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国际服务贸易一、单项选择题1、世贸组织根据需要,以行业或部门为核心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A、6大类B、10大类C、12大类D、14大类2、国际服务贸易的作价原则一般采用:()A、成本加利润B、与货物买卖作价原则相同C、根据合同履约期长短D、有些服务与经济效益挂钩,有些则与经济效益无关3、国际服务贸易的最大提供者和消费者是:()A、西方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D、经济转型国家4、许可证协议的双方当事人以各自拥有的技术互相进行交换,这种协议叫:()A、独占许可证协议B、排他性许可证协议C、分许可证协议D、交叉许可证协议5、国际运输服务中,运输量发展最快的是:()A、水运B、空运C、陆运D、管道运输6、国际海洋运输中大量使用的船舶是:()A、散装船舶B、油船C、集装箱船工D、驳船7、提供国际劳务的地点可以是:()A、只有在国内B、只有在国外C、在国外或国内D、只有在第三国8、国际旅游收入占其货物出口额近三分之一的国家或地区是:()A、美国B、香港C、法国D、西班牙9、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必须采取的招标方式是:()A、谈判招标B、协议招标C、委托招标D、国际竞争性招标(ICB)10、近几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差额处于:()A、逆差B、顺差C、基本平衡D、未统计二、多项选择题1、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按服务的传输形式分,将服务贸易定义为:()A、商品过境B、过境交付C、境外消费D、商业性存在E、自然人流动2、发达国家在目前国际服务贸易中比较优势体现在:()A、劳动密集型服务B、资本密集型服务C、知识密集型服务D、合作生产E、要素密集型服务3、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有:()A、许可证贸易B、国际承包劳务合作C、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D、合作生产E、旅游4、国际技术贸易中使用的许可证协议大体包括:()A、独占许可证协议B、排他性许可证协议C、分许可证协议D、交叉许可证协议E、普通许可证协议5、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物主要是:()A、专利B、商标C、专有技术D、资本E、国际承包6、传统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有:()A、西欧各国B、北美C、非洲D、东南亚E、中东三、填空题:1、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是。
2、国际技术转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另一种是。
3、技术贸易的标的物主要是:、和。
4、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的接受方一般采用方式作为进行技术贸易标的物的作价原则;而商品贸易标的物的作价制订通常在基础上加一定数量的利润。
5、国际技术贸易的收入和支出不反映在______________平衡表中。
6、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中国服务贸易额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排名______其在货物贸易中的排名。
8、一项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期后,受让方_________继续使用该技术。
9、当前国际技术转让活动中转让最多的技术类型是_____________。
10、国际技术转让费的支付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许可证贸易know-how( to do) ICB 服务贸易分包二包五、判断题1、战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之一是生产性服务已上升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2、战后国际服务贸易地理分布不平衡,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并占据明显优势。
()3、由于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对服务贸易普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4、战后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不及国际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
()5、西方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最大提供者,而发展中国家是最大的消费者。
()6、国际技术贸易原则上是一种标的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贸易。
()7、国际技术贸易中,利润越大,则技术使用费越高。
()8、国际技术贸易价格的制定通常在成本基础上加一定数量的利润。
()9、国际技术贸易的收支一般应列入该国对外贸易收支平衡表中。
()10、国际技术贸易是技术供应方在一定条件下将技术贸易标的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接受方。
()六问答题1、世界贸易组织为服务贸易下的定义是什么?2、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较有哪些特点?3、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商品贸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服务发展上的主要差异是什么?第十一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A4、D5、A6、C7、C8、D9、D 10、B二、多项选择题1、BCDE2、BCD3、ACD4、ABCDE5、ABC6、ABE三、填空题1、发达国家2、商业性技术转让(或有偿技术转让)非商业性技术转让(或无偿技术转让)3、专利商标专有技术4、利润分成商品成本5、国际贸易收支平衡表6、国际货物贸易快速发展远低于7、可以或有权8、专有技术9、总付,提成,入门费+提成四、名词解释(略)五、判断题1、√2、√3、×4、×5、×6、√7、×8、×9、×10、×六、问答题:1、教材P2922、教材P2933、教材P298-3004、教材P311-3125、教材P308第十二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CD2、ABCD3、ABDE4、ABCD5、ABCDE二、填空:1、“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商品战略和出口商品生产战略2、出口、进口3、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4、多层次,滚动式,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5、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左6、增加出口创汇能力,技术进步,节约用汇7、货物,技术,资金8、外貌有关法规,集中管理,统一经营9、比价差,质量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10、对外贸易关系四、判断1F 2F 3F 4F 5F 6F 7F 8T 9T 10T四、问答题:1、略:教材P333-335(1)对外贸易法制手段:用于制度的规范和经贸程序的规范,着重点为宏观面。
(2)对外贸易经济手段:两大体系,运用特点为间接性强(3)对外贸易行政手段:八大手段,运用特点为准确,直接性强等。
2、教材P3363、教材P3394、教材十二章中国对外贸易练习题一、选择题(多项)1、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建立起中国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方法有()。
A、没收外贸中的管僚资本B、没收外国在华外贸企业C、创立国营外贸企业D、改造私营进出业E、中外合资建立外贸企业2、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调控手段中的四大经济杠杆是()A、价格杠杆B、税收杠杆C、信贷杠杆D、汇率杠杆E、利率杠杆3、中国对外贸易应遵循的原则是()A、平等互利B、独立自主C、自力更生D、外贸、外交相互配合E、互惠、对等4、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应是()A、符合国际贸易规范B、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以必要措施管理C、增加透明度D、适应市场要求和入世要求E、符合公有制要求5、影响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因素有规定()A、一国劳动生产率B、进出口商品结构C、货币因素D、市场机制E、国家产业政策二、填空1、中国用以扩大出口的四大战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口的规模与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对外贸易的性质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采用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发展轻纺产品所得的外汇发展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增加劳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6、我国进口的原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进口贸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我国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依据是___________,外汇管理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差价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0、内地同香港经贸关系的性质可视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2、中国利用外资越多越好。
()3、同一时期内,外贸社会经济效益与企业效益是同一方向的。
()4、中国的外贸发展战略是出口导向型。
()5、贸易转换来的使用价值的全部效用就是对外贸易经济效益()6、对外贸易的核心问题是商品竞争力大小。
()7、新中国成立后没收了外国在华的外国企业。
()8、外贸企业经济效益来源于国内外市价格差。
()9、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和外贸、外交相互配合。
()10、出口退增值税为世贸组织所允许。
()四、问答题1、中国对外贸易管理手段有哪几类?其特点又如何?2、简述“大经贸”战略的涵义。
3、论述我国应如何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其意义有是什么?4、简述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