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施工安排 (2)4.主要施工方法 (2)5.平台的设计及荷载取值 (3)6.钢平台计算 (4)7.卸料平台的搭设、验收和使用规定 (11)8.各项管理措施 (13)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 (14)1.编制依据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1.4建设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程(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2009)1.5 简明施工计算手册1.6实用五金手册2.工程概况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层数33层,建筑高度95.65m。
3.施工安排3.1 本工程2009年05月正式开工,2010年4月结构封顶,2010年11月底工程竣工。
3.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采用悬挑脚手架搭设施工。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向建筑楼层转运材料采用悬挑式卸料平台施工。
4.主要施工方法4.1施工前应检查构配件的焊接质量,几何尺寸,并涂刷二道防锈漆。
4.2构配件运至施工现场后,应在混凝土硬地面上按设计尺寸进行组装,并保持整体平衡不扭曲,钢管栏杆所用的钢管之间用扣件扣紧,扣件的拧紧力矩为65N·m。
4.3铺设脚手板,脚手板厚度为50mm。
上面用φ12钢筋压牢。
或用M8螺栓与次梁相连。
4.4安装栏杆,栏杆高度为1200mm。
栏杆内侧张设安全密目网。
4.5安装平台吊索,吊索钢丝绳采用φ20钢丝绳,计4根。
分别布置在料台平面φ450的卡环上,并用绳卡卡牢,每根钢丝绳不少于6只。
4.6利用塔吊的吊索分别将平台的四个角上扣紧,保持基本平衡时,慢慢吊起平台至安装高度,将工字钢支腿伸入混凝土结构面,利用结构层平面的予留工字钢或钢管与其连接,并进行加焊。
4.7先将2根φ20的钢丝绳分别锚固在上层结构剪力墙上,剪力墙柱四角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层,再将2根φ20的钢丝绳分别锚固在第二层结构板面的预留钢筋环上。
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150mm 。
4.8接好钢丝绳调整完毕,(其中2根作安全绳)。
经过检查验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钩,上下操作。
4.9悬挂限载标牌。
5.平台的设计及荷载取值: 5.1平台设计1)钢平台主梁采用I14工字钢,长L=6.5m 其中2m 在楼面层,外悬挑长度为6.5-2=4.5m 。
2)次梁采用I12.6工字钢,长L 1=2.5m 。
3)竹跳板厚50mm ,并与次梁固定牢固。
4)卡环采用φ25的圆钢焊接,焊缝高度不小于10mm ,宽度不小于8mm ,长度大于6d 。
允许拉应力32000N 。
5) 钢丝绳采用φ20钢丝绳,计4根,其中2根作安全绳。
6)钢丝绳连接采用绳卡,每根钢丝绳不少于6只。
7)平台3面作高度为1200mm 的围护。
用φ48×3.5钢管与I14焊接,内挂安全密目网。
5.2荷载以及相关数据取值:限载m 1=800kg ,化为均布线荷载为g 1=0.711 kN/m ,竹跳板自重g 2=0.35×1=0.35kN/m ,I12.6工字钢自重g 3=0.142kN/m ,I14工字钢自重g 4=0.169kN/m ,栏杆自重g 5=0.171kN/m 。
施工活载按2kN/m 2考虑。
永久荷载系数2.1=G γ;可变荷载系数4.1=Q γI14工字钢相关数据:截面惯性矩I X =712cm 4,截面抵抗矩W X =102 cm 3。
I12.6工字钢相关数据:截面惯性矩I X =488cm 4,截面抵抗矩W X =77 cm 3。
5.3钢平台简图: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建设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程》悬挑钢平台规定钢丝绳与平台夹角不得小于45度。
固将钢丝绳拉在第二层梁上的预埋件上。
外端卡环固定点与挡脚板的距离不小于平台的结构外挑长度4/5,内端卡环固定点与挡脚板的距离不小于平台结构外挑长度的2/3。
则外端卡环设置在距离工字钢端部200mm。
内端卡环设置在距离工字钢端部1200mm。
6.钢平台计算:6.1次梁计算:1)次梁选用I12.6工字钢制作共设5道间距为1m。
2)恒载计算:g合=( g1+ g2+ g3) ×1.2=1.4436kN/m3)活载计算:P1=2kN/m2×1×1.4=2.8 kN/m4) 抗弯强度验算抗弯强度单向受弯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查《钢结构设计规范》表8.4.2-205.1=x γ;610316.3⨯=x M ;31077⨯=x W ;钢材屈服强度2/215mm N f =()可f mm N W M x x x 〈=⨯⨯⨯==236/014.41107705.110316.3γσ 型钢腹板较厚,剪力不起控制作用,且竹跳板密铺在次梁上与次梁紧密连接,能阻止梁受压翼缘侧向位移,不必进行次梁的剪力和稳定性验算。
