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30分一(共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涟yī_________ xié取_______ shùn间_________qiè而不舍__________ 兴高cǎi _________ 烈喜出wàng____________外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②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③,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④青山有幸埋忠骨,。
⑤,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⑥起舞弄清影,。
(苏轼《水调歌头》)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论语》)⑧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⑨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鲁迅《社戏》)⑩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3.课外阅读(14分)(1)阅读《繁星.春水》,回答问题。
(6分)①读了下面这首诗,你联想起我们学过的哪首冰心诗?为什么?(2分)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面一首诗,你觉得作者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风雨后——花儿的芬芳过去了,花儿的颜色过去了,果儿沉默的在枝上悬着,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8分)1.主人公汤姆.索亚在教堂里见到的一幕闹剧告诉了你什么?(至少说两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否欣赏他的言谈举止,为什么?(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55分)阅读《春》选段,回答4-7题(15分)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3分)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B、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5、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_____到_____,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 ________、_____的特征。
(4分)6、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景物本身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
文中有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举出一例,说说你的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8-11题:(14分)家有小子初长成水智子①儿子“呱哇”落地之时,混沌蒙昧,一双小圆眼睛东张西望,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无比好奇。
在以后的时光里,他对给予他生命、把他带入这个新天地的人,维系了一种亦亲亦怜亦恋的情愫。
②两岁多一点儿,儿子学会说话不久。
我和先生吵架,伤心无语,坐在床上抹眼泪。
儿子从床头爬过来,拉拉我的胳膊,说:“别哭,别哭,我嚷他。
”然后站起来,握着小拳头朝先生高喊:“怎么了?怎么了!”③上了幼儿园,有一天,他告诉我说:“妈妈,我长大了想和杨晓荷结婚。
”我说:“是吗?你很喜欢她吗?”他说:“是啊,结婚以后,我帮她洗衣服,帮她做饭,帮她照顾孩子。
不像爸爸那样。
”④上了小学,每次去学校接他,他都要从头到脚打量我一番。
有时会说:“妈,你穿这身衣服不好看。
”有时会说:“妈,你这双鞋难看死了。
”我问:“那你说我穿什么鞋好看呢?”他想想说:“穿一双粉红色的运动鞋。
”我大笑:“你把我当成你们班的小女孩了?”⑤有一天,他说:“妈,我以后不叫你妈了,叫你姐。
”我说:“胡说!妈是妈,姐是姐,不可以混叫的。
”他说:“那有什么,你不看电视里面,人家方世玉,管他妈就叫花姐。
”⑥儿子大眼睛,长睫毛,唇红齿白,圆圆脸粉嫩粉嫩,从小到大,很多次都被人误认为是女孩。
我就经常把这些故事讲给亲友当笑话听,儿子也跟着笑。
⑦上了初中。
有一次,和儿子去公园,他上厕所,看厕所的老婆婆拦住他:“你走错了,这边才是女厕。
”儿子小脸通红地大叫:“我是男的!”回家,我正要把这故事讲给家人,儿子冲我喊:“妈,你不要这么无聊!”⑧有一天,儿子说:“妈,我比你高了。
”站到镜子跟前一比,果然比我高出了个头皮。
他就一只手叉腰,一条腿抖动,一脸的坏笑,斜着眼歪着嘴说:“怎么样?你以后要仰视我了吧?老女孩!”⑨随着身高的优势而来的,是知识上和心理上的优势。
当他跟我说到一些宇宙太空外星文明以及军事体育之类的话题,我很茫然,他就不满地嘟哝:“妈,你的知识面也太窄了吧?”儿子在看欧洲杯足球赛,我问他,穿蓝衣服的是不是德国队?穿黄衣服的是不是巴西队?儿子说:“妈妈,拜托你懂点体育好不好?”又问:“你知道欧洲杯吗?”我说:“我只知道世界杯。
”他一脸的不屑。
⑩在饭店吃饭,说到可乐处我大笑,儿子瞪我一眼,小声说:“妈,你说话不要那么大声,文明一点。
”走到街上,先生随地丢了个烟头,儿子马上捡起来扔进垃圾筒。
回头悄悄对我说:“你是一笨人,我爸是一粗人。
”今年以来,儿子开始注意自己的仪表,洗脸后抹“大宝”,出门前梳头发。
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出去打球、游泳叫上同伴,再不要我陪了。
时不时中午放学后打电话:“妈,我不回家吃饭了,同学过生日。
”儿子也不再陪我逛街购物了,说:“有篇文章说了,男人和女人相伴上街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否则就要吵架。
”我笑得肚子疼:“你也算男人吗?中考临近,”一模“、”二模“成绩都不理想。
我说他,他说:“可是我努力了啊。
”一天,下晚自习回家。
进门来,满脸喜气,我以为取得了什么好成绩,等着他说。
谁知,他演戏一样,夸张地把左手往上一抬,说:“论成败,”又把右手往上一抬:“人生豪迈,”又把双手往前一伸:“大不了从头再来!”我就训斥他:“没见过你这么没皮没脸的孩子!还没上战场,就准备打败仗了?”儿子回敬我:“我什么时候准备打败仗了?你什么思维?死脑筋,老曲解别人的意思,我说的是乐观的洒脱的人生态度!不理你了,写作业去了。
”我惊觉,儿子真的是长大了,在一天天挣脱父母预想模式的羁绊,成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思维和心态的个体。
这让我喜悦,也让我惶恐。
8.有人说,这篇文章只是儿子成长路上一些琐事的堆砌,结构散乱无章。
你认为有道理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⑥和第⑦两段都是写儿子因为长得唇红齿白被误认为女孩,是否可以把其中的一段删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发挥想象,以文中“儿子”的身份改写下面一段话,不少于80个字。
(4分)在饭店吃饭,说到可乐处我大笑,儿子瞪我一眼,小声说:“妈,你说话不要那么大声,文明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你对父母(或长辈)的观察,说说你对结尾句“这这让我喜悦,也让我惶恐。
”所表达情感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12—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