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问答题答案[案例1]患者张某,男,32岁,高中文化,未婚。
经家属强迫才勉强就诊。
自认为没病。
父亲代述:患者1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感到害怕,自述夜里听见有人喊“打你!”,上课时东张西望,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
走路时常在原路上往返数次,否则感到痛苦难忍;反复洗手,常把手洗得苍白也不愿意停止;站在阳台上有想往下跳的念头,看见菜刀就想拿来剁手的冲动。
患者自述,时间长了上述想法也能自行控制。
高中毕业后高考落榜,便与人合伙做小生意,但做生意时认为合伙人没水平,社会地位低,并常与其发生矛盾。
后来又担任过市场征税员,也常与纳税人吵架。
自认为自己经历非凡,黑白两道都见识过,看破红尘。
逐渐不愿外出工作,近1年来闭门不出,“研究”哲学问题和太极图,花很多时间琢磨“为什么世界是无限的”,“阴阳八卦”等问题,自称要出版这方面的专著;对新闻联播中关于台湾问题很感兴趣,自称他是一个可以为国家出谋献策的天才。
对父母说自己组建了第九个民主党派,准备为天下谋福利。
拒绝去做那些低级的工作,起床、进餐、洗澡等日常生活需家人督促,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退,常发脾气,乱摔东西,用脚踹家里的家具。
睡眠差。
近两周来症状加重,对家人劝其出去散步的言语不予答理。
近两周来,老照镜子,自称担心“剃胡子后的胡子渣会沾到嘴里去”。
经常反复将袜子晾在衣架上又反复取下而不能自制。
对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无计划和要求。
患者有同胞2人,排行第二,足月顺产,幼年发育正常,学习成绩中等,高考落板后做过小生意,炒过股票,但均无业绩可言。
以往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不合群,朋友极少,兴趣不广,无特殊爱好和特长。
患者祖父可疑有精神异常。
不愿与人交往,并凭空认为,儿子非自己亲生,怀疑妻子有外遇。
检查与咨询: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心肺腹部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衣履欠整齐,不系鞋带。
意识清晰,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完整。
在谈话时与医生没有目光接触,不主动与医生和他人交谈,未能引出幻听、幻视和感知觉综合障碍。
记忆和智力检查未见异常。
表情呆滞,偶而突然痴笑。
对医生的简单问话不能集中注意力,常需重复几遍才能明白。
问其为何不出门工作时,答:“我要干大事,我已经破译了太极图!”我在家做“庙算”。
经医生澄清,原来所谓的“庙算”指的是炒股票。
1、请对该患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况进行整理。
2、该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3、你对本案的初步印象是什么?4、你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测量?答:1、精神状况:①感知觉:未见感知觉障碍;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和智力未见异常。
②情绪、情感:表情呆滞,偶而突然痴笑。
常发脾气,乱摔东西,毁坏家具。
有情感淡漠和情感不协调。
③意志行为:有不典型和片段性的强迫症状,行为强迫,反复洗手,常把手洗得苍白也不愿意停止,经常反复将袜子晾在衣架上又反复取下而不能自制。
患者虽有强迫念头和行为,但没有主动抵制的反强迫行为。
对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无计划和要求,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④人格状况: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不合群。
兴趣不广。
⑤思维状况:有夸大妄想,自称“破译了太极图”,自称要出版这方面的专著,建立了民主党派;有语词新作,如用“庙算”表示炒股票。
⑥无自知力:经家属强迫才勉强就诊,自认为没病。
2、身体状况:①无躯体异常感觉。
②体检,各项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
