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作文之美国知识产权制度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作文之美国知识产权制度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知识产权制度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专利是知识产权范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是专利战略实
施最好的国家,然而关于专利战略的概念却少有定义。

美国学者对
专利战略概括为“专利战略是保证你能够保持已获竞争优势的工具”。

从广义上讲,专利战略分为进攻战略与防御战略,但是无论什幺样
的战略,也无论你采取什幺样的手段来实施战略,最终目的是保持
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美国专利制度特点
美国专利制度是条文法与判例法的混合体。

专利制度通过对发
明人提供独占权,使创新产品具有获得高额利润的可能。

美国专利
法属联邦法,由国会制定。

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由专利商标
局制定。

专利法的规定比较宽泛而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专利保护
的范围)往往在细则中予以规定。

专利商标局通常根据美国经济、
科技发展的需要,草拟实施细则并在因特网上公布,以便征询公众、专业律师、代理人的意见,从而确定实施细则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这在较大程度上使美国专利制度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强调专利与标准的结合。

标准本来属于技术的标准化领域范畴,但是美国将专利制度与技术标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利用其技
术优势进而占居知识产权的有力地位。

谁掌握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因此,美国一些高技术公司常常先把规
则性的东西做成国际标准,然后把这种标准性的路径全部设定成专
利进行注册,最终占领市场。

不仅如此,由于专利与标准的联系日
益密切,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都在力求将专利变为标准以获取最大
的经济利益,因此,标准化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形式。

而且,
发达国家通过控制国际化标准为他国产品的进入设置技术贸易壁垒。

将专利与贸易挂钩是美国专利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

专利贸易
在美国的对外贸易中占的比重相当大,而且在阻碍他国商品进入美
国市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利保护范围实际上是垄断市场的问题。

现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司正在取得专利的优势地位,给新的公司与
研究者的进入造成困难,尤其扼制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空间。

为此,美国大力发展专利贸易,并以此战略来阻碍他国商品进入美
国市场,并为美国商品占领国外市场提供方便。

据美国专利商标局
统计,专利转让收入一直是ibm公司增长最快的利润来源之一。

2000年ibm的总利润为81亿美元,而专利转让就占了17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专利已经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出现在国际贸易
市场上。

特别是某些发达国家近年来极力推行专利审查的国际化,
打破专利审查的地域性限制,由少数几个国家负责专利审查并授予
专利权,其他国家只需承认审查结果即可。

这种状况将极大扼制发
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甚至由于过度依赖外国专利技术而对其国家
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采取谁投资谁受益原则。

美国允许为遗传信息和企业软件申请
专利,以前不被专利保护的领域如数学题解法、计算机软件、密码
和破译人的遗传基因等正在陆续成为专利。

知识产权管理有助于鼓
励私营企业增加对研究与开发和创新的投入,但负面影响同样存在。

短期看,研究与开发可能被用于社会效益较低的项目,从而降低其
生产力影响研发的投资效率;长期看,即使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不会
降低研究与开发的生产力,但过于广泛的知识产权可能扼杀下一个
商业创新潮。

例如基因技术专利权基本属于基础科学知识专利权,
虽然这一知识也许能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但是最初专利持有者
的权利将阻碍对这一技术的进一步使用。

美国的专利制度强调激励创新和促进技术进步,认为过度的专
利保护会产生垄断,所以美国在设立保护制度的时候,在立法上就
给予了限制。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就规定“国会有权利通过赋予作
者在有限期间内对其作品和发明以专有权利,以此来促进科学和技
术的发展。

这说明美国宪法在起草时就考虑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但其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且这种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被不断强化着。

对专利的保护也
出现了一种现象:一方面知识被侵权的现象比较严重,另外一方面
垄断的趋势越来越快、越来越严重,垄断专利就像垄断商品一样。

比如微软公司在那幺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垄断地位,这个现象表明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在知识领域激化了。

美国在强调保护知
识产权的同时也强调对滥用专利战略的限制。

1998年5月,美国政
府将微软告到了被告席上就是一个范例。

美国政府认为:如果一个
成功者滥用其权利,国家的法律就应当介入,捍卫公共的、社会的、消费者的利益。

美国其他知识产权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