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发性肝癌健康宣教

原发性肝癌健康宣教


肝癌的辅助检查
AFP: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 B超:是目前肝癌定位检查中首选检查方法
肝活检: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提高阳性率
腹腔镜探查
AFP阴性不能除外肝癌
关于AFP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 甲胎蛋白(AFP):

◆广泛用于普查(早于症状出现 8-11 月)、诊断、疗效判断、 预测复发 ◆检测方法:放射免疫法,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快速法。 ◆正常值:< 25ug / L ◆诊断标准: ● ● ● ● AFP>500ug/L 持续 1月 AFP>200ug/L 持续 8周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
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以后特异 性地选择与这些致癌位点相结合并发生作用,导致肿瘤细 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殃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 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什么是靶向治疗?
1
选择性杀伤作用肿瘤细胞
2
靶 向 药 物 优 点
4
具有更高的疗效 对肿瘤相关分子靶点的特异性作用
五、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AA)就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 ,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马兜铃属植物中。因 为会导致肾小管功能丧失,它还有一个绰 号,叫“肾毒素”,研究表明它可导致肝 癌,它的代谢产物dA-AAI可以跟人体 DNA形成加合物,而只需要一个小碱基被 纠缠上突变了,癌症就会发生!
五、马兜铃酸

检查中,将近八成的台湾肝癌,将近五成 的中国大陆肝癌,都是马兜铃酸诱变的。 那么,为什么全世界唯独亚洲地区最倒霉 呢? 没办法,谁让亚洲盛产马兜铃属植物呢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阻断乙肝传播途径的方法
避免使用消毒不彻底的工具纹身、纹眉、穿耳 洞、针灸、修脚等 避免和他人共用容易被血液污染的卫生用品, 如牙刷、剃须刀等。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以下情况会感染乙肝吗?
接吻、共餐、共同工作,共餐共宿舍,大量流行
病学工作证明无传染危险。
肝脏的特点
1、肝脏的生理功能复杂,是人体的大化工厂,是人体 能量和建筑材料的供应站。 2、肝脏的主要功能有泌胆、 代谢、 解毒、 凝血及免 疫等。 3、肝脏的潜力和再生能力很大,一次性切除肝脏的 70~80%其功能仍可代偿。在人体,一年后可恢复 原来的重量。 4、肝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手术中常温下一次阻断入 肝血流一般不超过10~20分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
肝炎知识问答 》
蚊虫叮咬不能造成传播:有人已做过研究,蚊
体内无乙肝病毒繁殖,蚊叮人无胃内容物吐出,蚊 繁殖季节与非蚊繁殖季节与乙肝病毒带率的高低无 关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肝 炎知识问答 》
肝癌的预防措施
第二步“三早”机制:即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对慢性肝病患者定期进行甲胎 蛋白和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至 少每半年一次。
局部消融 肝动脉介入治疗
立体精确放疗
系统治疗:分子靶向,化疗, 中医药等.
支持对症治疗

灌注化疗
栓塞治疗
射频消融
局部消融治疗


热消融 : 利用快速升温法将肿瘤靶区的温度升 至60-100℃,诱导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和 变性。 射频消融(RFA) 微波消融(MWA)
什么是射频消融?
什么是放射治疗?

放射性核素微球平均直径22微米,经动脉进 入肿瘤后对肿瘤有栓塞治疗的作用 核素发出的的射线在组织中的穿透距离约 1cm ,在肿瘤内可杀伤肿瘤细胞,而对肿瘤外 的正常肝组织的照射量很低

什么是靶向治疗?
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
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
WHO. 2003
一、病毒性肝炎

最主要病因 明确与肝癌有关:乙型、丙型和丁型(A BCD E)

乙肝肝硬化 肝癌危险性升高1000倍

肝癌患者:约 90%有乙型肝炎
肝癌丙肝抗体检出率为10%-20%.

二、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约70%有肝硬化 多数是乙型、丙型肝炎所致大结节性肝硬化

乙肝相关肝硬化平均每年有3%~6%发生肝癌




一级预防 防治病毒性肝炎 预防粮食霉变 改进饮水水质 拒绝马兜铃酸 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肝癌的预防措施
病因预防:“管水、管粮、防肝炎”是 防肝癌的第一步方针。 在我国肝癌绝大部分是由肝炎引发的,给 新生儿及其他高危人群注射乙肝疫苗是减少 乙肝病毒携带者,减少肝癌的关键。
自 然 病 程(能活多久?)
早期亚临床期 (影像诊断困难) 约10个月 (可提出诊断) 8-9个月 (可明确诊断) 约4个月 约2个月
亚临床期
中 期
约 24 个 月


