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屈光学.ppt
真性近视
是否 有动态屈光参与 分类
假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
第2节近视眼的分类
病理性近视
轴性
单纯性近视
屈光成分
曲率性近视
屈光性
屈光指数性近视
第3节近视眼的发病原因
近视眼的病因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长时间的视近、照明、营养、坐姿 握笔不正确 微量元素、有机磷农药的影响。 遗传因素: 种族因素(中国和日本发病率高黑 种人近视眼发病率就低)
第5节圆锥角膜的处理方法
角膜接触镜 尤其硬性高透氧接触镜,为角膜圆锥的治疗的最
佳方案
第5节散光眼临床表现
视力疲劳
散 光 眼 的 临 床 表 现
视觉降低
其他症状
第5节散光眼临床表现
视觉疲劳:散光眼由于在视网膜上
并无清晰完整的物象存在,患者会不 断的调整调节功能,试图得到清晰的 视物因此势必会造成视觉疲劳。
金冠眼镜
眼屈光学
眼屈光学
一、正视眼
二、非正视眼 ①近视 ②远视 ③散光 ④屈光参差 ⑤两眼像不等
三、老视
正视眼
非正视眼
屈光性 老视 轴性 复合性
近视
远视
散光
正视眼和非正视眼
正视眼: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曲
折,在视网膜上会聚成像的眼睛。
正视眼和非正视眼
非正视眼是指点眼睛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
什么是远视眼?
远视眼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 在视网膜后会聚成像的眼睛。
第2节远视眼的屈光情况
从无限远处发出的平行光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焦点,而在视网 膜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像。
第3节远视眼分类
成因分类
屈光性远视:眼轴正常由于屈光介质异常或者介质间的组合异 常使得眼屈光系统光焦度力量过弱。
第5节远视眼的临床表现
高度远视眼
明显 因为看不清外界 的任何物体,所以视觉症状比较
轻度远视眼
任何视觉症状。
由于可以使用调
节力克服其屈光缺陷,故不表现
第5节远视眼临床状态
第6节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远视眼清晰成像的方法
佩戴凸透镜
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1、框架矫正
2、隐形眼镜【软性角膜接触镜 硬性角膜接触镜】
统不能够在视网膜上会聚成像的眼睛。
远视
散光
眼屈光学
近视
屈光参差
老视
第一章近视眼
什么是近视眼?
第1节 近视眼的概念
近视眼: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
折,在视网膜前会聚成像的眼睛.
近视眼成像立体图
第2节近视眼的分类
>600 ≤600 高度
≤300
中度
程度分类
低度
第2节近视眼的分类
第5节屈光参差的矫正
框架眼镜:尽早矫足屈光参差的全部度数,老年人矫正
屈光参差应以接受的最大度数为原则,一般不超过2.50D
隐形眼镜:物象真实能够矫正两眼屈光参差相
差很大的屈光参差,对单眼无晶体的屈光参差, 效果比较理想。
手术
人工晶体
矫正近视的各种角膜手术
存在斜视的屈光参差应先手术矫正 在用角膜接触镜或眼镜矫正
儿童远视眼的验配原则
散瞳检查,减去调节尚未放松的屈光。儿童远视应每年检查,经 常改换镜片度数,双眼视力检查法和睫状肌麻痹法验光等多种方 法检查,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
患者愈年轻,愈要矫正足;隐性远视的度数愈高,就更要矫正不 足。矫正愈充分,效果愈好。可采用矫正不足的镜片向充分矫正 的镜片过度的方法。
豹纹状眼底
飞蚊症 眼底退行性改变
(高度近视者)等。
第6节近视眼的处理原则
首先应预防为主 对于15岁以下的青少年 初次屈光检查必须散瞳
配戴框架眼镜矫正
配戴角膜接触镜
配戴RGP和OK镜矫正治疗
第7节近视眼与调节的关系
调节: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要增加晶体的曲率,从而增加 眼的屈光力,视近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物 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眼睛为了看清近处或细微 物时,睫状肌、瞳孔括约肌、内直肌同时产生兴奋产生调节、
集合和瞳孔缩小的三位一体运动,称为近反射。
第7节近视眼与调节的关系
近距离用眼和高强度用眼可致使眼睛出现调节。 如果长时间处于调节状态,得不到缓解和调整,就容易导致睫 状肌痉挛,睫状肌持续收缩时间过长,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近 视的状态,就会发生调节性近视,即假性近视。
第8节 近视眼的矫正原理
近视眼矫正原理
平行光线经过矫正眼镜以发散光线的形式射出,发散的光线又 经过眼屈光系统在视网膜上会聚成像。
第9节近视眼的处理方式
框架眼镜
近视眼的 处理方法
隐形眼镜
软性角膜 接触镜[SCL]
硬性透气性 角膜接触镜[RGP]
角膜矫形镜[OK]
散光
屈光参差
眼屈光学
远视
老视
近视
第二章远视眼
什么是远视眼?
