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 A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答案】C 【详解】A. 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不发生钝化,故A 错误;B.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故B 错误;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可得到纯碱,故C 正确;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2.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 A .脱水性 B .吸水性C .强酸性D .强氧化性【答案】D 【详解】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 不合题意;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 不合题意;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 不合题意;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 位于H 之后,所以Cu 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 氧化为CuO ,然后溶解为CuSO 4。
故选D 。
3.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 A .K 2SO 3是否被氧化(BaCl 2溶液) B .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 .KI 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 .FeSO 4是否被氧化(KSCN 溶液)【答案】A 【详解】A 、K 2SO 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K 2SO 4,K 2SO 3、K 2SO 4和BaCl 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BaCl 2溶液不能达到实验要求,A 错误;B 、新制氯水中存在Cl 2+H 2OHClO+HCl ,HClO 不稳定、易分解,随着HClO 的分解,平衡不断右移,最终新制氯水会变质为盐酸溶液,失去漂白性,故使用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可以说明氯水完全变质,即紫色石蕊试液能达到实验要求,B 正确; C 、KI 会被空气氧化生成I 2,I 2遇到淀粉溶液,溶液会显蓝色,故淀粉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C 正确;D 、FeSO 4会被空气氧化为Fe 2(SO 4)3,加入KSCN 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FeSO 4已被氧化,故KSCN 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D 正确;故选A。
4.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脱水性,遇到有机物后,“强行”以H2O的形式脱去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从而使有机物碳化变黑,A正确;B、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使石蕊变红,HClO再氧化石蕊成无色物质,氯水的酸性主要靠HCl体现,漂白性靠HClO体现,B正确;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还可能是SO2,故该溶液中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C错误;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NH4+和强碱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反应产生NH3,D正确;故选C。
【点睛】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般认为是CO2,和酸反应产生CO2的离子有CO32-、HCO3-,在分析时,这两种离子都要考虑到;此外,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若题中没有说明,也要考虑到SO2,相应的,和酸反应产生SO2的离子有SO32-、HSO3-。
5.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3CaCO 和3CaSO 沉淀生成,故①正确;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3CaCO 沉淀生成,故②正确;2CO ③气体与32Ba(NO )不反应,2SO 气体通入32Ba(NO )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2SO 将被3NO -氧化生成24SO -,因此有4BaSO 沉淀生成,故③正确;2NO ④和2SO 混合后,2SO 将被2NO 氧化成3SO ,通入2BaCl 溶液后有4BaSO 沉淀生成,故④正确;⑤当3NH 过量时溶液中3CaCO 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342NH CO CaCl H O CaCO 2NH Cl +++=↓+;当3NH 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3242NH 2CO CaCl 2H O Ca(HCO )2NH Cl +++=+,故⑤错误。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丙过量,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要掌握到位。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一排查,同时要掌握2NO 的氧化性,2SO 具有还原性,2SO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2SO 气体通入32Ba(NO )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2SO 将被3NO -氧化生成24SO -,此时有4BaSO 沉淀生成。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均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生成SO 3 D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低【答案】D【详解】A. 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发生分解反应生成HCl和O2,所以不具有漂白性,故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不褪色,故A错误;B. 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但二氧化硅和HF反应生成四氟化硅而不是盐,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也只能生成SO2,故C错误;D. 在熔化状态时金属相互溶解或金属与某些非金属相互融合形成合金。
合金是两种金属或金属与某些非金属的非均匀混合物,它的熔点总比任一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D正确;答案:D。
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恢复原来颜色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含Na+C.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D.少量CO2通入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O2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答案】C【解析】【详解】A.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但反应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物质分解,又恢复原来的颜色;SO2具有还原剂,会将酸性KMnO4溶液还原而褪色,加热后不能恢复原来颜色,A错误;B.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能说明是否含Na+,B错误;C. BaCl2与K2CO3反应产生BaCO3白色沉淀,与NaHCO3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C正确;D. CO2通入CaCl2溶液不能反应,无白色沉淀生成,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明铁在高温下和水反应,故A错误;B.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B错误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碱性减弱,红色褪去,与漂白性无关,体现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故正确;D.先加氯化钡溶液,后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g+,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检验硫酸根离子,先滴加盐酸没有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滴加的顺序不能颠倒。
9.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迅速退色B.不退色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答案】B【详解】Cl2和SO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若Cl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点睛】Cl2、SO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10.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焙烧时产生的SO 2气体可以用NaOH 溶液吸收B .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AlO 2-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C .可以将少量Fe 3O 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产品中含有FeOD . Fe 2O 3与FeS 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 3O 4和SO 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 (FeS 2):n (Fe 2O 3)=1:16 【答案】C 【分析】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 3、Fe 2O 3、SiO 2,少量FeS 2和金属硫酸盐)粉碎后通入空气、加入氧化钙焙烧,其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得到产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其中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经操作Ⅰ得到的固体中含大量的Fe 2O 3,Fe 2O 3与FeS 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 3O 4和SO 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避免污染环境,A 正确;B .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 2,可以将AlO 2-转化为Al(OH)3,灼烧可生成氧化铝,B 正确;C .Fe 3O 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可生成硫酸亚铁,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证明产品中含有FeO ,C 错误;D .“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 2O 3,Fe 2O 3与FeS 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 3O 4和SO 2,设有x mol Fe 2O 3和y mol FeS 2完全参加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2x×(3-83)=2y×5+y×(83-2),解得x y =16,所以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 (FeS 2):n (Fe 2O 3)=1:16,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