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欧洲交响乐赏析

浅谈欧洲交响乐赏析

浅谈欧洲交响乐赏析摘要本文阐释了交响乐的动力来自欧洲文明,早在光荣而伟大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交响乐不断发展的文化动力.欧洲交响乐是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 善于表现神秘而复杂的感情, 因而具有强烈而感人的艺术魅力.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 但是今天仍以巨大的力量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本论文站在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交响乐发展的见解.文章阐释了西方交响乐的发展历程,囊括了各个时期的一些相应的实例,其中也不乏自己对于交响乐的理解与感受。

关键词交响乐文化发展历史一、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我一直很喜欢音乐,音乐带给人的那种闲适心情难以言表,而交响乐正是各种音乐中最能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的重要部分,在晴朗的午后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看书,或是在阴雨的傍晚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冥想……似乎所有事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都变得完美起来。

因为喜欢音乐营造的那种心灵的宁静,喜欢高深莫测的交响乐,喜欢那种震撼。

音乐是纯洁、高尚的,需要全心聆听、感受,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不会像球迷那样用狂热和躁动来诠释自己的喜怒哀乐。

对我来说,音乐永远是生命中最美、最真的享受。

本学期通过大学美育概论课程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交响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如何在紧张学习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欣赏水平,提高对音乐尤其是西方交响乐的理解. 接下来我将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查阅的相关资料, 从当今交响音乐概况和历史发展这两个方面浅述本人对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的感悟和理解.二、欧洲交响乐概况西方音乐经历数百年, 被公认为有着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欧洲交响乐由于其结构宏大, 乐队庞大齐全, 有强大的音响力量, 加上音乐形式的丰富多彩, 使管弦乐队的表现能力得到高度的发挥, 尤其善于表现神秘而复杂的感情, 对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的描绘是具有独特的色彩效果.通过对交响乐赏析课程的学习,让我对交响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交响乐起源于古希腊时期. 交响乐可以采用任何曲式结构, 而最典型的趋势结构就是交响曲. 它由三,四个乐章构成, 其中必有一个乐章为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快速, 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和鲜明的主题, 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和复杂的内心;第二乐章:缓慢抒情, 如歌的旋律, 沉思的音调叙述哲理;第三乐章:活泼快速, 有舞曲和诙谐曲的特色;第四乐章: 极快的终曲, 以辉煌的音效, 表达欢庆向上的心情.交响乐作为一种大型器乐套曲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发展, 是由许多音乐家不断创作实践的结晶三、欧洲交响乐发展史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

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

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

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

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

人们常把交响乐比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

它是交响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也可以说,它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

交响音乐不是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

这类体裁的共同特征是:1、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2、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3、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交响乐这个说法,但当时的含义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的交响乐泛指的是一切多声部的音乐。

其中包括了声乐和器乐(一)18 世纪以来的创作实践欧洲交响乐走向开始交响乐的发展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每个时期都各有其特点: 1.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高贵庄严,华丽雄伟, 富于动感和装饰性.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第; 2.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优美,均衡和理性.代表人物有海顿,贝多芬,莫扎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情感奔放夸张,自由舒展,节奏多变. 3.18世纪中叶,交响曲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这种体裁所具有的对比原则与矛盾冲突发展的戏剧性因素,而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音乐大师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对交响乐有更多的创造与发展, 使这种体裁成为器乐创作最重要的套曲形式之一,开拓了西方音乐一个新的纪元. 接下来我来举例谈谈我对贝多芬及他的交响乐的认识.在贝多芬的交响乐文献中,音乐创作的主题核心始终是"通过斗争,走向胜利","通过黑暗,走向光明"的英雄形象; 在创作技法上,不断扩展作品规模,包括主题素材的数最,素材内部和素材之间的对比层次,调性布局的复杂化,乐队配器语言的不断丰富等等;从第三交响曲开始,作曲家也经历了不断挑战自我的创作过程,在第九交响曲中,贝多芬的英雄形象透过炉火纯青的音乐结构达到顶峰,完成了用音乐符号体现启蒙理想的使命.贝多芬曾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我一开始感受到了"命运在敲门",之后这个主导动机发展成为惊慌不安的主部主题:这个由主部动机派生的主题抒情如歌,像是在诉说,讲理.但这些终于让位于一个充满暴力的乐句,此后"命运"的阴影再度出现,提醒人们斗争是曲折的.第一乐章描绘出一幅宏大的斗争画卷,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与命运抗争中立马横刀,性格倔强,不怕挫折的贝多芬,感受到他所提倡的精神:号召人们起来和"命运"抗争,揭示出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和斗争上升到欢乐和胜利.(二)19 世纪浪漫乐派时期交响乐的突出特征是作品越来越个性化.法国的柏辽兹确立了器乐创作标题性的主导动机原则,使交响乐戏剧化,开创了类似音乐小说的标题交响曲体裁风格.这一阶段交响 3 北京林业大学——交响音乐赏析论文乐发展的特征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现了各种变形乐器,如短笛,中音长笛,高(低) 音单簧管,英国管等等,主要集中于木管,运用于法国作曲家的作品中. 2.在德国,出现了一批使用庞大乐队编制的作曲家(如马勒的第八《千人交响曲》); 3.造型性的突出(如瓦格纳的《女武神》) ; 4.情感的深邃,哲思,如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5.音乐语言的复杂性加强,和声在浪漫派的创作中发展到了顶点.晚期浪漫派的交响乐创作标题性相对较强,复调性的倾向也更明显(三)20 世纪以后的交响乐随着20世纪人类科学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发生了惊人的巨变,文艺流派日增月益, 交响音乐也随之进入了新的时代, 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40年代初,音乐的当代性越来越清晰, 出现了"点描派,整体序列主义,不确定性音乐,机遇音乐和偶然音乐"等先锋派.他们的交响乐作品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捉摸的变化,例如约翰凯奇在1961 年创作的《黄道天体图》中,极其巨大的86个器乐声部的素材,是通过把透明纸放在星座图上然后将其转换到音乐手稿上而产生的. 现在我也经常能够听到人们在欧洲还可以欣赏到威尔第的著名歌剧《阿伊达》等,同时,人们还能在这里观摩到莱比锡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在乐团里实习,深造和演练的实况.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已把音乐演奏会会场搬到了一些古旧建筑和教堂以及早期的监狱废墟上.外景赤裸古朴而又坦诚的演奏现场,更能激扬起人们对古典音乐的深邃理解.游客们为什么会趋之若骛且流连忘返,或许其缘故不仅在于触景生情,恐怕还在于边聆听音乐边去寻觅和陶醉一种怀旧的归朴情愫吧.四、个人对欧洲交响乐的看法莫扎特忧郁绝望的安魂曲、贝多芬激情澎湃的命运交响曲、舒伯特洋溢飘洒的小夜曲、柴可夫斯基俏皮灵巧的四小天鹅,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

