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_专题复习:板块模型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物理_专题复习:板块模型教学课件设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滑板—滑块类问题的探究,熟练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 的应用,同时学会根据试题中的已知量或隐含已知量能恰当 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最简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其实高考的难点 是由一个个小知识点组合而成的,只要各个击破,高考并不 难。
.学习重点和难点
高考风向标 2013全国课标Ⅱ卷第25题
25.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 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 示.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 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 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 位移的大小
情景再现
X1
v vX2
△X
相对位移:△X=X1-X2
课堂小结
速度关系
位移关系
板块模型
高考考情分析
板块类问题,涉及考点多 ,情境丰富、 设问灵活、解法多样、思维量高等特点
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学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
板 块
动量定理
模 型
动能定理
功能关系
2019年考试说明(原文)
主题
内容
相互作用与牛 牛顿运动定 顿运动定律 律及其应用
机械能
动能和动能 定理
碰撞与动量守 动量定理、动
恒
量守恒定律及
其应用
要求
II II II
易错点分析
1、不清楚物块、木板的受力情况,求不 出各自的加速度; 2、画不好运动草图,找不出位移、速 度、时间等物理量间的关系; 3、不清楚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的条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板块问题的主要题型及特点,强化受力分析和运动 过程分析;
(2)能正确运用动力学和运动学知识抓住运动状态转化时的 临界条件,解决滑块在滑板上的共速问题和相对位移问题。
情景再现
A
X1
△X
A VV
B
V0
X2 B
V
相对位移:△X=X2-X1
例2
vv3、Leabharlann 块和木板速度相等后,怎样运动?
方法总结 板块自由滑动
μ
μ
2
1
vv
(1)若μ1≥μ2 整体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
(2)若μ1<μ2 分别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
拓展延伸
例3
vv
(3)从物块和木板速度相等到最终 停止运动,相对位移是多少?
动力学和运动学知识在板块模型中的综合运用
典例分析
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kg初速度为 6m/s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向右滑 上一质量为M=4kg的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足够长的滑板B,A、B间动摩擦因数为 μ=0.2。 求:
(1)经过多长时间滑块A和滑板B相对静 止,相对 静止时的速度是多少?
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第25题
25.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 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 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 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 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 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l0 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2)二者相对静止时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典例分析 例1
μmg A
V0
B
μmg
分析受力
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
方法指导
受力分析 求加速度 明确关系
仔细审题,分清物体的 受力情况,运动情况。
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 运动过程的加速度。
找出物体之间的速度关 系或位移关系是解题的 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