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工业区投资建设情况简析
一、工业区的定义
1、工业区概念
工业区: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中,要确定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业用地,如机械、义工、制造工业,将各类工业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个工业区。
由于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城市工业区。
多由加工工业企业群组成,大部分是在优越的地理条件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在一般情况下,其内部结构比较协调,并有紧密的生产联系,往往体现着城市经济的某种特征。
按工业企业群的生产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性工业区,如中国北京的电子工业区、上海的钢铁工业区、哈尔滨的动力机械工业区等;另外一类主要是在一些中、小型城市,由于工业企业少,一般建为综合性工业区。
如中国沈阳铁西工业区,北京东郊工业区等。
②矿山工业区。
在采掘工业基础上形成的工业企业群组合。
与开发区域资源相结合,可组成部门结构复杂、矿业与工业均较发达的矿山工业区。
如中国淄博市的南定、甘肃的金昌、安徽的铜陵。
③以大型联合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区,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区等。
工业区以企业联合布局为基础,以企业群为主体,厂与厂间的距离一般很近。
工业区内各企业由于共同使用统一的供排水系统、交通道路、工程管网、热电站、变电所、港口码头、建筑基地、三废处理设施,以及城镇生活福利设施等,从而大大节省各企业的厂外工程投资,节约用地,提高经济效果。
2、曹妃甸工业区简介
曹妃甸工业区地处唐山市南部沿海,以建设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为统揽,正逐步成为我国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
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建设情况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曹妃甸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曹妃甸将建立以“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五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总投资将达5万亿元人民币。
1、港口物流规划
依托曹妃甸天然港址优势,建设4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2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16个5至10万吨级煤炭码头、1个10万吨级LNG码头。
2、产业规划
1、依托进口矿石码头,结合首钢集团整体搬迁,由首钢集团、唐钢联合在曹妃甸建设15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一期工程800万吨、工程总投资635亿元。
产品以汽车、家
电、建筑、造船、压力容器等国家长期依赖进口的精品版材为主。
2、依托进口原油码头,建设1500万吨的华北原油储备基地。
同时,利用进口原油,建设1000万吨级炼油、100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总投资273亿元。
3、依托“北煤南运”和大秦线扩能分流工程,利用曹妃甸深槽海水冷却,建设460万千瓦大型火力发电厂,并实行工业区集中供热。
该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投资182.2亿元建设4座装机容量为1000MW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二是利用进口LNG,投资25亿元建设两座300MW的燃气热电机组。
4、发展循环经济,为了实现工业区内产业群资源最有效地利用和污染物的“零排放”,在建设上述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同时规划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废弃物重复利用项目,包括:利用钢铁工业炼制焦炭的煤焦油,建设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装置,发展煤化工及深加工产品;利用钢铁厂的工业废渣,建设年产240万吨的矿渣超细粉工程;利用发电厂的冷却海水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的浓缩卤水经加工用于氯碱工业。
3、循环经济
曹妃甸工业区被列入中国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我们将秉承循环经济理念,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使曹妃甸成为引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4、旅游规划
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和植物园等滨海生态公园、旅游休闲区,开展港口工业旅游以及港口周边的自然景观旅游等。
5、城市规划
在工业区东北5公里的地方规划建设一座占地150平方公里可供150-200万人居住的曹妃甸滨海新城,预计到2015年城市面积将达到80平方公里,形成59万人口规模,将提供区域金融、研发、居住、文化、旅游的综合性城市。
三、曹妃甸工业区的重点投资领域
曹妃甸工业基地重点投资五大领域,分别是钢铁、装备制造、化工、高新技术和电力,各领域具体发展方向如下:
1、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利用进口矿石,由首钢和唐钢脸儿建设现代化大型钢铁基地,主要生产汽车板、桥梁板、造船板、锅炉板、硅钢板等我国长期以来进口的高附加值板材,一期钢铁生产能力970万吨,最终形成3000万吨的钢铁生产能力。
2、装备制造业
依托曹妃甸深水岸线资源和精品钢铁基地,建设大型装备制造业基地,总体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配套岸线长25公里。
重点发展修造船、港口机械、海洋工程、石油钻采设备、冶金设备、工程机械、矿山机械、中性钢结构、大型农业机械装备等重型装备制造业。
3、化工工业
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海洋化工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建设2000万吨炼油、255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的石油产业群;乙烯为基础原料发展聚合物产业,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产品。
海洋化工将以依托海洋淡化,工厂化制盐,发展氯碱及镁溴等系列产品。
煤化工将发展以建设1000万吨甲醇及二甲醚生产线、煤焦油深加工、苯、酚、萘精制、烯烃等为重点的化工产品。
4、高新技术产业
以曹妃甸大型企业的主导产品和经济实力为依托,建设一个以自主研发为主导,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
规划建设面积31平方公里的高新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新
能源、节能环保、光电子技术、新材料、现金制造与智能化、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与医药、高新技术服务等产业。
5、电力产业
由香港华润集团投资建设装备容量460万千瓦的超临界火力发电厂,已经部分投产。
四、2010年曹妃甸工业区投资建设情况
从建设之初至今,曹妃甸已进入大规模推进产业聚集阶段。
自开发建设以来(到2010
年 4月底),曹妃甸已累计完成产业项目投资751.8亿元,形成了现代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五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快集聚的新格局。
2010年,曹妃甸工业区大力实施“产业聚集攻坚年”,全力打好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攻坚战,全年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317个,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同比增长50%。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曹妃甸工业区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港口吞吐量等经济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9.7亿元,同比增长31.3%;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37%。
3月16日,工业区组织了总投资626.7亿元的30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涉及码头建设、钢铁深加工、修造船、机械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等产业和领域。
6月21日,工业区组织了第二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78亿元,涉及汽车零部件、再生资源利用、智能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港口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港口物流等产业和造地、土地整理、路桥建设、市政管网配套、商业网点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掀起开发建设新热潮。
以下为2010年曹妃甸工业区重点前期、新开工、续建项目:1、前期项目:
2、新开工项目:
3、续建项目:
随着曹妃甸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建设,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及资金支持。
不久的将来,曹妃甸必将成为我国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