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贸实务的案例分析

国贸实务的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及案例集答案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六、案例分析1、答:本案中的合同性质已不属于CIF性质。

因为CIF合同属于“装运合同”,卖方在规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即完成交货义务,而且风险划分界限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所以卖方并不负责货物一定能安全到达目的港。

而本案中规定卖方保证到货与“装运合同”的规定相抵触。

另外,CIF术语属于典型的象征性交货,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而本案规定“如货款已收,卖方须将货款退还买方”与象征性交货的特点相抵触。

若对方要求我方保证到货,则应选用D组术语。

2、答:美方此举是合理的。

因为根据本案的案情可知,本案依据的贸易惯例是《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根据该惯例的规定,买方要支付卖方协助提供出口单证的费用及出口税和因出口产生的其他费用,而我方开出的信用证中没有包括此项费用,所以美商要求合理。

3、答:仲裁机构将裁决卖方对损失负责。

因为按照《2000通则》的规定,本来CFR术语下,风险划分的界限是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此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将由买方承担,但是风险的转移需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即货物需要特定化。

而本案中货物装船时是混装的,并没有对货物进行特定化,则风险不转移,所以该案中货物遇高温天气变质的损失由卖方承担。

4、答:我方应拒绝买方撤销合同的无理要求。

因为按照FOB成交,应由买方负责办理运输,卖方可以接受委托代办,但是卖方不承担租不到船的风险,本案中卖方租不到船,买方又不同意改变装运港,所以卖方不承担延误装运的责任。

5、答:我方应拒绝客户的要求。

因为按照《2000通则》的规定,CIF术语属于“象征性交货”,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只要卖方提交的单据符合要求,买方就应该付款,不管货物是否安全到达。

而且风险转移的时间是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此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将由买方承担。

本案中我方已经向银行提交了符合要求的单据,并已经议付了货款。

现在货物损失,我方不负责,买方自己承担该损失,但是他可以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

因为卖方将保险单背书后,买方即成为保险单上的被保险人,而且买方对货物有可保利益。

6、答:我方选用FOB术语不妥当,应选择FCA术语成交。

本案采用集装箱运输,若采用FCA术语成交,比采用FOB术语有以下好处:(1)可以提前转移风险(2)可以提早取得运输单据(3)可以提早交单结汇,提高资金的周转率(4)可以减少卖方的风险责任7、答:卖方应赔偿损失。

因为根据《2000通则》的规定,CFR合同中风险转移的原则是,一般情况下,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风险即由买方承担。

但如果卖方未及时履行发出装船通知这一义务,则货物越过船舷后的风险仍由卖方承担。

本案CFR合同中卖方虽已完成货物装船义务,使货物越过船舷,但由于疏忽没有及时将装船情况通知买方,耽误了买方投保。

根据《2000通则》的规定,风险未发生转移,仍由卖方承担。

8、答:应选用EXW或FCA术语。

因为根据“日本客商坚持由自己办理运输”的要求,可排除C组和D组术语,因为这两组术语下都是卖方负责办理运输;根据“我方不愿承担从乌鲁木齐至出口港天津新港的货物风险”的要求,可排除FAS 和FOB术语,因为这两个术语下,卖方都需承担货物装船前的风险。

而EXW或FCA术语可满足双方的要求。

但采用EXW 术语的前提是买方能办理出口通关手续,采用FCA的前提是交货地点应在乌鲁木齐。

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六、案例分析题1、船公司的这种说法不成立。

因为联运提单是由第一承运人签发的包括运输全程并保证在目的港提货的提单。

如货物在第二程船上发生灭失或损失,则第一承运人可以不负直接责任。

现货物已经安全到达目的港,则与第二程船无干。

第一承运人必须负责。

2、银行有权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

受益人也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银行凭单付款。

因为:(1)根据《UCP500》的规定,一个限量分批交货信用证,其中任何一批未按时按量装运,则本批以及以后各批信用证均告失效。

(2)根据《公约》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合同或按时履行合同时,该当事人可以免除违约责任,但《公约》不适用于信用证。

根据《UCP500》的规定,银行不承认受益人因不可抗力而改变信用证条款的权利。

3.对方的要求是合理的。

本案中,装运条件为:CY/ CY,意指整箱装运,整箱交货,即货物由出口方自行装箱,自行封箱后将整箱货物延至集装箱堆场。

箱内货物的情况如何,船方概不负责。

货物运抵目的港后,由集装箱堆场负责将整箱货物交给收货人,并由收货人开箱验货。

本案中,经有关船方、海关、保险公司、公证行会同对到货开箱检验,发现其中有20包装严重破损,每箱均有短少共缺成衣512件,各有关方均证明集装箱完好无损,说明货物包装的破损和数量的短少是由于装箱时的疏忽造成的,因而,我方不能推卸责任。

4.银行的拒付是无理的。

根据《UCP500》第四十条b款的规定:"运输单据表面注明货物系使用同一运输工具并经同一路线运输的,即使每套运输单据注明的装运日期不同及/或装货港、接受监管地、发运地不同,只要运输单据注明的目的地相同,也不视为分批装运。

