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呼吸-导学案(公开课)

细胞呼吸-导学案(公开课)

第五章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导学案(2)
授课年级高一班级 15班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并对比两者的异同点。

2、能说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现象
【学法指导】
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总结二者的异同点来加强理解记忆。

~
【课前预习】
教师检查学生《三维设计》中基础知识完成情况,对预习情况做评价。

【学习过程】
1、有氧呼吸
①线粒体的结构(填写线粒体结构示意图)
线粒体的和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②过程
反应物生成物产生ATP数量项目》
场所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总反应式
③概念:是指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出和
,同时释放能量,生成的过程。

[
2、无氧呼吸
①过程
场所反应物生成物产生ATP数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反应式产生酒精:
产生乳酸:
②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的生物组织有
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的生物组织有。

③概念:是指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和,或,同时释放能量,生成的过程。

)
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

其原理是先让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

大量繁殖,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3.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_____________,有利吸收____________等。

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__________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5.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

6.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___________呼吸。

【课堂检测】
1.在有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
A 〔H〕传给O2生成H2O
B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
#
C 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
D ADP与磷酸反应生成ATP
2.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 细胞产生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课后导练】
4.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其根本原因是:
A. 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
B. 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C. 防止氧气进入坛内
D. 防止坛内蔬菜萎蔫
5.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A 1:6
B 1:3
C 1:2
D 1:1
6.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A 是,其产生的部位是。

②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③苹果储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图中;马铃薯块茎储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图中过程。

④粮食贮藏进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 。

⑤进行①③过程和①②过程产生等量的CO2时,所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之比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