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9-27 系统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原则

第六章9-27 系统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原则


第六章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前言: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评价?
文献综述是人们获取本专业研究进展和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
第六章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前言: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评价? 文献综述(review) 文献综述又称叙述性文献综述(narrative review)或传
统文献综述(traditional review)。 文献综述由作者根据特定的目的和需要或兴趣,围绕某 一题目收集相关的医学文献,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 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和观点等进行分析 和评价,结合自己的观点和临床经验进行阐述和评论, 总结成文,可为某一领域或专业提供大量的新知识和新 信息,以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某一专题的研究概况 和发展方向,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的结果进行定量合成,尽管合成的结果比单个研究的结果在 数学上更为精确,但是由于容易受选择偏倚的影响,获得的 结论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 高质量的Meta分析必须采 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减少偏倚和误差的影响。
为什么进行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科研方法,原因是:
1.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为什么进行系统评价
第六章第二节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
(一)采用原始研究中的个体资料进行Meta
分析
优点:最大程度的减少偏倚和随机误差的影响。
缺点:个体资料需要从原始研究的研究人员那里获 得,花费更多时间、资源和技术。 方法基本相似。
第六章第二节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
(二)前瞻性Meta分析(PMA)
第六章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
系统评价:一方面是临床实践、医疗决策和
今后研究的导向。 一方面,如果进行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的 方法不恰当,也可能提供不正确的信息,造 成误导。 系统评价的方法和步骤的正确与否,对其结 果和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PMA是指在临床研究完成之前,系统、全面 地检索、评价和确定要纳入系统评价的相关研究 并追踪它们的进展,待试验结束后对合格的研究 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核查。
第六章第三节 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要评价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往往是对原始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有自身的问题和
局限,其结论也并非绝对真实可靠。
取资料。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4、选择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是根据研究问题及构成要素来 制定的,主要包括:
研究的设计方案、研究对象、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
主要研究结果、对照、随机化、盲法、样本率、随 诊率、随诊时间、研究的年代、研究多次发表
叙述性文学综述主观性强,容易产生偏倚和误差。
而系统评价则运用一系列 制定好的系统方案,对 相关的研究进行收集、整理、评价和整合,尽可 能地减少偏倚和误差,获得较为客观的结论,有 利于解决原始研究、传统综述和专家述评之间存 在的分歧。回顾性的系统评价受原始临床研究质 量的制约。
第六章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系统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科研方法,原因是:
2.及时转化和相应研究成果 将多个质量较高的同质临床实验结果应用系统评价方法进行
合成,相当于扩大了样本含量,可得出较可靠的结论,将有 效措施及时转化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与决策。
3.提高统计效果
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在进行资料合成时,不是根据
阴性或阳性研究的个数多少决定哪种治疗措施有效, 而是充分考虑了各个研究的样本量大小和研究的质 量。
第六章 系统评价的方法 及其评价原则
马晓英 郑大二附院 2014.09
第六章 系统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原则
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系统评价的应用
本次课难点
试(实)验





论文、文献 文献综述、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评价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结果应用 两个方向: 自己撰写论文、综述、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查阅系统评价文献,应用结果
二、叙述性文学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特征
研究的问题
叙述性文献综述
系统评价
共同点:都是对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总结 涉及的范畴常比较广泛。如糖尿病的 常集中于某个具体问题。 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康复 和预防措施等(全貌) 如:糖尿病的治疗或康复 有明确的检索策略 有明确的检索策略 有明确的选择标准 常不予说明 常不予说明,易产生偏倚
9、更新系统评价
第六章第二节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
概述

