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凯越与其他车的对

凯越与其他车的对

凯越与其他车的对凯越与其他车的对经过多方比较选择,先后对比了悦动、科鲁兹、新宝来等车后,我在2009年10月买了09款的新凯越1.8AT,仅仅优惠2000元,商家送整车胶垫、引擎底钢护盘、脚垫、轮护、香水、油刷之类的,还答应送贴膜,因为太一般我没有要,而是直接买贴了别克专用膜(效果很理想),但这些都不是买这部车要考虑的。

主要是考虑新凯越的性价比比较适合上班一族,新凯越造型的较大改变,特别是正面感观不错,具有这类车所缺乏的大气(例如悦动就缺乏大气之感),内部装饰的细腻清新有上档次的质感(装饰材料应该是比较好的,因为三十多天以后车内的材料味道就明显减轻了,其它小车大约要六十多天),开车时候行驶的操控很适合中年人,方向盘轻松且可以自动回盘,提速不太灵敏但对于不想飚车的人来说足够了,经过凹凸不平地带车身的减震性能在我驾驶过的同类型轿车中应该说比较让人满意,刹车一般但是防侧滑和制动分配感觉比原先开过的佳美、雨燕要好,新凯越的隔音也不错,关上车窗后车内的安静程度让人满意;音响质量很好,六喇叭的环绕感觉以及音量开大之后仍然还保真在小车之中算是比较出色的了;空调也还行,冬天的热气来的比较快,一般一分钟之后就有。

综合起来看这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小车,使人觉得既可以商用接送人,也可以满足家用市区转悠和外出,因为它的内部空间比在外面感觉的要大一点,乘坐比较舒适。

经过三个月的驾驶,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没有发生什么叫人头疼的问题,只是在拉萨最冷的那天突然电瓶没电了,经过搭火开动后到4S店,人家很热情做了检测没有发现问题并说再发生这种情况可以换电瓶,但过后却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当然,这款车也有让人遗憾的不足之处,一是外出载物感到后备箱稍微局促了一些,大一点东西装起来有困难;二是后排座没有中间的扶手(悦动车就有)也让家人说比较遗憾,三是跑长路时如果和科鲁兹一样安装巡航定速就好了,这样会轻松一些;四是说明书和广告上都说前座有电动调节和加热装置,实际上却没有,要求买有这种装置的被告知厂家没有生产了。

车都已经买了,再和其它车比这些其实也没有实际意义,但厂家应该知道用户的感觉和评价,毕竟现在用户的选择很多了。

买车前,有几个人告诉我新凯越1.6和1.8的油耗相差并不大,我看了一下这两个排量的车,发动机不大一样,1.8的新凯越搭载的是澳大利亚DOHC16(V)气门双顶置凸轮轴的发动机,牌子比较硬,我之所以选它和发动四缸16汽门也有关,这种结构的发动机在操控时只要方法得当,是既省油又有力的(例如雨燕1.3的发动机就是这种四缸16汽门,比相同排量的小车有力多了且出力平稳)1.6排量的新凯越可能具有车税上少的优势,但是爬坡力量不够尤其在高原,另外内饰材料和音响也有差别(一分钱一分货嘛)。

开了三个月,感到油耗和驾驶习惯有很大关系,自动档的车起步要柔,不能急躁,驾驶途中踩油门不要过猛,一般发动机达到2000转就要松开油门,让车自动惯性行驶,转速就会减到1200至1400转,脚轻轻靠着油门就可以保持40~60公里的时速,离红绿灯100多米就完全松开油门滑到位置就行了,那种一个劲儿踩油门的方法是很费油的。

这样操作一般市区有9升/百公里也就够了,长途大约在7升/百公里(说明这车其实油耗是不高或适中的,等5000公里磨合期到了以后,油耗还会低一点)由于发动机不错,跑了300公里之后排气管开始冒水汽(这不是毛病而是发动机好的标识)有时候也滴水,因为有这个方面的知识,更加认可发动机的工艺和检测。

