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箱梁扭转理论
Mk GI d
曲率
1 M (形式类似弯曲: = ) EI
Mk 代入 u ( z ) 表达式,则纵向位移: 将 t , s ds s u( z) u0 ( z) ( z ) ( z ) ds
ds t
s 0
t
0
u 0 ( z ) ( z )[ ds
( s ) ds
0
s
s
ds
0
/
ds
薄壁箱梁的约束扭转
(1) 基本假定
众所周知,乌曼斯基闭口薄壁直杆约束扭转理论应用以下三个基 本假定: ①横截面的周边不变形; ②横截面上法向应力和剪应力沿壁厚是均匀分布的; ③横截面上纵向位移沿本截面的分布规律与自由扭转时是相同的
令纵向位移为 u ( z , s ) , z 表示沿跨径, 当闭口截面只发生自由扭转时,有
E w ( Z S ) 2 1
Mk
E dz w E ( z) 2 1 ds u(z) M A u( z) vM u ( z ) ( z ) Z u0 y z s ( z ) ( z ) ] w E[u0 (3 24) ( z )是未定的,我们可以利用平衡条件来消去它,因为箱梁 上式中 u 0 截面上只有扭矩 M k ,其引起翘曲正应力 w 自相平衡,既正应力
s s
q
ds
(阴影部分 ,ds为三角形底边, 为高, 1 ds 为三角形面 2 积) Mk q ( 为周边所围面积的2倍)
qMk t
2. 扭矩M k 、扭率 和纵向位移 u 的关 Mk 系 我们假设 z 为梁 轴方向, u 为纵 向位移,v 为箱 dz 边 s 切线方向的 ds 位移:
o
( z)
Mk
dz
z
u( 0 z) u( z)
ds
A
扇性坐标的一次矩,类似 xdA )
xdA 扇性惯性积(类似 ydA
vM
M0
1
s
y
x ydA
0
u 0 ( z ) ( z )
ds 0 t ] ds t
s
(3 18)
s
式中:
ds
0
ds 0 t (称为广义扇性坐标) ds Mk t
s
Mk
与开口扇性坐标相比多 了因为截面闭合产生的 第二项,广义扇性坐标 都是用于闭口截面。
z
dz
( s ) 0 t dt
承受偏心荷载的薄壁箱梁,将产生扭矩,此扭矩可分解为刚性扭 转和畸变力
薄壁箱梁的自由扭转简介
单箱单室箱梁
众所周知,在剪应力沿箱壁均匀分布的假定下,单室箱梁自由扭 转时下列两式成立
Mk q
扭 率
Mk GI d
称为Bredt第一公式,即箱 梁薄壁中线所包围的面积
自由扭转只产生自由扭转剪应力 k
w 约束扭转产生约束扭转剪应力 w 、约束扭转翘曲正应力
箱梁分析
4.畸变 畸变(即受扭时截面周边变形)的主要变形特征是畸变角 。 薄壁宽箱的矩形截面受扭变形后,无法保持截面的投影仍为矩形。 畸变产生翘曲正应力和畸变剪应力,同时由于畸变而引起箱形截面 各板横向弯曲,在板内产生横向弯曲应力。
将式(3-24)代入得:
u 0 ( z ) A ( z ) dA 0 ( z ) xdA ( z ) xdA 0 (3 26) u 0 u ( z ) ydA ( z ) ydA 0 0 式中 : dA为扇性静矩(面积对
扭转刚度,称为Bredt第二 公式,自由扭转惯矩 I d 2 / ds
的两倍
ds
扭率与剪切变形的关系为
( s ) d s
1. 剪力流和扭矩的关系剪力流在整个断面上的合力形成扭矩,即内 外扭矩平衡方程,得:
M k q ds q ds
M1
( z) u0
u ( )
M k ds u 0 ( z) u 0 ( z) ( z ) G s t
ds ( z ) s G t 2 如令 I (称为抗扭惯性矩) (3 5) d ds s t (同《桥工》计算截面抗扭惯性矩)
上式可写成:
二、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应力 1.横向弯曲 箱形梁承受偏心荷载作用,除了按弯扭杆件进行整体分析 外,还应考虑局部荷载的影响。车辆荷载作用于顶板,除直 接受荷载部分产生横向弯曲外,由于整个截面形成超静定结 构,因而引起其它各部分产生横向弯曲,
0t 横向弯曲应力
(按超静定框架计算求得)
2.纵向弯曲 纵向弯曲产生竖向变位。 产生“剪力滞效应”
( z )
Mk GI d
x
ds
A
M0
M1
( z) u0
u ( )
纵向位移
箱梁自由扭转的纵向位移为
u( z, s) u0 ( z, s) u0 ( z,0) (s) ( z)
