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意外伤害
岸边基础生命支持
开放气道 基础生命支持应遵循ABCD顺序,即开放气 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
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氏手法。 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如患者存在自主有效 呼吸,应置于稳定的侧卧位(恢复体位), 口部朝下,以存链的概念,它
包括五个关键的环节:预防、识别、提供漂浮 物、脱离水面、现场急救。
专业人员水中救援
一旦将患者救出,除非有明显的不可逆死亡证 据(尸僵、腐烂、断头、尸斑等),均应立即 复苏,并在能够保持按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转 送到急诊室进一步治疗。 一旦将患者救上岸,应在不影响心肺复苏的前 提下,尽可能去除湿衣服,擦干身体,防止患 者出现体温过低(低于32℃)。
救护
3、创面处理:同烧伤.包扎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必要时用抗生素或TAT。伤后3-6天切痂植皮。 4、筋膜松解术和截肢 5、对症处理
脑水肿的防治 冰帽、冰袋降温,肛温32℃。 静滴甘露醇
肺水肿
肾衰
救护要点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连续心脏听诊至少5分钟, 以发现心律不齐 注意神志变化 保持呼吸通畅 注意合并伤 防止并发症 冰袋降温避免冰伤
2、拉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绝缘操作杆拉开高压跌落熔断器
戴安全帽、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
3、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面上的带电高压导线时,抢 救人员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米范围,防止跨步电 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 米以外后开始急救。
徒手心肺复苏术
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现场救护人员应迅速对触 电者的伤情进行判断,对症抢救。同时设法联系医疗 急救中心(医疗部门)的医生到现场接替救治。要根 据触电伤员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急救方法。
烧伤,炭化
皮肤
血管,神 经肌肉 坏死 四肢 电击伤
筋膜室综合征 骨骼系统 雷电击伤 骨折脱位
神经系统 神志变化 癫痫发作 呼吸骤停
内脏 穿孔坏死 心脏停搏 死亡
五官
白内障 疤痕挛缩 心跳呼吸骤停
电击伤
↑左手大鱼际部高压电击
↑左上肢高压电击伤,已切开
伤入口,组织碳化坏死
减张
左上肢切开减张→
实验室检查
急救
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降温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
插管、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早抗感染、早肠内
营养、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
快速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
降 温 目 标:
使核心体温在 10-40min 内迅速降至 39°C
以下,2h 降至 38.5°C 以下。
的伤害,人体没有自救的可能。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
1. 迅速脱离电源 2. 就地进行抢救 3. 准确进行救治
4. 救治要坚持到医护人员赶到
脱离电源的方法——低压电源
拉(开关) 切(断电源线) 挑(开导线)
拽(触电者)
垫(救护者站在木板或绝缘垫上)
脱离电源的方法——高压电源
1、通知供电部门拉闸停电
措施:
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
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
临床表现:
体温38°C 以上,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 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 措施: 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
盐分,数小时内可恢复。
(1)热痉挛
重症中暑
(2)热衰竭 (3)热射病
救护
伤员应在不中断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情况送到医院, 急救措施仍是针对呼吸和心跳。
1、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 早期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正压吸氧,注意清除气道内 分泌物 2、维持有效循环 :心电监护 纠正心率失常 一般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开始后仍未听到心音时, 可使用心脏复苏药。 (1)电除颤 (2)肾上腺素 心搏存在禁用 (3)利多卡因
83% 75% 50% 65%
概述
•
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呼吸道被水、泥沙、 杂草等堵塞而引起缺氧、窒息造成血液动力学及血 生化改变,并处于临床死亡称状态称淹溺。严重者 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者称为溺死(drowning) 如心脏未停搏则称近乎溺死(near drowning) 不及时抢救,4-6分钟内即可死亡
岸边基础生命支持
人工通气 淹溺患者上岸后应首先开放气道,口鼻内的 泥沙水草要及时清理。 用5~10s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 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尽快给予2~5次 人工通气,每次吹气1s,确保能看到胸廓 有效的起伏运动。 在人工通气时,患者口鼻可涌出大量泡沫状 物质,此时无需浪费时间去擦抹,应抓紧时 间进行复苏。
