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央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央银行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是以( )的建立为标志的。

A、美联储B、瑞典银行C、英格兰银行D、大清户银行2、一国的利率上升说明( )。

A、货币需求增加B、货币需求减少C、货币供应增加D、货币供求失衡3、下列业务中属于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是( )。

A、证券买卖B、管理清算机构C、发行央行债券D、吸收存款4、当央行的货币投放量小于货币回笼量时表明( )。

A、货币供应增加B、货币政策偏松C、货币政策偏紧D、货币净投放量减少5、摩擦性失业属于( )。

A、结构性失业B、季节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6、间接信用指导包括窗口指导和( )。

A、计划指导B、流动性比率C、道义劝告D、直接干预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实行( )。

A、行长负责制B、最终决策权在央行理事会C、央行理事会负责制D、理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8、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是由( )组成。

A、自主性交易B、商品、劳务、收益和转移C、贸易收支和国际储备D、商品、劳务和投资9、在央行货币政策总目标的选择上发达国家偏重( )。

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国际收支平衡D、币值稳定10、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就是( )。

A、准备金+现金B、基础货币x货币乘数C、货币发行-货币回笼D、法定准备+超额准备11、美联储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准备率B、银行信贷C、再贴现率D、公开市场业务12、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从( )启动公开市场业务。

A、1996年B、1994年C、1983年D、1998年13、从中介变量反应到对最终目标产生作用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称为( )。

A、操作时滞B、反应时滞C、分析时滞D、市场时滞14、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政策含义是( )。

A、货币政策是有效的B、货币政策是无效的C、货币政策是中性的D、产出与通胀是相关的15、在经济活动中只充当交换媒介而不对实际活动产生影响的货币称为( )。

A、理性货币B、合理货币C、中性货币D、价值货币16、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

A、政府宣布比索贬值B、政府财政大量赤字C、实行高利率政策D、贸易逆差17、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引发的。

A、香港B、马来西亚C、泰国D、菲律宾18、金融管制有益于生产和消费者双方,这种理论称为()。

A、管制新论B、社会福利论C、社会利益论D、社会新论19、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信托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于()成立。

A、1779年B、1978年C、1983年D、1980年20、英国议会于()通过《皮尔条例》将货币发行权集中于英格兰银行。

A、1694年B、1865年C、1844年D、1913年1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中央银行的职能有()。

A、发行的银行B、清算的银行C、储备的银行D、银行的银行E、国家的银行2、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一般包括()。

A、法定业务权利B、法定业务范围C、法定货币发行D、法定业务政策E、法定业务限制3、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主要标准和客观条件是()。

A、稳定性B、可控制性C、可测性D、相关性E、抗干扰性4、货币政策的传递渠道有()。

A、货币支出渠道B、投资支出渠道C、消费支出渠道D、财政支出渠道E、法定业务限制5、目前世界上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体制有()。

A、民间自律型B、集中立法型C、交易所管理型D、自我管理型E、中间型6、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A、法定准备金政策B、货币供应量政策C、利率控制政策D、公开市场业务E、再贴现政策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业务。

2、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按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一国的经济政策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财政政策、________________和收入政策所构成。

4、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得出一条曲线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5、我国对金融机构退出的主要方式有解散、被撤消关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的票据市场由发行、________________、贴现、转贴现和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构成。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货币发行2、外汇管理3、金融统计24、货币政策5、金融稳定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

2、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

3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1、论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要问题。

4中央银行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A3、A4、C5、D6、C7、A8、B9、D 10、B11、D 12、A 13、D 14、A 15、C 16、A 17、C 18、A 19、A 20、C二、多项选择题1、A D E2、A B E3、B C D E4、B C E5、B D E6、A D E三、填空题1、经理国库调查统计2、经济发行财政发行3、货币政策产业政策4、失业工资率5、接管破产6、承兑再贴现四、名词解释1、货币发行有两重涵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这二者通常都被称为货币发行。

2、外汇管理是指一国为使其国际收入与汇率能在符合本国利益的水平上保持平衡与稳定,指定或授权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对在其国境内和管辖范围内的外汇收、支、存、兑等进行管理。

3、金融统计是按照规定的统计制度,根据统计的一般原理,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金融活动的数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而为经济和金融决策提供依据及政策建议的过程。

4、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5、金融稳定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基础设施运行良好,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协调,并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低运行效率的一种状态。

五、简答题1、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有:推翻资本主义经济是充分就业与均衡经济的传统说教;在理论上革了“萨伊定律”的命;在政策上彻底摒弃了通过市场的自动调节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传统教条;在具体政策上凯恩斯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刺激有效需求。

2、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有: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如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证券市场控制等。

六、论述题5答:考虑目前的实际情况,在最终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仍将是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即实行以数量型为主的间接调控。

但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要重视引入资金的价格(利率)调控机制:即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引导货币市场的利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成本利润约束,以及企业和居民的利润利益能力。

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到中长期利率、传导通畅的间接调控体系。

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在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坚定“稳定货币”政策目标的大前提下,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同时,要有产业发展保障制度相配套。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提高宏观经济分析预测能力;要建立金融规划系统,合理规划基础货币,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要放宽信贷政策和限制。

另外,为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和对金融体系的控制,要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主的现代化支付清算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目标是:实现从中央银行到货币市场,到金融机构,再到企业的灵敏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构,即建立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到短期利率为中介目体系。

在完成电子联行平滑过渡到现代化支付系统,实现同城票据清分和资金清算自动化。

“十五”时期,要完成对传统业务的改造,全面推广综合柜员业务系统。

加快实现银行营业网点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步伐,全国所有城市及发达地区县的营业网点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

1、加快货币市场的基础性建设,解决市场分割问题,使货币市场利率真正发挥引导利率总水平的作用。

第一,加强市场的基础性建设。

要扩大全国统一电子联网,完善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电子交易系统和清算体系,为债券市场的发展和风险控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开发交易工具。

除继续配合财政部扩大国债发行数量和品种外,要积极开发金融债券、住房抵押债券等新的货币市场交易工具。

通过开办柜台交易,逐步沟通债券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通过代理业务,逐步打通农村市场(信用社)和城市市场;通过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资格审查入市,逐步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第三,票据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是银行与企业联系较密切的方面之一。

要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积极培育票据市场,完善贴现制度,支持商业银行在中心城市建立专业分支机构,集中办理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和转贴现等票据融资业务。

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扩大对他们的再贴现。

逐步使票据贴现市场成为企业和银行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及中央银行实施间接调控的工具和载体。

2、强化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商业银行要逐步建立“以利润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本为约束、以客户为中心”,责、权、利密切结合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为此:第一,强化资本约束。

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要形成具体的制度,真正发挥出资人的作用。

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逐步将有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化改革,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

第二,强化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

同时,建立对各级分支行的激励机制,使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称,把机构收入和个人收入都与本行的赢利水平挂起钩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外部约束。

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与合作。

3、改变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努力发展消费信贷第一,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主要靠多种途径增加企业资本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