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之职务犯罪PPT课件

刑法之职务犯罪PPT课件

1、概念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 物的行为。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 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 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 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2、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一般表现为国家工 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贪污、挪用、 私分公共财物或者国有资产,收受或者索取 贿赂,牟取非法利益,亵渎公务的行为。
3、本类犯罪中多数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少数与受贿具有对向性或者撮合性的犯罪的 主体则是一般主体。
4、本类犯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行为人一般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过失不能 构成本罪。
2、构成
(1)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又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 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但主要是侵犯了职务 的廉洁性。
(2)客观方面表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用职务之便,侵吞、 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的行为。这是贪污罪区别于盗窃、诈骗、抢夺 等侵犯财产罪的重要特征。
A.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 B.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
务的人员。 C.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 人员。 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4)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 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3、贪污罪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383条规定,贪污罪根据情节轻重,分别按照
(2)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 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 活动的管理职能。
(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 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 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 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注意:《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受贿案件的法定刑进行 了修改,由“具体数额”模式修改为“概括性数额或情节” 模式。
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利用职 务之便进行非法活动,或者玩忽职守、滥用 职权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并依 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 和渎职侵权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
(1)职务犯罪主体: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 中规定: 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 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1)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 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涉案官员级别越来越高
三、种类
(一)贪污贿赂罪
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概述 第二节 贪污贿赂罪分述
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概述
一、贪污贿赂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
利,贪污、挪用、私分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 赂,破坏公务行为的廉洁性,或者以国家机关、 国有单位为对象进行贿赂,收买公务行为的犯罪 的总称。构成特征: 1、本类犯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 行为的廉洁性,多数犯罪同时也侵犯了公共财产 或者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少数犯罪如贿赂犯罪则 属于典型的权钱交易型犯罪,行为人在中饱私囊、 亵渎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的同时,也间接侵犯了公 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所有权。
侵吞: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由自己暂时合 法经营、占有或使用的公共财物,如公安人员 将罚没款不予上缴、税务人员收税后将税款非 法占有,等。
窃取:利用职务之便,秘密窃取自己经营、管 理的公共财物,将其非法占为己有,如银行工 作人员窃取自己经手的存款、仓库保管员偷拿 自己保管的财物,等。
骗取:利用职务之便,以隐瞒真相、虚构事 实的方法骗取公共财物,如采购员虚报货物 运价、虚报买价,财会人员伪造支票以骗取 公款,等。
其他方法:上述三种方法以外的其他方法, 如将公车登记为自己所有,将公款赠与他人, 将公物变卖,等。
A.刑法第39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 公务活动或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 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的,以贪污论。
B.挪用公款转化为贪污;
C.携款潜逃的。
(3)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所谓国 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具 体包括四种人员:
二、特点
涉及领域越来越广
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职务犯罪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现 象严重,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逐年增多。
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犯罪数额巨大的案件时有发生,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此类案件案 中有案、案外有案,“窝案”、“串案”频发,案件牵涉面广。
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和隐蔽
隐蔽化、智能化、期权化现象突出,通过收受“交易”差价、“股份” 分红、“投资”收益等形式收受贿赂较为普遍,增加查办惩处难度。
二、贪污贿赂罪的种类
根据刑法分则第八章的规定,贪污贿赂罪共 规定了13个具体罪名。包括贪污罪,挪用 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利用影响力 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 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 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 财物罪。
第二节 贪污贿赂罪分述
一、贪污罪(刑法第382条)
刑法之职务犯罪
XXX XXX
主要内容
一、总论 二、职务犯罪的特点 三、职务犯罪的种类
(一)贪污贿赂罪
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
(二)渎职罪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
(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略)
四、案例分析
一、总论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