③睡眠欠佳。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况:①起床、进餐、洗澡等日常生活需家人督促,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退。
②拒绝外出工作,多项工作无业绩可谈,表明工作能力很差。
③不愿与人交往,朋友很少,社会接触不良。
4、该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不典型的强迫性症状,自命不凡的夸大妄想,语词新作等思维障碍,情感淡漠和情感不协调,意志活动缺乏。
5、初步印象是: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6、鉴别诊断:躁狂症、强迫症。
7、可以考虑进一步作的心理测量是:MMPI 。
其中Sc、Pd、Ma、SI等临床量表有助于对该患者病态人格、精神分裂、躁狂、社会内向等症状的鉴别诊断。
[案例2]某女,18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自诉:气喘、心悸,早上为甚一个月。
自述从家乡乡镇来大城市上大学后不久,就开始觉得经常性气喘、心跳加快,烦躁不安,精神疲乏。
有时又感到特别郁闷,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睡眠不好,难入睡和易惊醒,对宿舍其他同学发出的声音特别敏感。
听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不高。
大便次数增加,曾在医院做过心肺等有关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当事人对所学专业很感兴趣,但由于自己的数学、化学两门课程基础很差,所以感到学习跟不上。
担心不能通过考试。
和班上的同学关系一般,自认为由于普通话说得不好而导致朋友少。
父母对当事人很关心,平常和父母在一起时很开心。
日常喜欢上网和家人一起逛街。
在对未来的打算上,希望完成学业后去美国深造,并希望能找到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
其它资料:求助者在日记中写道:从小学开始,自觉长得不漂亮,自卑,不自信。
似乎没真正开心过,脑里总在想一些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尽管知道过去的事情应该让它过去,但自己还是开心不起来。
现在来到远离家乡的城市读书,空闲时特别难受和感到孤独。
从来没有离开父母这么久,在家依赖惯了,从没洗过衣服,做过饭,没出过远门,现在不懂得独立自主,就好象大海里抓不到救生圈一样,突然间没有了的感觉,感到越来越迷茫。
现已经决定休学回家。
1、请对该患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况进行整理。
2、你对本案的初步印象是什么?3、你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测量?答:1、精神状况:①感知觉:对声音特别敏感。
②情绪:烦躁不安,精神疲乏。
有时又感到郁闷,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③注意力:听课难以集中注意力,胡思乱想,学习效率不高。
④人格: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从没洗过衣服,不会做饭。
⑤意志力:行为退缩,休学。
2、身体状况:①经常性气喘、心跳加快。
②睡眠不好,难入睡和易惊醒。
③大便次数增加。
④但检查未见器质性疾病。
3、社会功能状况:①学习成绩差。
②人际沟通不良,交往障碍,朋友少。
③休学。
4、初步印象:①适应不良。
诊断依据是(见P193):症状的出现与生活环境的变化相关,与人格缺陷有关,同时有焦虑和抑郁的表现,伴有大便次数增加等心身症状,并使社会功能受损。
②神经衰弱。
依据是:有精神疲乏、注意力难集中、学习效率低等衰弱症状,对声光刺激敏感,入睡困难,易激惹;③依赖型人格。
依据是:对父母依赖性很强,基本生活技能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差。
自卑,不自信。
5、鉴别诊断:焦虑症。
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紧张不安的情绪表现为主。
5、可以考虑使用16PF或SCL-90量表协助诊断。
有助于我们评估当事人的适应与焦虑性。
[案例3]某女,12岁,小学生。
母亲代述:孩子强烈拒绝上学,对父母发脾气,加重3个月。
当事人为独生女,母亲35岁方喜得千金,足月剖腹产,儿时发育正常,自幼娇生惯养,疼爱有加。
5岁时患泡疹,在脸上留下一些癍痕。
7岁上学,成绩中等。
