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绩效指标研究的文献综述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绩效指标研究的文献综述


四、绩效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
(1)美国高校绩效指标体系 美国较早对高等教育投资实行绩效评估制度。 田纳西州是执行以绩效为依据 投资高等教育的第一个州,并已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田纳西州高等教育委 员会在 1975 年发起这项改革计划,绩效评估标准每 5 年修订一次。目前,州内 的高等教育机构若绩效良好就可获得自由支配资金,该资金可占其所有预算的 5.5%。在田纳西州绩效评估计划的影响下,阿肯色州、密苏里州、俄亥俄州以及 亚利桑那州等也制定了高等教育绩效评估计划。同时,堪萨斯州 1997 年的财政 预算、 肯塔基州 1994~1996 拨款法等对于高等教育拨款的增长也都是基于绩效投
70
表 1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和 权重 二级指标和权重 评分标准 优 良 中 较 差 A(0.3) 人力资源利 用效率 A1 生师比(0.3) A2 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重(0.2) A3 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书(0.3) A4 教职工人均社会服务收入(0.2) B (0.25) 财力资源利 用效率 C(0.2) 物力资源利 用效率 D(0.25) 人才培养质 量指标 B1 生均经常费(0.4) B2 教学性开支占经常费比重(0.3) B3 人员性开支占经常费比重(0.3) C1 教师平均利用率(0.3) C2 实验室平均利用率(0.3) C3 图书周转率(0.35) D1 生均占有高级职称教师数(0.3) D2 生均图书数量(0.2) D3 毕业生全国外语定级统考通过率(0.3) D4 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率(0.3) 差
谌启标,柳国辉.美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政策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6.
44 45 43
肯塔基州高教委员会报告. Concept paper on performance funding[R],1995,(10). 赵春晖,安应民. 国外大学评价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 (2).
46
80 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EB/OL]. /jiaoyushi/xkxxmain asp?id=431,2005.
74
主要原因是这些指标缺乏足够的,能够直接获取的数据。英国大学管理统计和绩 效指标体系第二次公布的指标共计 39 项,其中大部分为可以获取的财务指标数 据,具体参见表 3 所示:
71
教育结构,使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关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的计量模式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如何计量。 现有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定义 模式和单项模式。定义模式即以“投入——产出法”为代表的计量模式。直接来 自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定义,它要求分别求出教育投入量和教育直接产出量。 教育投入量的计量相对容易,复杂的是教育直接产出量。直接产出量的计量一种 是厉以宁教授提出的“能力工资” 、 “知识与技能标准分” 、 “专业改变率” 、 “培养 周期”等指标,这套指标总的来说还是一种设想,在实践中难以进行操作。另一 种是考虑出数量和质量的折算法,这里的难点是直接产出质量的计量。一种意见 认为,应该以德、智、体等多方面来全面衡量教育产出,并给出了不同的质量转 化公式(韩宗礼、刘道玉) ;一种意见认为,除“智”以外,其他方面难以量化, 主张用统考分数来衡量教育产出(袁连生、袁强) 。从现实情况看,折算法受客 观条件限制,在高等教育中难以进行。单项模式是对影响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因 素进行分析的模式。 逐项指标法和生产函数法是单项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方 法,逐项指标法以教育投入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分类,每一类又包含若干 指标(如生师比、生均固定资产占有率、生均经费等) ,分别反映人力、物力、 财力投入的利用效率。在现实中便于探讨实际操作,主要缺点是对教育直接产出 的质量难以很好的处理。迟为国等人提出的“内外参照标准分评定法” ,实际是 逐项指标法的一种形式。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规定标准不 多,此方法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生产函数法是运用模型研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的方法,它利于对影响教育指出的教育投入进行综合的单项比较,易于对各项教 育投入之间的效益进行比较,但其应用条件比较严格。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绩效指标研究的文献综述
王征 1,潘昆峰 2 (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2.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关注高等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指标评价体系,对相关研究文献进 行了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构建出了大量理想的绩效指标体系,用来衡量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现有研究在关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方面已经 比较完善,而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计量方法以度量教育产出。本文对美国、 荷兰和英国当前采用的绩效指标体系做了对比, 文章最后指出了我国构建高校绩 效指标体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绩效指标、绩效拨款
e)
指标应简明扼要; 指标应提供有关学校运作的有效信息,并能反映其中的问题; 指标应系统地反映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各方面的情况
d) 指标应具有可接受性、可信度,避免偏见; f)
依据这些原则,1987 年 CVCP/UGC 组织在第二次报告中对第一次报告的内 容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其中将第一次报告所列示的 16 项指标删去 7 项。修改的
73