s 0 处的纵向位移
称广义扇性坐 标,其意义见 后
且 u0 ( z,0), ( z ) u ( z , s ) 均沿梁纵向是常数,梁纵向纤维无伸缩应变,不产生正应力
s 表示沿横截面周边。
u( z, s) u0 ( z,0) (s) ( z)
根据基本假定③,闭口截面约束扭转轴向位移为
u( z, s) u0 ( z,0) (s) ( z)
表示截面翘曲程度的某个函数,它 与扭转角 ( z ) 有一定的关系
箱形梁的约束扭转 一、约束扭转计算理论 箱梁的约束扭转计算理论是以下面假设建立的: 1.箱梁扭转时,周边假设不变 形(否则为畸变),切线 方向的位移 v ( z )
u 0 ( z ) ——初始纵向位移,为一积分常数; ( z ) ——表示截面凹凸程度(翘曲程度)的某个函数
( z ) ( z(扭率)为乌曼斯基第一理论(有些时候,误差较大) ) ( z )是一个待定函数,为乌曼斯基第二理论(按此计算)
二、约束扭转正应力 利用弹性力学中平面应力问题中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式:
M1
M 另外将 k 代入则 t M k s ds u( z) u 0 ( z) ( z ) G 0 t
Mk
Mk
z
dz
因为箱梁为闭口截面,引 入封闭条件,对上式积分 一周,如果积分的始点和 终点为同一点 u 0 ,得 所以: M k
x
ds
A
M0
v ( z ) z
dz
Mk
o
( z)
z
u( 0 z) u( z)
ds
A
2.箱壁上的剪应力与正应 y s 力沿壁厚方向均匀分布 3.约束扭转时,沿梁轴方向的纵向位移(既截面的凹凸)假设同自 由扭转时纵向位移的关系式存在相似变化规律,既
1
vM
M0
u( z ) u 0 ( z ) ( z )
x
Mk
z
M0 M1
( z)
u0 u ( )
Mk
Mk
z
dz
x
ds
A
M0
M1
( z) u0
u ( )
为扭率,扭转角沿轴线(纵向)方向变化率,由 其中:
知 为常数,如为等直圆杆 u 0
z (纵向)
dz
Mk GI d
微单元 A 的剪切变形为
薄壁箱梁的扭转理论
薄壁箱梁的自由扭转简介 薄壁箱梁的约束扭转 扭转中心位置 等截面连续梁扭转的三翘曲双力矩方程 有限差分方程建立及分析 小 结 本章参考文献
一、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位移 作用在箱形梁上的重要荷载是恒载与活载。恒载 通常是对称作用的,活载可以是对称作用,也可以是 非对称偏心作用,必须分别加以考虑。偏心荷载作用, 使箱形梁既产生对称弯曲又产生扭转,因此,作用于 箱形梁的外力可综合表达为偏心荷载来进行结构分析。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箱梁的四种基本状态: 1. 纵向弯曲 2. 横向弯曲 3. 扭转(自由扭转和约束扭转) 4. 扭转变形(畸变)
0
因为假设周边不变形,切线 方向的应变为零,既 S 0
o
z
0
1
总和为零(有拉伸就有压缩),这些力对 x, y 轴弯矩总和也是零, N w dA 0 因而有:
M x w ydA 0 M y w xdA 0 (3 25)
dw 扭转变形(畸变)产生畸变剪应力 dw 、畸变翘曲正应力 dt 、横向弯曲应力
综上所述,四种变形合位移引起的应力状态: 在横截面上:纵向正应力 剪应力
( Z ) M w dw
M k w dw
在箱梁各板内即纵截面上: 横向弯曲应力
纵向弯曲产生纵向弯曲正应力 M
M 、弯曲剪应力
箱梁分析
3.箱形梁的扭转
箱形梁的扭转(这里指刚性扭转,即受扭时箱形的周边不变形) 变形主要特征是扭转角 。箱形梁受扭时分自由扭转与约束扭转。 自由扭转,即箱形梁受扭时,截面各纤维的纵向变形是自由的, 杆件端面虽出现凹凸,但纵向纤维无伸长缩短,自由翘曲,因而不产 生纵向正应力,只产生自由扭转剪应力。 约束扭转,当箱梁受扭时纵向纤维变形不自由,受到拉伸或压缩, 截面不能自由翘曲。约束扭转在截面上产生翘曲正应力和约束扭转剪 应力。 产生约束扭转的原因有:支承条件的约束,如固端支承约束纵向 纤维变形;受扭时截面形状及其沿梁纵向的变化,使截面各点纤维变 形不协调也将产生约束扭转,如等厚壁的矩形箱梁、变截面梁等,即 使不受支承约束,也将产生约束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