因为新车需要好好磨合,在这几个月内控制车速最高不超过80公里,一般在40、50公里时速就行了。

顺便提一句,对该车的ABS等功能,也按照汽车工程师说的在湿滑的路上专门跑到80公里时速时狠踩几次刹车,让电子芯片记录下来,使防侧滑和刹车分配功能明显起来。

也许1.8的凯越产自上海总厂,多了点钱,我的车没有什么到处异响啊、关门不好啊、发动机渗油啊等毛病。

凯越车的轮胎应该是最值得诟病的,韩国产的锦湖轮胎质量问题已经被大量曝光,经询问商家也说这个牌子的轮胎因为便宜才被国内汽车厂家大量使用(悦动等用户也反映锦湖轮胎很差),有朋友建议一旦发现有问题要及时更换,否则不能上高速,一般行驶5000公里之后,锦湖轮胎的毛病就开始出来(它比米其林、邓禄普等差,甚至比国产的三角回力都差远了),该换的时候不能心疼钱,绝不能拿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开玩笑。

另外,新凯越的血统其实与大宇无关,内行人告诉我,这款车从源头上讲具有较多的意大利车系的血统,又掺杂了德系车的理念,说是别克其实与美系车大相径庭,单从油耗上讲与美系车就很不搭界了。

总体说来,对有开过多种车阅历又有经济条件的上班族来说,新凯越应该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据称,2009年新凯越在全国轿车销量排名位居第三。

新凯越和科鲁兹都是上海通用旗下的产品,凯越要早一点而科鲁兹稍微晚一点,上海通用推出科鲁兹主要是为了占领凯越车的上一级市场,即平均售价高于凯越2万元的市场,而且把科鲁兹的市场定位在喜爱时尚或运动型的消费人群。

这样,新凯越和科鲁兹的不同风格和价位首先成了分割本人选择的要素了。

本人属于稳健类型的消费者,看重的是凯越的成熟技术和欧式的豪华内饰,也喜欢新凯越外表的大气(尤其是黑色的雍容大方)。

对我来说成熟可靠才是主要需求,新凯越继续沿用了老凯越的动力总成,来自澳洲霍顿的Twin-tec 1.6L与1.8L发动机配合5速手动与4速自动变速器。

两款发动机的技术并不算先进,数值在同级别车型车也处一般水平,但好在经过多年的验证,可靠性还算不错,拖动1.2吨多一些的车身也足够了。

另外在3000转就能达到最大扭矩的调教也比较适合城市路况。

4速自动变速器较老凯越平顺性有所提高,另外不会轻易降档,这也是对油耗做出的一个让步。

而科鲁兹的时尚运动感对我几乎没有吸引力,还有就是科鲁兹的技术还不太成熟,一是发动机DVVT说是进气可变正时技术,但在精密调控上还太新,我不大放心这样很复杂的(很复杂意味着不牢靠)小车心脏,科鲁兹的动力的需求我相信就没那么容易被满足,那就是实际表现远没有达到其外观和内饰所带来的冲击感。

科鲁兹搭载了全新的 1.6L与1.8L Ecotec DVVT发动机。

两款发动机的功率分别达到了86kw与105kw,领先于同级别轿车。

虽然数据出众但受制于1.4吨多的体重,加速感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不管是起步还是中途加速,都没有想象中那样强烈的推背感。

科鲁兹1.6L AT版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居然达到了14秒,实在不像是运动车型的定位。

新凯越同老款相比,底盘的整体表现有了明显的提高。

主要是得益于调高的弹簧强度与阻尼系数以及增加稳定杆长度等措施,新凯越的车身稳定性很好,对坑洼地面的过滤也较为到位。

虽然方向盘路感依旧模糊,在极限状态下弹簧的行程较长导致侧倾较为明显,但谁也不会开着一辆凯越去撒欢,如果换到正常驾驶状态,这些对操控性能的让步,换来的则是舒适性的大幅提高,我相信这也是稳健型消费者所愿意的。