触电的基本方式
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接触电压触电 弧光放电触电 停电设备突然来电
病情评估
全身表现: 轻者---头晕心悸惊慌乏力。 重者---抽搐,休克,室颤,心跳呼吸停止 局部表现:电烧伤 烧伤、出血、焦黑。烧伤区界线清楚,有2 处以上的创口。重者创面深及皮下组织、肌腱、 肌肉、神经,可深达骨骼,炭化状态
伤员应在不中断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情 况送到医院,急救措施仍是针对呼吸和心跳。
定义
在高温环境下,因“热”的作用而发生的 一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 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等为主要表现的 急性热致疾病(acute heat illness)。
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分为
热痉挛(heat cramp)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热射病(heat stroke )
环 境 温 度 增 高
大 量 出 汗
失盐 失水
中暑痉挛
管床容积↑
热射病(heat stroke)
临床表现为中暑“三联征” 高热:直肠温度可达41℃~43℃ 无汗 昏迷 劳力型热射病——健康年轻人(参加训练) 经典型热射病——老年人和热适应不良者
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
①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躁动、谵妄和昏迷
⑥ 急性胃肠功能损害 :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 ⑦ 心血管功能不全: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率> 130 次 /min)、心律失常等。 ⑧ 横纹肌溶解 :肌肉酸痛、僵硬,肌无力、酱油尿等
热射病(heat stroke)
主要表现
热 射 病
病因
危害
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 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 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 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患者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比积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肝功 能异常,肌酸激酶增高。
救治原则
①迅速降温 ②当血容量严重减少、电解质紊乱时需静脉输液。
热射病(heat stroke)
汗腺疲劳 体温极剧升高 血钠浓 度↓↓ 血量↓
中暑衰竭 体表血管扩张 中暑高热 (热射病)
热痉挛(heat cramp)
环 境 温 度 增 高
大 量 出 汗
失盐
失水
血钠浓 度↓↓
中暑痉挛
热痉挛(heat cramp)
严重的肌肉痉挛伴收缩痛
好发部位:腓肠肌,腹直肌、肠道平滑肌、咀 嚼肌 发作特点:痉挛性,对称性,阵发性。
多见于健康的青壮年
热痉挛(heat cramp) —救治原则
常见意外伤害
目录
淹溺
电击伤 中暑 抽搐
淹 溺
淹溺死亡统计
溺水事件已成为中小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
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其 中70%以上是15岁以下儿童。
70% 90%
40% 65%
我国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所致 的平均死亡率为0.2‰,其中溺水 占0~14儿童总死亡的40%。 溺水是全世界仅次于道路交通事故 的第二大事故伤亡成因,其中83 %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 溺水死亡者以10岁到16岁的青少 年居多,而且因游泳、嬉戏造成溺 水悲剧的男孩子占50%。
淹没
浸泡
分类
致命性淹溺:因为淹溺而在任何时候导致死亡的。
非致命性淹溺:淹溺者被救,淹溺过程则中断。
干性淹溺
淹溺
湿性淹溺
淡水淹溺 海水淹溺
临床表现
主要取决于溺水量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 一般表现:
面部肿胀口鼻内污物 皮肤黏膜发绀 四肢发冷 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 重者昏迷,胃扩张
抢救措施
• 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
• 补充盐水或饮用电解质溶液
• 轻症者可口服补液盐
• 脱水者应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 做好积极转运准备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环 境 温 度 增 高
大 量 出 汗
失盐 失水
体表血管扩张
血钠浓 度↓↓
血量↓
中暑痉挛
中暑衰竭
管床容积↑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电击伤的急救
目录
一、常见的几种触电方式 二、电击伤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三、电击伤急救的基本原则 四、脱离电源的方法
五、徒手心肺复苏术
电击伤的定义
电流与伤员直接接触进入人体,或在高电压、
超高电压的电场下,电流击穿空气或其它介质进入
人体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
至发生心搏和呼吸骤停。
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损伤
X线 骨折
生化
心肌标 志物、 血淀粉 酶增高
血气分析 酸中毒 低氧血症
触电急救
触电后1分钟内抢救,90%能救活 1~4分钟内抢救,60%能救活 超过10分钟抢救,获救的几率就很小
人体接触220V或380V的电,都有自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