的职责则是负责组织和协调整个评估过程。 美国与荷兰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比见表 2:
表 2 美国与荷兰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对比
起始时间 美国 1975 年
评价作用 分配经费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如何确定 州政府、 外部评价 官方委员 会确定
评估对象 大学
政府作用 执行
荷兰
20 世纪中 制定政策 期 分配经费 管理学校
二、关于提高高等教育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
对于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国内外均进行了不少研究。国内有些 研究达到了较高的理论程度。如王善迈教授着重从中国的现状出发,探讨影响教 育效率的一般因素,进而给出提高教育效率的对策,他对影响教育效率的因素从 教育投入的数量与质量、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制、学校规模等方面做了论 述;靳希斌教授等运用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提高教育效率的途径;魏 新教授等人关于通过拨款方式改革提高效率的研究等; 范先佐教授从确立合理的 教育发展目标、学校规模适度、教育布局合理、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实现 教育产权社会化等方面做了研究。 国外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少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但由于各人研究结 论不尽一致,甚至截然相反,因而其建议也就千差万别、各有千秋。综合来看, 有如下几方面:1、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供更有力的学校投入要素;2、提供良 好的由社会决定的投入要素,改善某些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3、调整学校规模, 寻求最佳投资效益;4、大量吸收外国人才,提高本国教育投入的效益;5、调整
表 3 序号 1 指 标 学生人均费用 英国大学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47 序号 指 标 21 计算机服务费用占一般费用的比例 计算机服务人员费用占计算机服务费 用的比例
2
教学人员人均费用 教学人员人均配备辅助人员费 用 人均教学人员设备费用 人均科研收入 科研研究生占学生的比例 教学研究生占学生的比例
一、有关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研究
西方国家对教育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比较重视,相关论述比较多,李福华博 士在《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一书做了概述。如马丁.凯夫等人认为绩效 指标是通常用数量形式测量高等学校活动特征的一种官方的工具, 这种测量可以 使序数的,也可以是基数的;既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既包括有固定 的机械的程序,也包括一些非正式的如同行评议或者声誉排行等过程。绩效指标 的分类也由很多方法, 目前比较全面的是英国副院长与校长协会和大学拨款委员 会工作小组联合编制的《英国大学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 、美国泰勒等人在 《改进高等教育效率的战略指标》一书中编制的指标体系,前者列举了 39 个指 标,或者列举了 55 个指标。 我国目前关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设置, 大多数教育经济学书籍中均有论 述。北京大学魏新、张万奇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设计 了九项指标。 李福华的文章《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000)首先对高等教 育资源利用效率给出了定义(高等教育投资内部效益,是高等教育投入与直接产 出之比) ,并对研究利用效率的意义予以肯定。随后其根据“全面性原则、少而 精的原则、实用性原则”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具体内容如 表 1 所示:
72
入的概念和原则。43 亚利桑那州则是第一个分析和评估高等教育预算和投入经费的州。 1995 年, 亚利桑那州对高等教育的评估, 从入学率为本的投入政策转向产出率为本的投入 政策。亚利桑那州公共机构产出委员会和学校董事会制定了 16 项绩效指标。随 着亚利桑那州税收稳定法案的修订,高等教育产出基金协会也应运而生,政府在 1996 年和 1997 年分别给该机构额外提供 500 万美元和 1 000 万美元,用于绩效 评估制度。 南卡罗莱纳是推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最为积极的一个州。从 2000 年开始, 州政府决定将投资高等院校 100%款项全部依据绩效评价的 37 项标准进行分配。 目前,全美已超过 48 个州实行高等教育绩效评估制度。 美国的高等教育绩效指标体系主要是作为政府教育拨款的一个参考因素, 最 具代表性的是 1998 年美国肯塔基州的高等教育绩效指标体系, 共包括教育质量、 教育培养、机会均等、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以及协调与倡议精神等五大类 25 项 指标。44该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通过绩效拨款的方法,使高教拨款能更好地 体现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2)荷兰高校绩效指标体系 在 20 世纪中期荷兰出台了《高等教育:自治与质量》政策后,绩效评价逐 步成为荷兰政府制定教育政策、 分配学校经费和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目前, 荷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完全按照绩效评价拨款的国家之一。 荷兰的大学评价体 系较为复杂,由荷兰大学协会、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联合会的两个非官方机构负责 对高校进行外部评估。 高校则进行自我评估, 每个大学自己组建本校的评估小组, 小组成员主要聘请校外专家组成,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专家。评估小组同时评 估该院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并且注重于对大学各项活动或过程进行实质性的评 审。需要指出的是,在荷兰,绩效评价不是以大学而是以大学内的院系作为评估 对象,各专业组织的专家将考察拥有这一专业的全国所有学院,以保证评价的可 比性。45 在高等教育评估过程中,绩效评价标准大体上是由各大学自己确定。但这并 不意味着荷兰政府脱离具体的评估活动,政府虽不直接插手评估,但隶属于教育 科学部的高等教育视察团(IHO)负责对校外评估以及后续评估进行监督、复查, 因此政府对绩效评估仍然发挥着重要的间接调控作用。而荷兰大学协会(VSN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