经过课程中与交响乐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音乐,特别是交响乐中的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

交响乐(SYMPHONY),人们常把它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

而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

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

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如中国作曲家郑路、马洪业的《北京喜讯到边寨》等。

那么欣赏交响乐又何曾不是获得一次和谐之美的享受呢?音乐美学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然而无一例外的是音乐的美只有在音乐的格调中静心体味才能完全领会而不是只凭苍白枯燥的文字能加以描绘的。

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的……” 聆听《第九交响曲》时那种带给人听觉和精神的冲击又怎可用苍白的文字能表达清楚呢?!而唯有静心在他的音乐中感悟才能顿悟音乐中的精妙!假使有人试图来褒贬贝多芬的音乐那他是显得那么的自不量力!喜欢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天才人物贝多芬。

在其生命短短几十年的创作中,就将交响乐的创作成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罗曼-罗兰曾称赞贝多芬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最伟大的音乐诗人,是最生动地描绘了拿破仑时期的暴风骤雨的艺术家;他的描绘包括人民的苦难、悲伤;战争的紧张以及自由精神那沉醉的狂欢。

” 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因为喜欢那种逆境中挣扎后迎来的阳光,喜欢的是那种人性的坚持和生命的阳光与安宁。

历经7 年完成的音乐,贝多芬计划在柏林首演,后经维也纳众多的朋友坚决请求,才改在维也纳。

首演当晚音乐厅里座无虚席,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盛会,贝多芬的往年好友兹梅斯卡尔,正卧病在床,他要求别人用担架将他抬到剧场以恭奉盛会……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赢得全体听众的心。

首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

听众沸腾了,呼、欢兴奋、不能自己,许多人流下了热泪。

起初贝多芬在指挥台旁,背向听众,因耳朵早已失去听觉,对身后沸腾的场面毫无察觉,当女中音独唱演员把他扶转过来时,他才发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受感动,频频致意。

谢幕五次仍掌声如雷,激动的人们不能平静。

这早已超过了当时的皇帝到场只准三次鼓掌欢呼的标准,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

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成功,给晚年的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

丰子恺赞叹道:“世间最伟大的杰品” 。

培根说:“凡美而妙者,比例上必有怪异” 。

浪漫主义向往超越眼前的时代或境界去捕捉永恒,向后退回到过去、向前伸展入未来,跨越广阔的世界、穿过太空;一反古典主义的秩序、平衡、控制和一定范围内的完美,而珍重自由、运动、激情和永不休止地向往和追求那不可攀登的高度。

浪漫主义是感性多于理性、想象超越现实、本能超过理智。

从古典音乐中陶冶高雅情趣;从对巴罗克音乐之逻辑与秩序的抽象感觉中,可以找寻到人类智慧的崇高;从宏伟、气派、壮丽的音响里,可以体会英雄的人类形象;从富有动力感的节奏中,可以体验人类明确的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对理想彼岸的向往;从乐思精美的演变中,可以体会人类的创造力及追求高雅;从小提琴音乐中寻找隐藏在乐谱中的色彩;在圆舞曲中踏着节拍与音符起舞;在诙谐曲中捕捉音乐丰富的喜怒哀乐…… 我喜欢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