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策划及实施计划交底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营造安全、健康、文明、洁净的人文环境,持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2.环境控制目标B、固体废弃物分类堆放、处理率达到100%。
C、降低原材料消耗,工程原材料用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三材平均节约率达1%以上。
3.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一览表项目组织机构职责一览表.4.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审核:批准:批准日期::等标污染负荷法——频率法 c:多因素评分法 b:直接定性判断法a5.项目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根据“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一览表”确定本项目无“重大环境因素”,均为一般项环境因素。
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6.项目环境管理应急预案项目环境管理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按照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ZJSY/ES001-2006(第三版)与程序手册文件的规定,以及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确保项目环境目标的实现,使项目成为一个“营造安全、健康、文明、洁净的人文环境,持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为了实现体系文件所规定的目标,使环境污染在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服务中始终处于控制状态,并使我们的环境管理体系不断保持改进,使我们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环境潜在事故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紧急事故发生时能作出迅速的响应,尽可能减少由于该类事故发生时带来对社区的污染和对项目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2、有关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条例、规定3、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标准4、企业、上级系统有关环境控制规程、条例5、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ZJSY/ES001-20066、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ZJSY/ES101-2006~ ZJSY/ES118-2006三、环境管理方针及目标1、环境方针:营造安全、健康、文明、洁净的人文环境,持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2、环境目标:噪声、粉尘、污水排放达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弃物分类堆放、处理率100%;降低原材料消耗。
四、应急工作职责1、应急工作的领导1.1环境管理应急预防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是项目环境因素紧急事故发生时第一抢险负责人。
是项目环境因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环境管理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1.2 素紧急事故救援的主控人。
1.3 各项目部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环境管理应急预防工作的领导者,负责项目应急预防的领导和组织,并指派专人负责日常事务,是项目环境因素紧急事故发生时现场救援的主要责任人。
2、应急预防工作职责2.1 负责项目应急预案的编制或深化工作。
2.2 负责组织将应急预案反复向全体员工进行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
2.3 负责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应急小组按应急预案实施抢救工作。
2.4 负责按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
2.5 督促并检查应急人员的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情况。
2.6 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及做好与社区及社区居民的沟通,并做好有关安抚工作。
2.5.7 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及预案总结评价工作。
五、应急预案1、应急范围1.1 当现场施工中意外发生了强烈噪声排放,严重地超出了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排放值,引起社区居民的强烈不满。
1.2 当现场施工中意外地发生了严重的粉尘排放,较大地污染了社区环境和大气。
1.3 当施工现场因暴雨、台风或洪水引起了较大的污水排放,严重地影响了社区居民生活。
1.4 当现场施工中意外地发生有毒有害物质的中毒事件或泄漏事件。
1.5 当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或火灾事故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1.6 其他较为严重的环境因素破坏。
2、潜在可能的性质和后果2.1 如发生1.1 款事故,给施工现场周围的社区居民生活带来损害,将会引起社区居民的强烈不满,投诉至政府环保部门,将可能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处罚和新闻媒体关注,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和信誉的严重损害。
2.2 发生1.2 款事故,将会破坏社区内外的空气质量,损害社区居民及企业员工有可能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处罚和新闻媒将会引起社区居民投诉,的身体健康,体关注,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害。
