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1
话的目的,就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恰当的句式。表达目的不 同,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
原文(施工路口)前方炮声隆隆,珍爱你的生 命,请勿前行。
改文:前方施工放炮,严禁通行。 提示语如果用于警示的目的,用语就要严肃, 带祈使口吻。
(六)会转述 转述,是对信息进行转达。这个信息传递过程共有三方参与: 发出信息者(甲),接受信息者(乙),转达信息者(丙)。转达者 的任务是甲、乙间的沟通。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就不能“照 葫芦画瓢”,简单复述,而要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因时变 化、因人变化。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 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一、考点解读
考查的范围,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语 言应用,及谦敬语,注重学生生活知识的 积累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
二、考查形式
1、选择题 2、应用文写作(请柬、通知、倡议书等)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大纲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实例寻求规律,把握影响语言得体
(高光雅惠 拜赐 大鼎贤尊)
研习考点 掌握技巧
(三)看交际场合 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指的就是要适应不同的
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场合多种多样,或悲痛,或欢乐; 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不同的 场合,对语言运用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在悲痛的场合, 应该严肃、庄重,不能尽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在欢乐的场合, 应该轻松、愉快,不能尽唠叨自己的苦恼、不满,等等。这 是交际的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的制约,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 择明智的、充满内涵和智慧的语言。
玉”是谦辞,不可用于别人,此处可改为表示敬意或认可的 话语。(4)“忝列”是谦辞,是说自己能力不够,位列其 中,使同行人受辱。
谦敬辞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
“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拙”(如拙见,
称自己的见解)、 “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
“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 “愚”(如愚见,称自
此外,还要注意,对失意人不说得意的话,对 有缺陷的不说人家忌讳的话,对长辈说话忌大模 大样。对方彬彬有礼,对他说话要客气、文雅、 谦让;对方蛮不讲理,就应据理力争。
1、下面一则材料名叫“习惯”,请你仔细阅读后完成后面的 问题。
局领导安排从办公室抽调一人下乡扶贫,主任征求大家 意见后,发现谁都不愿意去。最后只好采取投票方式来确定 人选,谁的票多谁去。投票结果显示,主任得票最多。主任 对此大惑不解。大家为此作了解释,而解释的理由则完全相 同,只是表达上略有差异。 如果你是投票者之一,你将如何对主任进行解释?要求解释 合理,语言得体,有幽默感。不超过 50 字。 答:每年评优秀,大家都是投的您的票。投您的票,大家已成
真题再现,熟悉考情
A 1、(2017卷全国1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 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 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 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例题:下面提供的情况及要求,写一段转述他人的话。 甲乙两人同丙一起去公园照相。丙长得漂亮,就是脖
子稍短些。一次甲给丙照相的时候想采用俯角拍摄,乙小 声提醒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更显得缩脖子了,不如平 拍好。”丙听到乙的嘀咕什么,很敏感,找个机会悄悄问 甲:“他刚才说我什么?”如果你是甲,将如何转述乙的 话? 要求:既要符合乙的意思,又不挫伤丙的自尊心,不超过 20个字。
解析:广播稿要口语化,A项中一些文言语句、括号、同音 词语(震灾、赈灾)都不合要求;法院布告要庄重严肃,而B 项中“哥们”“踩点”“合计”“月黑风高”等词语,用在 布告里欠妥;呈递的报告,文字应平实,对困难的反映应具 体,而D项中对困难的描述用语不得体。
研习考点 掌握技巧
(五)看目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要达到说
机 智!
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杨澜一次 在主持晚会时不慎被绊倒, 全场一片哗然,这对一个主 持人来说是再尴尬不过的事 了,只见她从容站起,拾起 话筒面带微笑对观众说:“
谢谢大家,是你们的热情 让我倾倒! ”现场观众立即报以热烈掌 声。
高 表考 达专 得题 体复
习 之
得体
“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 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 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 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是比“简明”“连贯” 更高一层的要求。
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公安部边防局、宁德镇政府及当地
街道等多个部门的领导分别登门,表示慰问。其中一名政府
官员递上慰问金,握着谢樵父亲的手说:“恭喜你培养出这
么优秀的儿子。”当时谢樵的父亲愣住了,半天没有说话。 答:____慰__问__活__动__,__本__应__该__表__达__对__烈__士__家__属___的__抚__慰__,__彰__显__ _官__员__的__亲__民__作__风__,___但__这__位__官__员__平__时__官__话__说__习__惯__了__,__反__而__伤__ _害__了__英__雄__父__亲__的__心___。__“__恭__喜__”__一__句__从__当__时__的__情__境__看__,__应__该__ _说__成__:__“__感__谢__你__培___养__出__这__么__优__秀__的__儿__子__。__”___________
(1)“鼎力”可改为“全力”;(2)“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可__改__为_“__思__维__活__,_点__子__多__”__;_(_3_)可__将__“__请__你__抛_砖__引__玉__”__改___ 为__“__您_德__高__望__重__”_;__(_4_)“__忝__列__”_可__改__为__“__位__列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解__析__:_(_1_)“__鼎__力__”__是_敬__辞__,__不__能__用_在__自__己__身__上_。__(_2_)“__愚__者__ _千__虑__,必有一得”是谦辞,不可用来指别人。(3)“抛砖引
•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要求: • 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 • 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词; • 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 • 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 • 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
例题: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各句中语言得体的
一项是( C )
A.2015年1月,我市发生特大雪灾,我省各界对灾区人民 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 计已逾十万元之巨。(广播稿) B.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 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文物多件。 (法院布告) C.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 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果实球形, 青色,成熟为黄色,可以吃,味酸。(工具书) D.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 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 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的报告)
例题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环境特点的是: []
A.争分夺秒,多拉快跑(某铁路道口)
B.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某火葬场 近邻)
√C.陡坡,慢!(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
D.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考场)
例题:分析下面文段语言表达不得体的地方。
8 月 4 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战士谢樵在鲁甸地震营救 受灾群众时,被山上滚落的石头不幸击中后卷入堰塞湖激流
• D、“好吧,既然诸位如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 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 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C •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入下赶鸭的竿子,拉起 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
己的意见)等等。
• 常见的敬辞有“贵”(如“贵庚”,称别人的年龄)、 “大”(如“大作”,称对方的作品)、 “高”(如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贤”(如“贤弟”,称 比自己小的男子)、 “尊”(如“尊姓”,问对方的 姓)、 “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 “拜”(如“拜托”,托人办事)、 “赐”(如“赐 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 “雅”(如“雅正”,表 示请对方指正)、 “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 己这里来)、 “鼎”(如“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 示感谢)。
巩固提升 沙场练兵
•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D )
• A、“李老师,我们全班都很常识您的教学方 法。”—— 班长笑着对班主任老师说。
• 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 么?” ——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 哪个窗口办业务。
•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枪的。”— —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四)看语体 一般来说,不同的文体应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语体,
而不同的语体又常常表现出不同的语体色彩和语体特征,如 文艺语体要具有形象性,科学语体要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 政论语体要具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语体要准确、简洁和 程式化。此外,还要注意一篇文章应保持语言风格的一致。
注意区别语体:
的几个关键因素,识记常用谦敬词。 3、在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学会使用得体的语言。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 你知道为什么吗?
用语要看对象。
五“看”一“会”
看对象 看谦敬 看场合 看语体 看目的 会转述
研习考点 掌握技巧
一、看交际对象 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
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 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 好,甚至禁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