系统评价多用于对随机对照试验或干预措施的疗效进 行评价,理论和方法都比较完善且论证强度比较高。但是 也可以对临床诊断试验、卫生经济学分析等进行系统评价。 可以采用原始研究中的群体资料,也可以采用个体资料。 可以回顾性地对原始研究进行评价,也可以前瞻性地收集 和评价相关临床研究。
二、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Meta-分析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将多个独立的、
可以合成的临床研究综合起来进行定量分析。 Meta分析也 称为系统评价。
区别:系统评价可以使定性系统评价和定量系统评价,即包
含Meta分析。
Meta分析数学上更为精确,易受选择偏倚的影响 Meta分析也可以再未经系统分析的情况下简单地将相关研究
说明如何处理原始研究丢失的数据,阐明评价原始研究质量的 方案和进行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研究计划要在研究开始之前确定下来,避免在系统评价过 程中,根据原始文献的数据和结果更改系统评价的题目或内容, 以免出现偏倚。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3、检索原始文献:

评价文献的质量:清单或量表法。方法很多,有争议。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6、收集数据:确定收集信息的种类和数量,
制订表格,收集资料。表格内容包括:
一般资料--如系统评价作者、原始文献题目、编号、作者、出处、日期等。 原始研究的入选标准--主要围绕研究问题的构成要素来制定,通常采用问答
原始文献的来源 常不予说明,收集不全面 检索方法 选择标准
原始文献的评价 评价方法不统一
结果的合成 结论的推断 多采用定性的方法 有时遵循研究证据
有系统、严格的评价方法
多采用定量的方法 多遵循研究证据
结果的更新
无定期更新
根据新的试验结果定期更 新
叙述性文献综述有助于了解某一疾病的全貌,而 系统评价则有助于某一具体疾病的诊治。
临床试验的偏倚:
选择偏倚-主要控制措施是采用严格随机方法选择和分配研 究对象并对随机方案施行盲法。 实施偏倚-控制措施采用标准治疗方案及对研究对象和干预 措施采用盲法。 随访偏倚-尽量获取失访者的信息,并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 处理减少影响。 测量偏倚-采用统一、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及施行盲法。
第六章第三节 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真实

是否为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能较好的控制各种偏倚因素。 “方法”部分是否描述清楚,收集的文献越系统全面,结论受发表偏倚影响就越小,可信 度就越高。

不同研究结果是否一致。如果原始研究疗效相似或方向一致,合成结果可信度就较高。如 果同质性检验有显著差异,则应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考虑能否合并。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2、制订研究计划:
题目:阐明系统评价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 背景:对所选题目的临床意义和进行系统评价的理由以阐述。 方法:检索相关的原始研究 选择合格的原始研究 收集原始研究中的资料 统计分析:选择统计分析的模型及合成数据的方法,
一、系统评价的概念
系统评价是一种严格的评价文献的方法,它针对 某一个具体的临床问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减少偏倚 和随机误差的原则和方法,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 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筛选出符合质 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合成,获得较为 可靠地结论。 优点:良好的重复性。
第六章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的表格。 重要的临床特征:研究人群的特征和场所、干预措施、暴露因素或诊断 试验、对照设置、结果判定标准等。 研究方法:盲法、随机过程、随访情况、统计方法等 研究结果:分类资料收集样本例数、事件发生率、比值比、相对危险度 或率差等。计量资料收集研究人数、均数、标准差或标准误、原始数据、 亚组分析结果等。
决定纳入或去除文献时候难免出现分歧,讨论或请 第三方解决。最后,一定要详细记录文献被去除的 原因,以便读者判断该系统评价的结论是否客观, 是否适用于他们的实践。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5、评价文献的质量:即对临床试验在设计、实施
和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偏倚和随机误差进行评估。
收集数据表格要完善、反复修改、两人分别独立完成。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7、分析数据和报告结果:
定性分析:采用描述的方法,将每个原始研究的特征按设计方

法、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研究结果和研究质量等进行总结并 列成表格,了解纳入研究的情况和研究方法的严格性,对比不 同研究的差异,解释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对原始研究进行定量 合成。 定量分析: 同质性检验—Q检验,森林图。 Meta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指通过改变某些可能影响合成结果的重要因 素,观察不同研究结果的同质性和合成结果是否发生变化,从 而判断结果的稳健性和强度。如采用不同的纳入标准、统计方 法或效应量(OR、RR)等。
第六章第三节 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适用于我们的患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