2.3 发生1.3、1.5 款紧急情况时,将会严重影响社区居民生活,会使工程项目施工受到严惩影响和造成企业财产损失。
2.4 当发生1.4 款事故,将会污染水体或土地,影响企业员工身体健康。
3、应急措施3.1 各施工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抢险小组,应书面明确应急指挥者和参与者。
3.2 应急抢险小组应明确指挥者和参与者的职责、应急工作范围等应急中应承担的工作。
3.3 应急抢险小组应有替补者,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应急指挥者或参与者因故不能及时进行抢险时,替补者应及时进行替补。
3.4 各施工项目部应根据应急范围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应急救险方法。
3.5 当发生强烈噪声排放时,应立即查明噪声源,并对发生强烈噪声的施工区域采取停止施工、部分停止或是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杜绝噪声的传播。
3.6 当发生意外粉尘大面积排放情况时,应立即查清粉尘排放原因,对造成粉尘排放的施工作业进行停止施工或部分停止施工,并采取洒水、吸尘或其它有效措施,将粉尘污染尽可能消除。
3.7 当发生意外的暴雨、台风或洪水侵袭事件时,应立即组织人员和设备,将渍水抽出施工场界,并做好预防及善后工作。
3.8 当发生有毒有害物质的中毒事件或泄漏事件时,应立即查明有害物质的种类,设立预防隔离区,并由专业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使毒害物质中和、稀释或铲除、运离,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9 因素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出现人员伤害的情况时,应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紧急预案》进行抢救。
4、应急资源准备4.1 对环境因素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作好必要的人员、物质、设备、材料、资金等资源准备。
4.2 各项目部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本项目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有选择地作好物质及资金准备。
.4.3 资源准备可采取自行储备与及时借用、调用,或租赁的形式进行,对借用、调用或租赁的,应建立资源渠道和服务协议。
4.4 资源准备不限于以下种类4.4.1 防止噪声的隔音材料;4.4.2 消除粉尘的水源、设备;4.4.3 消除渍水的抽水设备、消毒药品;4.4.4 有毒有害物质的中和药物;4.4.5 必要的抢险工具如锹、锄、钩、人力车等;4.4.6 必要的救护机械设备及车辆;4.4.7 必要的救护用具及药品;4.4.8 防毒、防尘、防水、绝缘等防护用品;4.4.9 应急照明设备及用品;4.4.10 防暑降温及防寒用品;4.4.11 其它必须的用品;5、应急小组岗位职责5.1 应急小组组长职责:应急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是应急抢险工作的现场指挥员,负责应急期间现场指挥工作,负责人员调度、物质调度、指挥抢险并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提交事故报告。
5.2 应急信息员职责:应急信息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当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分公司(经理部)及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负责应急抢险时的各种命令及其它信息的传递工作,负责医院、消防、救护等救援单位的联络工作。
5.3 资源管理员职责:资源管理员由项目材料员担任,负责应急抢险工作的资源供应工作,当接到指挥员发出各种资源调度命令后,应以最快的速度按资源储备计划提供抢险所必须的抢险资源,并负责应急工作完成后的资源回收工作。
5.4 公关协调员职责:公关协调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负责应急抢救期间的内外协调工作,负责社区居民的劝阻、解释、说服工作,按照指挥员的指令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及相关方通报事故的基本情况,并负责善后的处理工作。
5.5 应急抢救员职责:应急抢救员由各专业工长担任,按照指挥员的指令,负责应急抢救实施工作,运用科学、合理的抢救方法,对危险源采取制止手段,并对.人员、财产等进行抢救。
上述应急小组第一责任人不能到位时,第二责任人要及时做好接替。
6、应急响应的信息资源6.1 医疗救护点的具体位置及行驶路线,应制成书面资料,并使有关救护人员掌握了解。
6.2应急小组应配置合适的摄影或摄像设备,在事故发生时,应摄取现场事态发展的资料,以供事故调查处理。
7、现场善后处理7.1 对因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造成的社区环境破坏或对社区居民生活造成影响的,项目领导应主要做好相互沟通工作,取得有关方面的谅解,避免事态扩大,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7.2 在与社区、社区居民或企业员工沟通中,如发生责任要求赔偿的,项目应进行认真的研究讨论,制定出较为符合事实的处理意见,以免企业信誉的损失。
7.3 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分公司应对事故进行认真分析,对相关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应提出处理意见。
7.4 对因相关方造成的事故发生,应提出经济赔偿意见。
7.5 在事故未进行调查处理完毕前,项目应急指挥员应指派专人保护现场,因救护伤员而被移动的要给予恢复原状,不得擅自清理现场。
六、应急预案的评价及调整1、对以下两种情况,分公司应组织进行评价总结1.1 应急演习预案结束后一周内;1.2 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调查处理完毕后一周内;2、评价应由分公司组织,事故发生时项目及有关部门,各项目应急负责人员应参加;3、应急预案评价总结应对预案的合理性、抢救方法、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4、应急预案评价总结应形成书面文件,包括会议主持者、参加者、日期、评价意见、不足之处、改进建议等有关内容;5、应急预案评价总结应在评价会议后20日内报送分公司项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