6.2主梁计算1)计算均布荷载通过次梁作用到主梁上的最大弯矩m ax 均Mm kN L P g ql M ·316.3818121)1(2)m ax(=+⨯==+合均次f W M xx x ≤γkN L P L g P P P P 305.521211115432=+====合 kN L P L g L g P 226.2)21(2121)21(211112116=++=弯矩方程:根据简明计算施工手册表2-9()11x R x M A = ①()()a x P x R x M A --=222 ② ()ba Pabc M +=③ ()()x l qx x M -=21④ 计算主梁最不利荷载处:m kN L abP M a P ·36.25.122=-= m kN L ab P M b P ·305.55.133=-= m kN L ab P M c P ·894.55.144=-= m kN L ab P M d P ·126.45.155=-= 05.166=-=L ab P M eP 由④得m kN L L L Q M Q ·861.025.15.125.121=⎪⎭⎫⎝⎛----⨯= 算得a 点受力后R A 、R B 支座反力()kN ba bP a R A 716.4=+⨯=()kN a R B 589.0= 由②算得a 点受力b 、c 、d 点的弯矩()m kN b M a ·769.1= ()m kN c M a ·18.1=m kN g g Q /408.02.1)(54=⨯+=()m kN d M a ·591.0=同上求出b 点受力时用①算出a 弯矩,用②算出c 、d 弯矩()kN b R A 537.3= ()kN b R B 768.1= ()m kN a M b ·769.1= ()m kN c M b ·538.3=()m kN d M b ·77.1=同上求出c 点受力时用①算出a 、b 弯矩, 用②算出d 弯矩()kN c R A 358.2= ()kN c R B 947.2= ()m kN a M c ·179.1= ()m kN b M c ·537.3= ()m kN d M c ·948.2=同上求出d 点受力时用①算出a 、b 、c 弯矩, ()kN d R A 179.1= ()kN d R B 126.4=()m kN a M d ·59.0=()m kN b M d ·769.1= ()m kN c M d ·948.2=e 点受力时R A 、R B 支座反力()0=e R A ()kN e R B 226.2=主梁自重以及栏杆重量产生的R A 、R B 支座反力()()()()q R kN L g g ql q R B A ==-+==918.025.12.1254由④得c 点受q 力时的弯矩()()x l qx c M Q -=21x 为c 点到A R 的距离()()()m kN g g c M Q ·02.15.25.45.22.12154=-⨯⨯⨯+=通过弯矩图可以看出c 点所收弯矩最大()()()()m kN c M c M M c M c M M Q d c P b a ·58.144max =++++=均2)抗弯强度验算m kN M ·58.14max =均抗弯强度单向受弯f W M xx x≤γ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查《钢结构设计规范》表8.4.2-205.1=x γ;6max 1058.14⨯==主M M x ;310102⨯=x W ;钢材屈服强度2/215mm N f =()可f mm N W M x x x 〈=⨯⨯⨯=236/1361010205.11058.14γ A R 处所受剪应力()f mm N A R A Q A 〈=⨯⨯===223/91.5105.2110708.12合τ 型钢腹板较厚,剪力不起控制作用,且竹跳板密铺在次梁上与次梁紧密连接,能阻止梁受压翼缘侧向位移,不必进行梁的稳定性验算。
6.3钢丝绳的拉力和强度验算①为安全计,悬挑卸料平台每侧两道钢丝绳均以一道受力做验算,钢丝绳按下式计算所受拉力:aqlT sin 2=1)钢丝绳的拉力=q g 合+P 1+Q =4.652kN/mkN ql T 283.1352sin 25.4652.452sin 2=︒⨯=︒=2)钢丝绳强度验算[]KF F gg α=[]gF —钢丝绳的允许拉力(kN )g F —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α—换算系数K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钢丝绳选用6×19-20,换算系数查表取85.0=α,安全系数查表取K=10,查钢丝绳表得抗拉强度取1400N/mm 2时,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取kN F g 5.211=。
[]()满足要求T kN KF F gg〉=⨯==98.17105.21185.0α 6.4吊环焊缝强度验算:f σ—按焊缝有效截面(w e l h )计算,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应力。
f τ—按焊缝有效截面计算,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剪应力。
e h —角焊缝的有效厚度,对直角焊缝等于f h 7.0,f h 为较小焊脚尺寸。
w l —角焊缝的计算长度,对每条焊缝取其实际长度减去10mm 。
w f f —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f β—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对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22.1=f f ,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卡环焊缝验算按斜角交焊缝计算在通过焊缝形心的拉力、压力或剪力作用下 当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时w f we f f l h N≤=·σ 当力平行于焊缝方向时w f we f f l h N≤=·τ 在其他力或各种力综合作用下f σ和f τ共同作用下w f f f f ≤+22τσ 各种式中符号及公式同直角角焊缝,其有效厚度为:当︒〉90α时,2cos αf e h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