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滇池的调查报告

滇池的调查报告

滇池的调查报告篇一:滇池环保调研报告滇池环保调研报告指导教师:顾波老师活动组长:李章奎XX02180212 摄影班底:尤芳燕XX02180251活动报告:杨春艳XX02180246毛婷婷XX02180238赵玉梅XX02180252李克珍XX02180234材料整理:谢官华XX02180222杨学友XX02180225李进 XX02180211组织助手:尤芳燕XX02180251毛婷婷XX02180238道具安排:赵玉梅XX02180252吴情娟XX02180241目录引言 ................................................ .. (3)一、滇池概况 ................................................ .. (3)(一)、滇池简介................................................. (3)(二)、滇池对昆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二、滇池的水质逐年下降 ................................................ . (5)三、滇池保护治理进程................................................. . (9)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一)、环湖截污及交通工程................................................. . (10)(二)、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工程.................................................11(三)、入湖河道整治工程................................................. (12)(四)、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工程................................................. .12(五)、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13(六)、生态清淤工程................................................. .. (14)五、保护滇池,从一点一滴做起 (14)六、调研活动................................................. . (15)七、报告总结................................................. . (17)引言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灵仪,北走蜿蜒,南翔镐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寰雾鬓;更萍天苇地。

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这是生活在康熙至乾隆年间的著名寒士孙髯翁所描写的滇池,这位布衣诗人为留下了见证滇池秀美的千古绝唱。

一、滇池概况(一)滇池简介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具有工农业用水、防洪、旅游、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素有”高原明珠”的美称。

千百年来,滇池滋润了昆明这片热土,成就了无处不飞花的美丽春城,哺育了世代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是昆明人的母亲河。

滇池地处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岭地带,属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

据史料测算,滇池演变到唐宋时,水面有510平方公里,元朝水面缩小到410平方公里,到明朝时为350平方公里,清朝时为320平方公里。

目前,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湖面面积30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米,平均水深米,湖岸线长米,库容15亿立方米。

滇池分为草海和外海两部分;主要入湖河道有35条,出水经螳螂川、普渡河流入金沙江。

滇池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亿立方米,扣除多年平均蒸发量亿立方米,实际水资源量亿立方米。

(二)作用滇池对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滇池流域内分布6个县区,汇水区域总人口383余万人,经济总量约占云南省的25 %,占全市的80%。

是云南省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二、滇池水质逐渐下降20世纪后三四十年间,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膨胀,加上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等过度开发利用,滇池收到了严重污篇二:滇池调查报告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目:滇池的春天有多远——滇池水污染调查报告班级:11级汉语言文学2班姓名:浦娅婷学号:XX21010236滇池的春天有多远——滇池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摘要滇池的环境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特别是近年来滇池的水质越趋恶化,引起了政府和市民等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滇池的治理上。

10月中旬,我们小组到海埂公园,对滇池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本篇调查报告特从滇池的现状,污染原因,存在的污染问题,治理情况和措施等方面来分析展望滇池的明天。

关键词滇池;环境污染;治理措施;面源污染一、滇池的位置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山脚下,呈南北向分布,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园,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形似弦月,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4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海拔1887.5米,总面积311.338平方公里,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蓄水量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素有“高原明珠”之美称的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

游览内容丰富,既可环湖探访石器时代的遗址,追寻古滇王墓的踪迹,探索云南文化摇篮的奥秘;又可在岸上游览西山、白鱼口、郑和故里、盘龙古寺、官渡金刚塔等十数处名胜古迹;还可以深入环湖海口、昆阳、晋宁、呈贡、官渡、黑林铺等大小城镇考察风俗民情。

五百里滇池的岸边,游览胜景甚多:海埂湖滨公园、西园别墅、龙门村、观音山、白鱼口??滇池位于市区,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也正是因为位于市区,旅游人口众多,才加剧了滇池的环境污染,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滇池的污染治理。

二、滇池给我的印象我对滇池最初的印象应该归于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其联云: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起初读这幅对联,立即被它的大气磅礴所震慑,当时并没有亲眼见过滇池,却她有一种莫名的景仰。

仿若身临其境,等楼远望,满眼空阔无边的滇海,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蠕动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展翼的白鹤。

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里,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边缘,点缀着如少女鬟髻鬓发般摇曳多姿的杨柳;那一簇簇水草和瑟瑟的芦苇,似禽鸟那五彩缤纷的羽毛点缀着水中的云天和红霞。

这样的美,的确是应该被人所向往的。

10月20日,我们小组去了海埂公园做实地调查。

海埂公园在滇池的东北部,离昆明市区约7公里。

海埂是伸入滇池的湖中长堤,这里河港纵横,堤岸垂柳青青。

海埂南面的海滩是一片细软白沙,柔柳轻拂,满眼尽是无边无际的水,果然震撼人心。

可是细看,却发现水是绿色的,水面还有许多白色的泡沫,伴着些许臭味,让人不想靠近。

这样的滇池,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滇池,相去甚远。

三、滇池的污染现状滇池属于富营型湖泊,部分呈异常营养征兆,水色暗黄绿,内湖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有害污染严重,污染发展较快,外湖部分水体已受有机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主要是指重金属污染,尚不突出,氮、磷、重金属及砷大量沉积于湖底,致使底质污染严重,滇池近百年来已处于“老年型”湖泊状况;年均水温16℃;80年代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并加之过度捕捞和鱼类种群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使滇池鱼类种群发生巨大变化,土著鱼种仅存4种、土著鱼种濒于灭绝,如肉嫩味美的金线鱼现己灭绝。

就现在,滇池的水已污染严重,水体呈现绿色,而且是像绿漆一样的水。

在海埂公园,站在滇池边上,会有鱼腥味飘来。

污染十分严重。

1988~1999年滇池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滇池水质在继续恶化,全湖水质超V类,富营养化程度呈上升趋势.近10年来,滇池主体外海TP浓度增加了一倍多,叶绿素a增长了十几倍,营养水平由富营养发展到严重富营养,增加了两个级别,发展趋势近年来尤为明显.P是近10年来滇池水体中增长最快的营养盐,水体中P浓度的持续增加是滇池富营养化加剧的基本原因.目前滇池的营养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及流域的农业面源,面源是造成滇池外海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前段时期滇池的治理主要侧重于点源和草海内污染源的控制,而面源控制及湖内生态治理尚未实施。

尤其是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

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篇三:滇池生态环境实践调研报告XX-XX上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调研报告——滇池生态环境实践调研报告姓名:任燕学号: XX01210231专业:旅游管理班级: XX级旅管2班指导教师:顾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调研报告——滇池生态环境实践调研报告摘要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协调问题已经上升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也是21世纪全人类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滇池流域是云南省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最集中、最有活力的地区。

滇池是云南最大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对于昆明及整个滇池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的膨胀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滇池的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整治的“三河三湖”之一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水质从70年代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我们对滇池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呼吁人们对滇池环境进行保护。

关键词:滇池水体污染治理策略一、滇池简介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侧,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被称为云南的母亲湖,是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

由构造陷落而成。

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

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