科鲁兹采用扭杆梁式后悬挂,从结构上来讲落后于同级别福克斯和思域等竞争对手,但整体表现还算不错。

车身的刚性很足,每次转动方向盘,车头都能立刻理会驾驶者的意图。

悬挂很有韧性,初段较软这样有利于对颠簸的吸收,后段又能提供坚实的支撑,不至于让过弯姿态太过夸张,这也是目前兼顾舒适性与操控性比较有效的一种解决方法。

但是中年人将其作为家用车,不能不考虑到家人乘坐的舒适性,别人怎么样我管不了,我可不愿意老婆孩子总在坐车后说,哦,好颠(晕)啊!在比较之中,我还注意到:新凯越目前实际的成交价下拉到8至13万元,尤其是在10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里,新凯越避开了诸如福克斯,307以及速腾等强劲的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并且凭借着别克的品牌,成熟的技术,较高的配置以及亦商亦家的用途特性,很快的抢占了细分市场,2009年取得了可观的销量。

而价格定位于11到15万的科鲁兹将对手锁定为福克斯,思域以及速腾等这样的精品紧凑级轿车,虽然有抢眼的外形以及不俗的操控性,市场的竞争太过激烈,在动力,配置,价格,口碑乃至雪佛兰的品牌都不占优的情况下,科鲁兹想取得像凯越那种销售业绩有不小的困难。

一个车型销量越大,配件也就越容易买到,维修点也就越多,维修人员也就经验丰富,这对于售后的服务意味着越可靠。

开车油耗怕的是日积月累,一百公里12升和7升相比,多了5升,一千公里就多50升,一万公里就多500升,十万公里就多5000升!也就是说,年均跑2.5万公里,四年你比别人要多花3万多块的油钱!而且从出错原理上讲,耗油多的车修车也多,修车费用也随之增长。

(美国有统计,同类型的汽车,油耗高的个体,修理费也高。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的车子在与别人相同的条件下油耗高,肯定某些地方有问题,最好检查后处理一下。

有人还问到了朗逸,我也顺便谈一谈:记得大众中国的总裁曾经说过:POLO这款复杂的小车并不适合中国市场,中国市场需要的是一款技术简单体量够大的车型。

这句话的确是真知灼见!上海通用老款凯越在销量上就反映出了大众公司的预见不错,凯越一出就把中国市场与欧洲市场在购买行为上的不同给揭示出来了。

在宽阔的地方,把新凯越与新飞度,雅力士放在一起,的确感觉凯越够气派,通用新一代的飞瀑式隔栅要比老款大气得多,而见棱见角的头灯也与新车陡增的气势交相呼应。

在尾部的刻画上,也很有新意,简而言之,从头到尾都够气派。

上海大众打造的朗逸看来就是这个说法下与上海通用凯越打拼的产物。

和新凯越放在一起朗逸的设计显得非常内敛,秀气,却缺乏个性。

因此单从外观的角度讲,新凯越针对的更多是喜欢大气风格的中年消费者,而朗逸的设计则比较具有小资情节,精致,优雅才是它设计的主要方向。

不过在驾驶时感觉朗逸的用料和做工都与德系产品有一定的差距,硬塑料的内饰加上仿桃木内饰,最重要的问题是感觉比较薄,这可能就是价格与成本关系的产物吧,毕竟这不是标准的德国车,而是一款中西合璧的车型。

而新凯越在内饰的设计上,依旧是镀络,实木与浅色风格,线条富于变化,感觉沉着中有着几分灵动。

虽然价格不高,但做工并不糙,无论是皮革的接缝还是塑料面板的触感都对得起国人对别克品牌的认知。

坐在它的驾驶位置上,即便是1.8米的个子也不会觉得压抑。

而它的后排说够用,没有剩下多少空间,较短的后排坐垫在长途行驶中,缺乏支撑。

当然在细节考虑上,新凯越也真是考虑的很周到,带有冷藏功能的手套箱,副驾驶下的储鞋盒,足够大的两个杯架,到处都有的储物空间,对家用来说它也足够使用了。

在空间上,朗逸的表现要强于新凯越,虽然在轴距上,朗逸比新凯越仅仅多了1厘米,但在后排的感觉却绝对不止这点。

两款车都打着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牌,也就是说车子虽老但配置要齐全。

在这个方面新凯越的配置显然要比朗逸丰富的多,即便是最低配的1.6手动版本在配置上也比朗逸1.6手挡车型高一些,比如前中央扶手,后杯架,后排4/6分折等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