第1节远视眼的概念
第6章两眼像不等
两眼像不等是两眼的视网膜成像
大小不等或形状不同。两眼像差如
果超出了正常范围,传到视觉中枢
后,根据其差异程度就会引起一系
列的视觉和全身症状;由于其像差 大小因人而异,并因客观环境不同 有所故变,故症状变化多端。 。
第1节两眼像不等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光学的像不等:
遗传性——取决于眼的屈光系统 获得性——由于配戴矫正镜片所引起,随着镜片的屈光力量、 放置位置、厚度和形状等有所改变。
来代替,称之为可矫正远视眼. 绝对远视与可矫正远视之和,称
为显性远视眼.
隐性远视眼
什么叫隐性远视眼?
由于远视眼经常处于调节紧张的状态,并且部分肌肉可能存在 过度紧张,因而在用正镜片放松了可矫正的那部分远视之后, 可能还有一部分睫状肌生理张力所致的潜在的调节力未放松。 因此要用睫状肌麻痹剂将这部分调节力显示出来,而用麻痹剂 才能暴露出来的那部分调节力量,称为隐性远视眼。
散光眼按是否可用散光镜片矫正分类:
1、规则散光 2、不规则散光
第3节规则散光的分类
1、单纯散光
单纯性近视散光 单纯性远视散光
2、复性散光
复性近视散光
复性远视散光
3、混合性散光
1.单纯性散光
单纯性近视散光
单纯性远视散光
2.复性散光
复性近视散光
复性远视散光
3.混合散光
第3节规则散光分类
1、顺规”散光:以垂直方向的屈光力较大,散光通常为生理类
显性远视眼
用+2.5DS 镜片使远视力达到1.5 之后.再慢慢地增加镜片的度 数。如增加到+5.5DS 时,远视力仍然保持1.5,但近视力由0.6 增加到0.9。继续增加凸透镜的度数,远视力反而降低.因此,再次 增加的+3.0DS镜片是用以代替晶状体可以放松的那部分调节力 因为这部分的远视可以被调节力所矫正,即可用自身调节的办法
期近视眼主要是由于长期视近工作,一些不良姿势习惯的养成 光源,营养物质等并通过遗传物质作用而形成。
B:遗传因素为内因,是近视眼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前提。
第4节近视眼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近视眼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远视力明显降低 近视力较好、视物凑上前
看远时眯眼、容易视疲劳
眼位:近视眼会有外隐斜
或外斜视
第5节 近视眼的病理症状
3、角膜塑形镜
第7节远视眼矫治的注意事项
6-7 岁以下的孩子,轻度远视可以不予处理。只有在度数 较高或有斜视发生,才予以矫正。 6-16 岁之间,特别是学龄儿童,由于使用目力较多,即使 度数较小,也要矫正。对于已发生斜视,或有明显的视力减退 或视觉疲劳,以及任何程度的屈光不正,都应引起注意。
第8节远视眼的配镜原则
家族因素
第3节近视眼的发病原因
近视眼的发病率 据数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患病率位居世界第一位。我 国青少年近视的平均发病率在50%-60%,而小学生的发病率25% 以上,初中生的发病率70%,高中生的发病率85%,青少年的近 视发病率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
近视眼发病原因-----小结
A:环境因素是主因,决定了近视眼发生的现实性,亦即学生时
混合性屈光参差
单纯散光性屈光参差
复性散光性屈光参差
第2节屈光参差的成因
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眼轴的长度在逐渐增加,伴随着角膜 晶状体逐渐变为扁平,故远视的度数在不断的减轻,而近视的 度数不断的进展,如果两眼的发展进度不均衡,都可能引起屈 光参差。
除了发育因素外,外伤或者角膜病变、白内障手术都会引
起屈光参差。
像不等的误差和像的偏斜误差。当散光的轴是斜位时,对眼产
生的干扰则最大。
老视
近视
眼屈光学
屈光参差
远视
散光
第四章屈光参差
如果两眼的屈光度数不相对称, 称为屈光参差。前述远视、近 视和散光,都是指单眼屈光不 正而言的,屈光参差则为双眼 的问题。
第1节屈光参差分类
单纯远 ( 近 ) 视屈光参差
复性远 ( 近 ) 视屈光参差
型 又称“顺例”散光 2、 “逆规”散光:水平方向的屈光力较大,又称“反例”散光 。 3、斜散光:两条主子午线互相垂直,但均不在水平和垂直位置
第4节不规则散光的定义
两条子午线斜向交叉,或在同一条子午线的不同部位,屈光力 量表现不同者,称之为不规则散光 明显的不规则散光,往往只有在角膜病变时才可发生,通常是 外伤或炎症所引起的不规则,特别是溃疡之后。 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不规则散光就是圆锥角膜。
可矫正的远视眼
远视眼
显性远视眼
绝对远视眼
绝对远视眼
例题:一名 25 岁的病人,远视力为 0.8 ,近视力为 0.4 ,调 节近点为 20cm。 分析:本病人为远视眼。 用+2.5DS 的镜片后,远视力提高到1.5 但近视力可能还只有 0.6-0.7;增加凸镜片的度数,远视力不再提高。综上,只有通 过镜片才可能提高视力的那部分远视度数,称为绝对远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