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第一章基本了解:1、中央银行形成的基本途径:(1)有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一)单一制中央银行制度(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前苏联、中国(1983年前)(三)准中央银行制度(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eg:一些货币联盟: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货币区、欧盟…)3、中央银行学的资本组成:(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a、国家通过购买中央银行资本中原来属于私人的股份而对中央银行拥有了全部股权b、中央银行成立时、国家就拨付了全部资本金(中、法、英、德…大多是国家);(2)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政府资本>民间资本)比利时、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卡塔尔…(政府资本=民间资本);(3)全部股份资本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美国、意大利、瑞士);(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唯一的国家韩国);(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货币联盟组织)重点掌握:1、中央银行的性质:从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发挥作用来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特使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危机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2、中央银行的只能以及其表现:(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a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b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业务往来之间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c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其表现为:a集中存款准备金b充当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a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负有保持货币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b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和活动;c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其表现为:a代理国库;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d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黄金、外汇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e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f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g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为何金融稳定;h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项社会公众发布金融信息。

第三章基本了解1、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首先,从总体上看,最基本的业务活动原则是必须服从履行职责的需要;其次是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非营利性、主动性、流动性和公开性;2、负债构成:储备货币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对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对等基金政府贷款基金资本项目其他项目3、中国人民银行最重要的资产是外汇储备第四章基本了解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央银行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资本业务);2、货币发行业务按性质划分为:货币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货币财政发行,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3、中央银行发行原则:(1)垄断发行原则(2)又有可靠信用作保证原则(3)又具有一定弹性的原则4、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证券准备(包括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5、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准备金制度:弹性比例制度、保证准备制度、保证准备限额制、现金准备发行制、比例准备制6、准备金含义:存款准备金是存款货币银行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它是由两部分组成:自存准备和法定准备金构成。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简介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重点掌握1、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与意义:(1)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2)有利于维护金融业安全;(3)有利于资金的支付清算;(4)有利于政府资金融通并保持货币稳定;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1)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

从存款原则来说,中央银行存款业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2)存款目的具有特殊性。

从存款目的来看,中央银行吸收存款是出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需要,是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3)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

从存款对象来看,中央银行吸收是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财政等政府部门的存额;(4)存款当事人的关系具有特殊性、从存款当事人关系来说,中央银行与存款当事人不仅具有经济关系,还具有行政性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2、货币发行业务的涵义:货币发行业务具有两重性(1)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2)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第五章基本了解:1、中央银行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中央银行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是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体现;(2)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其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2、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意义:意义在于影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体系内流动性总量适合、结构合理、变化平缓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的目标。

3、证券买卖业务和贷款业务的异同:相同之处:(1)效果相同,中央银行买进证券是以自己创造的负债去支付,这相当于中央银行的贷款;而卖出证券,则相当于贷款收回;(2)对于货币供应量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实际上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在货币乘数作用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反之卖出证券或收回贷款引起多倍收缩;(3)证券买卖业务和贷款业务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区别之处(1)资金的流动性不同,中央银行贷款是短期的性的,但到期才能收回;证券业务则因证券可以随时买卖,不存在到期问题。

故证券业务的资金流动性高于贷款业务的资金能流动性;(2)对中央银行而言,贷款有利息收取问题,通过贷款业务,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而未到期的证券买卖则没有利息收入,只有买进或卖出的差价收益;(3)中央银行从事的证券买卖业务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较高,一般都以改过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前提;而贷款业务对经济金融环境要求较低,一般国家中央银行都可以从事贷款业务。

重点掌握:1、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备的意义(1)稳定币值。

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必须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为此,许多国家都保留一定比例的国家黄金外汇储备金。

当国内商品供给不足,物价呈上涨趋势时,就利用持有的黄金外汇储备金从国外进口商品或直接向社会售出上述国际通货,以回笼货币,平抑物价,是币值保持稳定(2)稳定物价。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下,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会经常发生变动。

汇率的变动,对该国的国际收支乃至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抛售国际通货,是汇率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以稳定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3)灵活调节国际收支。

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中央银行就可以动用黄金外汇储备补充所需外汇不足,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从结构看,当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顺差,黄金外汇储备充足有余时,中央银行则可以用其清偿外债,减少外国资本流入。

2、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备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1)确定合理的黄金外汇储备数量。

首先,要从国家支付债务和商品进口方面考虑,满足其周转需要,防止出现支付困难的情况。

其次还要从货币政策方面考虑。

国际储备在许多国家也是货币发行准备金,它对于天界货币发行、稳定对内对外币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2)保持合理的黄金外汇储备的构成。

一般情况下,国家都是从安全性、收益性、可对线性这三个方面考虑其构成比例。

第七章基本了解:1、国库制度的涵义:对国家预算资金的保管、出纳及相关事项的组织管理与业务安排。

2、两种基本的国库制度:(1)独立国库制:指国家特设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只能机构,专门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保管、出纳工作,目前只有少数国家采用独立国库制;(2)委托国库制:国家不单独设立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主要是央行)代理国库业务,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及管理监督。

目前多数国家尤其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实行委托国库制。

3、中央银行会计的任务与职能:任务:(1)正确组织会计核算;(2)加强服务与监督;(3)加强财务管理;(4)加强会计检查与分析;(5)会计风险防范职能:(1)反应职能;(2)监督职能;(3)管理职能;(4)分析职能3、金融统计的基本原则:P160-161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保密性原则第八章P169-1761、宏观经济框架四大账户:国民收入与产品、国际收支、政府财政、货币第九章基本了解:1、中央银行(1)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其他工具(2)操作目标(指标):准备金、基础货币、其他指标(3)中介目标(指标):货币供应量、利率、其他指标(4)最终目标: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2、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性与矛盾性(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根据奥肯定率,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通常存在负相关关系,故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通常存在正相关系。

但是,由于经济增长可以采取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出老的密集型外,其他几种增长模式与充分就业有一定的矛盾。

(2)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关系。

根据菲利浦斯曲线和奥肯定律,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通常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将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从而迫使经济进行紧缩调整,而降低经济增长和就业。

(3)稳定币值与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的关系。

币值稳定和汇率稳定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为了贸易平衡而对外贬值则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加剧。

有时为拯救濒临破产的银行而增发货币,可能导致货币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金融的稳定,国际收支失衡,将导致货币危机;金融的稳定也有利于国际收支失衡,金融动荡将加剧资本外流,加剧国际收支失衡。

第十章1、选择性货币政策:(1)消费者信用工具控制: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分期其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目的在于限制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3)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的管理的措施,主要是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最长期限和第一次支付现金的最低金额;(4)优惠利率: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利率,以鼓励其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