 多功能小组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活动中根据FMEA的结果和产品特性的控制
要求,在《控制计划》中对各过程所需的统计技术做出明确规定。

4.3.2 [控制计划]或相关作业指导书规定应使用统计技术时,各单位应确实实施。

4.3.3 生产部和技质部配合在各阶段质量管理中,除应用以下所述统计技术外,还可应
用[SPC手册]的方法,作为稳定或提升过程能力指数和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

4.3.4 特殊特性或/和特殊过程应优先策划并采用统计技术。

4.3.5 各部门应视使用目的、控制点的特性,选择适当统计技术方法,对生产过程和
服务过程进行分析、控制,其运用范围参照附录[统计技术应用一览表]。

4.3.6 各部门选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有关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以验证过程和产品
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消除不合格。

4.4 管理者代表每年组织统计技术运用效果的评估,确保统计技术在不合格的纠正、质
量体系改进、质量方针目标实现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4.5记录的保存
4.5.1 对统计技术应用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的记录资料,由各部门保存,并将有
关结果以公司级数据报表的方式报办公室。

4.5.2 对内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活动的统计分析结果分别由供销部和综合部报总经理
审核评价。

5 相关文件
5.1 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6 使用表格

文件编号QP/03 生效日期2012年3月01日
7 附录:
统计技术应用一览表
使用时机
使用统计方法使用部门抽

























价值
工程
正交
试验
进货检验○○技质部
过程检验/监控○○○生产部/技质部成品检验○○技质部
过程能力计算○生产部
特殊过程控制○○○生产部/技质部顾客满意度测量○○○供销部/办公室测量系统分析○生产部/技质部供方控制○○○技质部/供销部APQP ○○○○多功能小组不合格品控制○○○○技质部/生产部多学科途径○○○○多功能小组产品设计开发○○○技术部
质量成本控制○○○○○○办公室
质量指标考核○○技质部/办公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