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平一中第二批次自主招生(实验班)考试理化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就读学校: 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梦溪笔谈》记载有“热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B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柴薪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 2CO 3C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D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是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下列溶液中通入(或加入)括号中的物质,能使溶液的pH 值明显增大的是( )A .稀硝酸(氢氧化钡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C .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消石灰)D .稀硫酸(氯化钙)3.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若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足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留下的不溶物种数最多的是( )①NaOH 溶液、MgCl 2溶液、HNO 3溶液 ②Fe 2(SO 4)3溶液、NaNO 3溶液、Ba(OH)2溶液③CuCl 2溶液、FeCl 3溶液、锌粒 ④NaCl 溶液、AgNO 3溶液、盐酸A .①B .②C .③D .④4.下列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均保持不变的组合是( )①乙醇 ②乙烷 ③乙酸 ④葡萄糖 ⑤蔗糖(C 12H 22O 11)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5.已知溶液显电中性是由于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现有某溶液中大量存在X 、-24SO 、-Cl 、+4NH 、+3Fe 五种微粒,其微粒个数之比为1:3:4:2:2,试推断X 为( )A .+2BaB .-OHC .-3NOD .+2Mg6. 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10%的可能原因是( )A .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前,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B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D .氯化钠晶体不纯7.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1用于分离碘和酒精B .图2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CO 2 ,该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C .图3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小针筒的活塞下压,若水槽中导管口有气泡生成,说明装置气 密性良好D .图4用于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8.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B 、C 为气体,且B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 、F 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E 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E 转变为B 一定是置换反应B .A 一定是含23CO 的盐C .D 、F 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相同D .为除去B 中混有的少量气态D ,将其混合气体通入装有52O P 的U 型管中9.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1中HCl气体极易溶于水,在0℃,101.325KPa时,HCl气体的密度约为1.63g/L,用该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杯中的水会进入烧瓶中,若最后溶液充满整个烧瓶,溶液的浓度为1.63 g/L B.图2中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C.图3中观察到锌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产生偏转D.图4中U型管左侧液面升高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后的废液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他们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右图,其中纵坐标m是实验得到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的是碳酸钠溶液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oa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m的值为2.5gB.1C.与50g废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30gm的值为5g,表示生成气体的总质量D.211.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 B.竖直向上爬升C.斜向下俯冲 D.竖直向下俯冲12.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
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
其压接原理是(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C.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D.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13.图A 是研究小车运动的示意图,图中的固定装置是一个接收器,它能发出红外线信号,并接收小车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固定在小车上的发射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后立即发射超声波)。
某同学做实验时把接收器用信号线与示波器相连,得到了图B 所示的扫描图象,图中的P 1和n 1是第一组红外线和超声波。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超声波与红外线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B .超声波是机械波,红外线是电磁波C .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小车正靠近固定装置D .小车的运动是变速运动14.将横截面积为S 的玻璃管弯成如图所示的连通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左、右管处在竖直状态。
先关闭阀门K ,往左、右管中分别注入高度为h 1和h 2、密度为ρ的液体,然后打开阀门K ,直到液体静止。
在上述过程中,重力对液体做的功为( )A .)(12h h gs -ρ B. )(4112h h gs -ρ C. 212)(21h h gs -ρ D. 212)(41h h gs -ρ 15.某量程为0.6A 的理想电流表与电阻R 0串联,如甲图所示。
现将其接入实际电流约为2A ~3A 的电路中并准确测出电流,四个探究小组选用合适的电阻R x 设计了乙图的几种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16.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 “H ”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效果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
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17.理想模型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目的是略去所研究问题的次要和无关因素,明确问题的主要因素。
关于电的认识,物理学家库仑建立点电荷理想化模型(物理学上把物体自身大小比相互之间的距离小得多的带电体叫做点电荷),并通过实验得出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带电量为Q 、q 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为2r Qq k F =。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小球,半径为R 且两球心距离为r(r 略大于 2R),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分别为10q 、q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库仑定律2r Qq kF =,当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则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趋近于无穷大 B .若两球为异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可能是2210rq k F < 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有2210rq k F =,与两球带何种电荷无关 D .若将两电荷接触后放回原位置,此时它们间必为斥力,且一定是2210rq k F > 1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当用水平推力F 作用于乙时,它们能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则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B .乙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C .乙对丙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丙的摩擦力D .丁受到的合外力水平向右19.甲、乙两人在长为50米的泳池内,进行游泳训练。
甲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1.2米/秒,乙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0.8米/秒,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共游了30分钟,不考虑两人在泳池内的转向时间,则甲从身后追上乙的次数为( )A .6次B .7次C .12次D .14次20.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P为可旋转的八面镜,S 为发光点,T 是望远镜,平面镜O 与凹面镜B 构成了反射系统。
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 (L 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 以及S 和T 到八面镜的距离。
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n 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 ,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光A 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用的时间为041n t = B.八面镜从图示位置转四分之一圈过程中,能在望远镜中看见四次发光点SC.测出光速016Ln C =D.如果改八面镜为六面镜,且六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4L 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9160n ,六面镜从图示位置转六分之一圈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 2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的不懈探索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科学研究证明,当一根直导体(未接入电路)垂直于磁场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总电压BLv E =,B 为磁场强度的大小,L 为直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切割长度,v 为导体运动速度。
如图所示,平行于y 轴的导体棒以速度v 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半径为R 、磁场大小恒定为B 的圆形磁场区域(“×”表示磁场方向垂直直面向里),则导体棒中的总电压E 与导体棒位置x 关系的图像是( )二、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10分)22.(4分)(1)小军利用两个螺线管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当电路2中的开关s闭合后,观察到悬挂螺线管A的弹簧秤示数变小。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则电路1中直流电源的正极是(填“a”或“b”)。
(2)当电路2中开关s闭合后,置于螺线管B下端的小磁针静止时P端为(“N极”或“S极”)。
23.(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据说,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参加活动,教堂穹顶上的吊灯因风吹过不停地摆动,伽利略被被动的节奏吸引住了。
他发现,尽管吊灯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伽利略知道,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于是便按着脉搏注释着灯的摆动,发现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的确相同。
这使他又冒出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一股强风吹动,摆的高了一些,以后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的吗?回到宿舍后,他用铁块制成一个摆,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所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