平时性格内向,孤僻,胆小,固执,脾气大,任性,依赖性大。
月经初潮为11岁,平时月经周期不准。
中考成绩不佳,经父母努力后转至某重点中学。
升中以后自觉学习吃力,与同学相比学习能力差,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因而感到不如别人,更不愿与人交往。
逐渐感到在早晨上学时紧张不安,头晕,恶心,想吐。
症状呈周期性发作,周六、周日上述症状自动消失。
上月因上学迟到遭到老师批评而哭泣,上课后又出现出汗不止,腹部疼痛而被送入医院急诊。
现在吃早餐时常发作腹痛,孩子作痉挛状,表情痛苦,有医生曾诊断为“腹型癫痫”,服药治疗后似有所减轻。
但仍经常有因腹痛而从学校被送回家的时候。
在家休息,病情即很快得到缓解。
如父母劝其上学,孩子则大发脾气,砸毁学习用具,撕烂书本,腹痛立即发作。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检查正常,脑电图轻度异常。
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言谈切题,但有些紧张不安。
1、对当事人个人成长史进行整理2、对当事人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况进行整理。
3、对当事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4、对病因进行分析。
答:1、个人成长史:足月剖腹产,儿时发育正常,自幼被父母娇生惯养,疼爱有加,依赖性大。
升中学时考试成绩不佳,遇到挫折,学习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如别人,患泡疹,在脸上留下一些癍痕,因而自卑。
2、精神和身体状况:①感知觉:无异常。
②意志力与行为:退缩逃避上学。
③情绪:脾气大,情绪不稳定。
④性格内向,孤僻,胆小,固执,脾气大,任性,依赖性大⑤3、初步印象是:学校恐怖症。
依据:症状发作与上学有明显的相关性。
鉴别:焦虑症、腹型癫痫。
4、病因分析:个性脆弱,过分依赖;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在学校受到一定的挫折,逃避在家。
[案例4] 需要鉴别的疾病有(一)一般资料王某,女,31岁,籍贯广东潮洲,汉族,高中文化,家庭主妇,家境富裕。
22岁时经自由恋爱结婚,婚前曾在店铺打工,现丈夫经营建筑行业,自己在家操持家务。
生有三女一男,婆婆不让清保姆带小孩,因此四个孩子全由自己一手带大。
现住自家盖的三层楼房一栋,独院,居住条件良好。
平时看电视,做家务,接送孩子上学,生活没有大的变化。
无特别兴趣爱好。
对自己无特别期望,只希望丈夫和家人平安。
(二)个人成长史足月顺产,幼年身体健康,家中三姐妹,父母感情一般,家庭成员沟通较少。
年轻时做事麻利,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
结婚后一直忙于家务,人际交往仅为家中亲人和丈夫的个别朋友。
无特别经历与重大挫折。
(三)现病史(或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状况)自述:近一年来心烦,全身不适,失眠,背部肌肉紧张,精神不佳。
以前是个急性子,一个人带四个孩子,洗衣、做饭,全部家务都是一个人干,精神还觉不错。
现在最小的孩子也上小学了,家里也没什么活了,可却开始觉得心慌意乱,浑身不舒服,晚上睡不着觉,有时听到建筑上的事故新闻,就马上担心丈夫的工作不安全;有时听到有关疯子冲到学校伤人的新闻报道,又担心孩子出事;整天提心吊胆,坐立不安。
出冷汗,手抖动,感觉背上有块肌肉象打了结一样紧。
发起病来便不想动,渴了连杯开水都不想倒,电视也不想看,头上象蒙了一大床棉被似的。
一个人在家心慌,孩子、丈夫回来更心烦。
感觉好累,有时有担心自己会发疯,会死的念头。
独自主动求诊,表述清晰,资料可靠。
(四)心理测量与医学检查体查:神志清楚,焦虑神态,心率90次/分。
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
SAS量表测量粗分得70。
(五)初步印象与理由初步印象为:广泛性焦虑症。
理由如下:1.有广泛和持续性焦虑表现,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社会功能受到影响。
2.SAS:粗分703.需要注意鉴别的疾病有:抑郁症、神经衰弱。
[案例5](一)一般资料王某,男,21岁,未婚,汉族,籍贯河南。
高中毕业在家待业两年,后来广东打工。
现为广州某厂工人,从事本行业工作已经两年,住工厂集体宿舍,住宿条件一般。
本人对事业没有多大抱负,性格较内向,不善与人沟通,朋友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