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响乐欣赏论文-浅谈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交响乐欣赏论文-浅谈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交响乐欣赏论文:浅谈对古典音乐的认识
摘要
蓝色多瑙河作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奏的曲目,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蓝色的多瑙河水已随着每个新年的第一声钟响流进了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心中,但每一次听还是那么令人陶醉,尤其在阶梯教室这种新环境里,和众多听众一起,透过拉得不严实的窗帘投进几缕阳光,听着这首管弦乐曲,别有一番感受……
……
曾经弹过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以第五交响曲改编的钢琴曲《命运》,单薄的声音,轻快的节奏,改编之后让第五交响曲失去了排山倒海的气势,丢失了高亢激昂的神韵。

是的,任何改动都将破坏这部垂世之作,它是杰出的、无法超越的!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此优美的音乐,无需深入剖析所谓的意境,闭上眼,静静聆听,思绪任飞,脑海里浮现出的各种画面和场景,无论是天鹅,亦或是少女,那便是这部美妙的乐曲带我们前往的精神乐土……
……
关键词:西方音乐古典音乐交响乐蓝色多瑙河第五交响曲天鹅湖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
创作时间:1866年
把这首曲子放在第一个来写,一是因为这首曲子是这学期最先欣赏的曲子,先入为主,于是印象也最为深刻。

还有一个原因,小施特劳斯是我最喜欢的天才音乐家,就连家里的钢琴都选的是strauss。

言归正传,蓝色多瑙河作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奏的曲目,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蓝色的多瑙河水已随着每个新年的第一声钟响流进了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心中,但每一次听还是那么令人陶醉,尤其在阶梯教室这种新环境里,和众多听众一起,透过拉得不严实的窗帘投进几缕阳光,听着这首管弦乐曲,别有一番感受。

为了写这篇论文,我又戴上耳机,再一次从头到尾仔细聆听这部伟大的作品,试图第一次捋清它的脉络。

整首乐曲好象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河水一般从宁静平稳到轩然大波,浪花飞溅,显示出多样化的变换。

最开始听起来向悠扬的笛声从远处传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明显的小提琴的声音给出了轻微徐缓的背景,仿佛朦胧晓雾中的潺潺流水,轻轻荡漾,辽阔开朗,引人遐想,简短和谐的呼应,似乎是远处的回想。

音乐渐渐响亮高昂,似乎东方发白,随之而来的明亮的旋律,又像旭日冉冉升起,进而喷薄四射、光照大地,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我似乎看到人们情不自禁地聚集在河岸上,满怀希望和欢欣,迎接黎明。

我听了这首作品后,回味无穷。

微微地闭上眼睛去感受那多瑙河的美景,看碧绿的碧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微风吹来,夹杂着青草的香味……多么令人心旷神怡,这美景所有的一切在阳光的沐浴下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的确,这曲蓝色多瑙河让我置身于静美的清晨,让我在那多瑙河旁,无所束缚地自由漫步,享受纯净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惊奇和惊喜。

c小调第五交响曲
又名命运交响曲
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创作时间:1805年末至1808年初
提到交响乐,我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一定是命运交响曲,相信多数人都和我一样。

正如老师上课播放这部作品之前介绍的,“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在我眼里,它就是古典音乐的标志,是这篇题为“浅谈对古典音乐的认识”的小论文中不可能不提及的内容。

那由四个音构成的简短有力的片段,可以说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旋律了,在交响曲一开始就轰然而呜。

“这是命运在敲门”。

用命运的敲门声去布下悲惨的罗网,不朽的命运的主题就展露无遗,展现出一幅去抗争、去搏斗、去与命运交战的宏伟画面。

那充溢着含蓄的活力的部分好像略带点神秘感。

似乎在多次抗争中,销声匿迹了,天地似乎处于一片寂静。

这时人们屏住呼吸,等待着胜利的瞬间,也是人们对斗争中牺牲的英雄的无声哀悼。

这个段落,最好的描述便是听得见的寂静。

刹那间,静寂的长音在鼓点的伴衬下,送来渐强的力度,我真的没有想到一个作曲家在失去听觉的情况下,能写出这样有震撼力的交响曲。

这里必定有他内心深处的思想发展,和他的隐忧、他被人抑制的愤怒。

他将自己的对命运含愤的抗争、对幸福深情的憧憬,全部倾诉于音乐。

于是,在终曲揭幕时,灿烂的阳光、潮涌的人群、鼎沸的笑声,迸发出震撼的胜利凯歌。

太阳升起来了,凯旋的歌声响起来了,所有的忧郁在这种欢呼声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从绝望到斗争,从斗争到平静,从平静到凯旋。

我从未有听这部交响曲时的如此清晰而深刻的感受。

尽管贝多芬的耳朵使他无法聆听自己音乐那撼人的音响,然而他能在头脑中更生动地想像的这一切。

这一切如此准确地抓住了“命运”。

听完乐曲,我由衷的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充满无比的敬佩之情。

他能将自
己的命运向世人“展示”。

这也因为命运的严酷往往是在锤炼着真正的人生。

这首具有鲜明主题和宏伟气势的交响曲,引起我内心的极大震撼,它给人以充实感和自信心。

人既生活在世,就要与命运与困难顽强斗争。

我们聆听“命运”的声音,坦然地对待“命运”,战胜“命运”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困难,努力争求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曾经弹过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以第五交响曲改编的钢琴曲《命运》,单薄的声音,轻快的节奏,改编之后让第五交响曲失去了排山倒海的气势,丢失了高亢激昂的神韵。

是的,任何改动都将破坏这部垂世之作,它是杰出的、无法超越的!
天鹅湖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创作时间:舞剧创作于1876年
组曲出版于1900年
很小的时候便知道了《天鹅湖》,但以前更多的知道的是那部著名的芭蕾舞剧,而没有仔细关注它的音乐。

这学期的交响乐课上是第一次聆听这部音乐作品,拉上阶梯教室的窗帘,细细品味,不愧是“永远的天鹅湖”!一开始,音乐吹出了柔和的曲调,仿佛在引出故事的线索。

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第一段结束时的音乐,主要由各种华丽明朗和热情奔放的舞曲组成,同时充满了温柔的美和伤感,前半节舒缓而伤感,后半段节奏强烈,显示出舞蹈者的粗犷。

音乐富有浓厚的民族风味,伴奏色彩明亮,更加重了音乐的民族特色。

音乐前半部分热情奔放,气氛热烈,后半部分则充满了歌唱性和旋律性。

后来的舞曲音乐活泼,前半段平稳,后半段则节奏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热烈,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犹如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而又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亦或是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

但是无论如何,有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此优美的音乐,无需深入剖析所谓的意境,闭上眼,静静聆听,思绪任飞,脑海里浮现出的各种画面和场景,无论是天鹅,亦或是少女,那便是这部美妙的乐曲带我们前往的精神乐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