",本案中我方500吨货物虽然分别在青岛和烟台分两次装船,取得两套单据,但系装到开往同一目的地的同一轮船上,不属于分批装运。

所以,银行拒绝付款无理。

5、答:银行的拒付是有理的。

因为,本案中,我方取得了签发日期为12月10日的提单,于1月4日到银行交单议付。

尽管我方未超过信用证规定的有效期到银行议付,但我方提交的提单已构成了过期提单。

根据《UCP500》第四十三条a款的规定:"除规定一个交单到期日外,凡要求提交运输单据的信用证,还须规定一个装运日后按信用证规定必须交单的特定期限。

如未规定该期限,银行将不予接受迟于装运日期后二十一天提交的单据……"因此,我方提交的过期提单银行是有权拒付的。

6、答:港商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将运费转嫁由我方承担。

我方可采取以下两种做法以确保我方的利益不受损害:1)要求港商修改信用证,将"运费已付"改为"运费到付";2)要求港商在装船前将从中国口岸到悉尼的运费付给我方,在此基础上同意在提单上表明"运费已付"字样。

7、答:我方的做法不合适,将导致银行拒付的结果。

本案中,来证规定不允许分批装运,而我方于5月10日将300箱货物装上"喜庆"轮,取得5月10日的海运提单,又于5月15日将2000箱装上"飞雁"轮,取得5月15日的海运提单,尽管两轮的货物在新加坡转船,均由“顺风”轮运往旧金山港,但向银行提交的是分别由不同名货轮,在不同时间装运的两套单据,这将无法掩盖分批装运这一事实。

所以银行可以单证不符为由,拒付货款。

8、根据该证的规定,我方可以顺利结汇。

《UCP500》第二十二条的规定: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银行接受出单日期早于信用证开立日期的单据,但该单据必须在信用证和本惯例规定的期限内提交。

本案中,信用证于10月29日开立,此案符合《UCP500》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只要我方在信用证规定的有效期内提交单据,我方即可顺利结汇。

9、答:承运人无权拒赔。

因为第一承运人签发的是全程提单,应该包括运输全程并保证收货人在目的港凭正本提单提货。

第一承运人除负责第一程运输外,也对转运负责。

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七、案例分析题1.(1)保险公司负责赔付。

因属于平安险的承保范围。

(2)不赔付。

因为在CFR价格条件下,由买方办理保险。

保险条款虽然规定的是“仓-仓”但因货物越过船舷之前买方无保险利益,所以保险责任其实是“船舷-仓”。

2、保险公司能拒赔。

因FOB价格条件下,货物越过船舷之前买方无保险利益,无权向保险公司索赔,而卖方因不是被保险人,也无权索赔。

3、赔付。

因为根据我国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运货物保险的规定,在投保平安险的情况下,货物如果遭受了承保责任范围内的意外事故,在此前或此后由遭受了海上自然灾害,则保险公司赔偿被保险人的全部损失。

4、保险公司不赔付。

因战争而导致的提货不着属于战争险的承保范围。

即不属于水渍险也不属于偷窃提货不着险的承保范围。

5、保险公司不赔付。

因为因舱内食用水管漏水而使货物遭受水渍的损失属于淡水雨淋险的承保范围,不属于水渍险的承保范围。

该损失是由于船方的过失造成的,我方可凭清洁提单向船公司索赔。

6、尽管该批货投保了一切险,但并非一切损失保险公司都负责赔偿。

本案属于保险公司“除外责任”。

即CIC1981年“除外责任”第4条的规定: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误所引起的损失或费用。

因此,花生糖变质是由于运输延误造成的,所以保险公司不赔偿,可凭清洁提单向向船公司索赔。

7、(1)保险公司不赔付。

因为根据“协会货物保险条款”,货物本身的内在缺陷或特性所造成的损失或费用属于保险除外责任。

(2)进口商必须支付货款。

CIF是象征性交货,卖方不需要保证到货。

只要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就必须付款。

可凭商检证书和合同向卖方索赔。

8、不合理。

因为罢工险,保险公司只对因罢工造成的直接损失负责赔偿,对于间接损失,如由于罢工而引起的劳力不足或不能运用,致使堆放码头的货物遭到雨淋日晒而受损、冷冻机因无燃料而中断致使货物变质等等不赔偿。

9、(1)案中海水渗入船舱造成货物损失和船舶遭遇恶劣气候,导致某货主的部分货物被海水浸湿的损失属于单独海损,其他一切损失都属于共同海损。

(2)在投保平安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对所有损失都赔偿。

第五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六、计算题1、解:定额费用=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定额费用率=702000×5% = 35100(元)出口退税收入=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1+增值税率)×退税率=702000÷(1+17%)×9% = 54000(元)出口总成本=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702000+35100—54000 = 683100(元)保险费=CIF价格(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100000×(1+10%)×(1%+0.5%)= 1650(美元)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FOB价格×汇率(银行买入价)=(CIF价格—运费—保险费)×汇率(银行买入价)=(100000—3000—1650)×8.30 = 791405(元)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商品盈亏额/出口总成本=(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100%=(791405—683100)/683100×100% = 15.86%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元)/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美元)=683100/(100000—3000—1650)= 7.1641 2、解:出口商品创汇率=(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原料外汇成本)/原料外汇成本×100%=(5000000—4000000)/4000000×100%=25%3、解:可下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