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


1、时间要件:诉讼过程中 2、对象要件:案件事实 3、方式要件:明确表示

自认撤回的严格限制
【讨论】1.自认的性质是什么?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2.评《证据规定》第74条
八、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提供证据 责任
举证责任
说服责任
败诉风险
【讨论】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性质:裁判规则
八、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法律要件分类说
原告开具的收条(凭证)四张: (1)2001年10月18日开具的收据, 50000元 ——保证金 (2)2002年1月29日开具的交费凭 证,66666元 ——01年12月到 02年3月租金 (3)2002年7月18日开具的交费凭 证,50000元 ——02年4月到6 月租金 (4)2002年9月12日开具的交费凭 证,50000元 ——02年7月到9 月租金
【讨论】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属于什么类型的证据
证据分类&规则体系
证 据
言词证据
实物证据
人证
书证
物证
证人证言 专家证言 鉴定意见
当事人陈述
勘验笔录
电子邮件
视听资料
交通事故认定 手机短信
多媒体 视频资料
人证的一般规则
*证人证言规则第70条 ·证人:对案件事实有亲身感知的人 第53、57条 ·证人证言:证人就亲身感知的事实向法庭所作的陈述

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运用第4条 举证责任的确定性 反证规则
【案例】丁某诉陆某借款纠纷
丁某提供的证据
九、证明标准
【讨论】《证据规定》第七十三条 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 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 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 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问题: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差别?
二、正义
证据的合法性

问题:民事诉讼证据合法与非法的界限.第68条
三、证据规则的价值取向
一、公平 —— 构建公平的对抗机制,防止诉讼突袭

被告答辩义务第32条 证据交换制度第34条 讼争一成不变规则(第34条)
二、正义
——证据的合法性

问题:民事诉讼证据合法与非法的界限.第68条
四、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1)1月29日的凭证所列66666元 包括冲抵租金的5万元保证金,没 有收回原先的收据。 (2)习惯做法是先开收费凭证后 收租金。 (3)7月28日的凭证所列款项是02 年4月至6月的租金。 (4)9月12日的凭证开给被告后, 被告没有交纳租金。 证据:录音带
间接证据规则
【问题】什么是间接证据?间接证据适用规则?
(1)在缺乏直接证据的前提下,才能使用间接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
实的根据。 (2)间接证据须具备一定的数量,并构成完整的证明链条。
(3)各间接证据之间须具有一致性,相互之间不存在矛盾。
(4)在运用间接证据推定案件事实时,必须贯彻逻辑严密、内容精 确、推理前后一致的原则。
【讨论】对法官运用间接证据所作的判断应当赋予当事人异议权
基本规范 权利发生规范 权利妨碍规范 对立规范 权利限制规范 权利消灭规范
八、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待证事实分类说 消极事实与积极事实
内界事实与外界事实

危险领域控制说
盖然性说
证据距离说
八、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公平 举证中的诚实信用:第75条
【讨论】举证妨害 第102条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一、诉讼上的证据
【案例】徐寿兰诉彭宇案.doc

问题1:什么是诉讼上的证据
——证据的法律属性: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

问题2:为什么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
【案例】北大方正诉北京高术案
二、证据规则的理论基础
(一)诉讼活动的特质(与一般的认识活动比较)

诉讼的目的:公正解决纠纷 诉讼活动的限制因素:程序规则 诉讼活动解决的是“ 应然 ”问题
十、证据规则的实践
1、关于程序正义的误读一:机械执行程序


程序效力的要件:正当程序
程序的本质:法官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过程
2、关于程序正义的误读二: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对立

程序的目标:尽可能接近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一致性
证据能力 证明力 瑕疵证据 1.收集手段瑕疵 2.外观瑕疵 【案例】撕碎的欠条 ·瑕疵证据补强规则

自由心证规则第64条

1808年《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342条:“法律不要求陪审官报告他们建立 确信的方法;法律不给他们预定一些规则,使他们必须按照这些规则来决定 证据是不是完全和充分;法律所规定的是要他们集中精神,在自己良心的深
五、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第63条

分类学即分门别类的科学。“分”即鉴定、描述和命名,“类” 即归类,按一定秩序排列类群,也是系统演化。分类学也就是系 统学。

分类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并考虑事物的主要特征。分类的结果应 当有并列性、非交叉性。
——比如生物学上的分类,基于生殖隔离的准则,同时考虑了形态、 地理和遗传学特征。(生物分类)
(1)证人出庭与交叉询问规则第55、56条
【讨论】我国诉讼实践中证人出庭难问题 (2)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第56条 (3)证人意见排除规则 第57条(2) (4)证人的权利、义务规则 【讨论】证人拒绝作证权
鉴定结论
【讨论】鉴定结论在审判实践中 的问题(26-29、71) 【案例】顾某诉郑某借款纠纷
书证、物证的一般规则

原始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
《证据规定》第十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 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 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据与间接证据
【案例】昌达公司诉池某租赁纠纷 案.doc 被告提供的证据 原告提供的证据
处探求对于所提出的反对被告人的证据和被告人的辩护手段在自己的理性里
发生了什么印象。法律不向他们说:‘你们应当把多少证人所证明的每一个 事实认为是真实的。’它也不向他们说:‘你们不要把没有由某种笔录、某 种文件、多少证人或多少罪证„„所决定的证据,看作是充分证实的。’法 律只是向他们提出一个能够概括他们职务上的全部尺度的问题:‘你们是真 诚的确信吗?’” 【讨论】《证据规定》第72条、第77条
六、证明对象
3.已决事项 ·理论基础:既判力的遮断效 (1)刑事诉讼判决认定的事项是否有预决效果 (2)民事、行政诉讼判决认定事项的预决效果 【讨论】评民刑交叉案件“先刑后民”的审理习惯
4.公证事项
【讨论】公证机构的公信力
七、自认第8条

自认:对对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 自认的构成要件

证据分类的意义:识别、运用
【讨论】如何给证据分类
证据的分类
【案例】陈某诉建行某分行储蓄纠纷案 《录像带鉴定结论》(摘录): 其一,录像带是原始带,没有被剪辑过;其二,经实验, 各种型号点钞机点100元面值的人民币11000元耗时5~6秒, 而录像带中点钞机点钞时间不足2秒,因此陈某交储的金额应
为1100元。
证明对象:争议事实
无需证明的事项
司法认知
法官推定
预决事项
公证事项
六、证明对象
1.司法认知

(1)法律
(2)众所周知的事实 (3)自然规律与定律
【思考】司法认知与鉴定结论的区别 【问题】专家辅助人(第61条) 2.推定

(1)法律推定 (2)事实推定
【讨论】经验法则与证据规则 第64条
——诉讼不是单纯的认识活动,法官在诉讼中始终面临着价值选
择与价值判断。
二、证据规则的理论基础
(二)程序独立价值

价值
程序价值


程序自身品质的独立性
正当程序的内在品质 自身 品质
价值 对人的 有用性
尊重、平等、保障参与
三、证据规则的价值取向
一、公平 构建公平的对抗机制,防止诉讼突袭 被告答辩义务第32条 证据交换制度第34条 讼争一成不变规则(第34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