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检漏作业指导书
6.6事故上报:如实书写事故报告。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及时、准确分析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责任人提出处分意见,使员工受到教育。
7作业要点
7.1试验前的准备
7.1.1LF-ID型气体检漏仪检定合格。
7.1.2LH4-20Y/18WC/400型SF6气体回收设备运行正常。
公司名
作业指导书
版 次
第 1 版实施日期编制校核批准SF6检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公司产品SF6检漏检验流程,提高试验参数精确度,增进试验工作效率,使产品质量满足图纸技术说明和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SF6检漏检测的方法和要求,适用于公司产品进行SF6检漏
3.1本岗位一般环境因素
3.2本岗位一般危险源
B. 将密闭的塑料袋去除容积内的空气,然后充入SF6气体并保持密闭;
C. 用注射器插入充入SF6气体的塑料袋,抽取2.5mL的气体,将抽取的气体注入1.25L的密闭容器中,然后将密闭容器反复摇晃1分钟;
D. 再次用注射器插入1.25L的密闭容器中,抽取5mL的气体,将抽取的气体注入0.5L的密闭容器中,然后将密闭容器反复摇晃1分钟;
9. 填写记录
将产品图号、编号、检验员、检验日期、试验压力及保压时间等试验信息填写到《SF6试验记录表》中。
10.相关表格
《SF6试验记录表》、《不良品联络单》。
5)用LF-ID型检漏仪在塑料罩内取上,下,左,右,前,后六个点测得SF6浓度,求平均值ΔC。
6)由于SF6气体密度大,测量是应重点测量底部的SF6气体浓度。
7.5工件进行SF6气体回收
对工件进行气体回收,直至M3上的压力值为负压(指针0以下);
8. 试验判定
8.1 根据国标GB 11023-89计算公式计算产品的漏气率;
7.2.2根据工作所需扭矩值要求,确定预置扭矩值。
7.2.3预置扭矩值时,用六角扳手转动力矩扳手的尾端调节标尺主刻度和微分刻度线数值至所需扭矩值。调节好后,取下六角扳手,力矩值自动锁定。
7.2.4在扳手方椎上装上相应套筒,并套住紧固件,再在手柄上缓慢用力。当拧紧到发出信号“咔嗒”的一声止,一次作业完毕。如长期不用,调节标尺刻线退至扭矩最小数值处。
7.2.5选择合适的螺栓对工装板进行安装,安装时要求对螺栓对角安装,当所有的螺栓对角安装完,然后一次对螺栓进行拧紧直到达到规定力矩。
7.3工件进行SF6气体充气
1)开启设备:开启后预热5分钟;
2)用塑料罩罩住工件,并将封口扎紧,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塑料罩容积Vm;
3)对工件进行抽真空,直至装置上的真空计上的压力为100pa以下;
式中:F——试品漏气率F(Mpa.m3/s)
V——试品气体密封系统容积,m3;
pr——试品规定的额定充气压力(表压),Mpa;
8.2将试品技术要求里规定的漏气率同试品实际测量并计算得到的漏气率进行比较,若实际测量的漏气率小于规定的漏气率,判定为合格;反之判定为不合格;
8.3对不合格工件开据《不良品联络单》,查找原因并制定防止策略,质量部对后续产品进行跟踪确认。
1)漏气率F(Mpa.m3/s)
F=ΔC(Vm-V1)p/Δt
式中:ΔC——实验开始到终了时泄漏气体浓度的增量,为测量值的平均值,ppm;
Δt——测量ΔC的间隔时间,s;
Vm——封闭罩容积,m3;
V1——试体体积,m3;
p——绝对大气压,为0.1 Mpa;
2)相对年泄漏率Fy(%/年)
Fy=F×31.5×106×100/V(pr+0.1)
6应急措施
6.1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员应根据发生的情况,迅速做出判断,是否现将此信息传递给公司的安全委员会负责人,或者直接向消防队和救护中心报警。
6.2现场抢险:本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有关规定向上一级安全部门报告,做到不隐瞒,不谎报并保护好现场。
6.3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6.4事故抢险救援总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抢救和人员安置工作。
6.5事故现场保护:在事故抢险过程中要尽量对现场进行保护,事故平息后,由制定人员设立警戒线,对现场进行保护,防止受到破坏,为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E.将检漏仪的探针插入到0.5L的密闭容器中,观看检漏仪屏幕上数值是否显示20PPM,如果显示20±3PPM,则可以对产品进行测量,如果显示不是20±3PPM,则不说明检漏仪灵敏度不够,不可以对产品进行测量。
3)点击“开始测量”;
4)检漏仪的探针在空气中放置10s后,待屏幕上PPM值显示稳定后,点击“归零”。
3.1.1SF6气体排放。
3.2.1不正确佩带安全劳保用品。
3.2.2作业现场环境不良。
3.2.3装卸防护不当。捆绑不牢
3.2.4登高作业未采取保护措施。
3.2.5作业注意力不集中。
4.1本岗位重要环境因素
4.2本岗位重大危险源
/
/
5环境/安全防护用品、装置及设施
工作服、雨鞋、手套、备用泵和水质监测仪器等。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4)对工件进行充气,直至装置上的压力表M1上的数值为图纸要求压力Pr;
5)在充气后的塑料罩表面进行标识,书写“SF6已填充”注明工件已充入SF6气体;
7.4 SF6浓度测量
1)开启LF-ID型气体检漏仪,系统预热5分钟;
2)检漏仪灵敏度测试
A. 选取两个容积为1.25L和0.5L的密闭容器,一个密闭的塑料袋,一个10mL注射器;
7.1.3检验产品的表面不得有油脂,产品必须经过干燥处理,密封面不得有划伤;
7.1.4检验工装板表面不得有锈蚀、油污等现象;
7.1.5检验密封圈的表面不得有划伤、压痕、不完整等缺陷;
7.1.6检验使用螺栓是否有乱丝等现象,强度必须选择8.8级螺栓;
7.1.7将检验合格的密封圈放入工装板的密封槽内;
7.2 工装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