临床分期


I期(早期、亚临床期):无症状和体征者
II期( 中期):界于I期与III期之间者 III期(晚期):有明确的黄疸、腹水、恶 病质或肝外转移之一者



治疗作用
介入治疗就是经导管既给化疗药物,又给栓塞 剂
1、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选择性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 断肿瘤供血,封闭肿瘤血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把肿瘤“饿死”。 2、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和延长药物与病变接触时间,并 且减少全身的药物总剂量,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 作用的目的。
肝癌
TACE 示意图
颗粒,小青龙合剂,猴枣散。大多是感冒药、止咳药
和除湿镇痛药酒,许多家庭抽屉中都能找 到。你可以把它们找出来全丢到垃圾桶了
(二)认识肝癌
大体类型
结节型:常见 巨块型:单发 弥漫型:少见
组织学分型
肝细胞型肝癌:最 常见 胆管细胞型肝癌 混合型肝癌
肿瘤大小
微小肝癌:≤2cm 小肝癌:>2cm、 ≤5cm 大肝癌:>5cm、 ≤10cm 巨大肝癌:>10cm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肝癌的预防措施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积极治疗:一旦确诊,应根据肿瘤的大 小、部位、有无肝内外转移及病人全身 情况选择合理的肝癌治疗方案
早期治疗
肝癌的预防
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 等能致肝癌,这是因为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 曲霉素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不能吃 发霉的的食物,比如:花生酱、玉米、花生和 花生油等是容易发霉的食物,这些食物要注意 保管。
肝癌的临床表现
1、肝区疼痛 半数病人为首 发症状。 2、肝肿大 见于中、晚期主要 体征。 3、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腹 胀、恶心、呕吐。 4、全身症状 乏力、消瘦、贫 血、黄疸、腹水。 5、其他 发生肺、骨、脑转移 可出现相应症状。 6、并发症 肝性昏迷、上消 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 发感染。
肝癌的典型症 状和体征: 肝区疼痛 全身和消化道 症状 肝肿大
肝癌诊断要点
(一)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中年以上 乙肝病史
定性检查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异常
定位检查 影像学检查 B超 肝区占位
肝区疼痛、肝大
食欲不振,消瘦、疲 乏
AFP>400ug/l
CT 肝区占位 MRI 肝区占位
HCC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根治性治疗:
外科治疗:切除手术或肝移
植 局部消融
姑息性治疗:

是当前世界上公认的杀伤肿瘤较多、损伤机体较 轻的微创“间质疗法”。它通过插入肝肿瘤内的 射频针尖发出中高频的射频波造成组织细胞离子 震荡摩擦产热,使局部温度达到 70-100℃, 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并能使肿瘤周围血管凝固闭 塞,阻断瘤体血供,防止发生转移
什么是微波消融?


主要是利用热效应。 肿瘤组织含水量高达89%,而正常组织一般 为65%, 微波使肿瘤组织内极性分子高速震荡互相摩擦 产生热能,在高水分和低水分组织界面处出现 微波的滞留和热点,瘤内产生高热,组织蛋白 变性、凝固和坏死,杀灭癌细胞。 另外,固化后的肿瘤可刺激宿主产生抗肿瘤免 疫力,使宿主抗击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明显增 强。
(二)认识肝癌
(二)认识肝癌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原发性肝 细胞癌(又称肝癌)最常见,居恶性肿瘤的第三 位,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以40~49岁男性多见。
特点: 1)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发病率排在第2~3位,以东南沿海多见。 3)中位发病年龄为45岁,男多于女。 4)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
肝癌健康教育
前言
中国特色的肝癌 拥有全球18.5%人口的中国,却认领了每 年约59%的肝癌新发病例,而这些患者中 只有10%可以在确诊后活过5年。在全国 每67秒就有一个人被诊断为肝癌,与此同 时,每74秒就会有一个人死于肝癌。

主要内容
(一)了解肝脏 (二)认识肝癌 (三)肝脏的养护
(一)了解肝脏
(二)认识肝癌
(二)转移途径
1.直接蔓延 癌肿直接侵犯邻近组织、脏器,如膈肌、胸腔 等。 2.血运转移 多为肝内转移,常见,经门静脉系统在肝内直 接播散;肝外血行转移常见于肺,其次为骨、脑等。 3.淋巴转移 主要累及肝门淋巴结,其次胰腺周围淋巴结, 晚期至锁骨上淋巴结。 4.种植转移 癌细胞脱落可发生腹腔、盆腔乃至胸腔种植转 移。
(二)认识肝癌
病因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酒精 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霉素 饮水污染 马兜铃酸 其他

乙型肝炎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以及 肝细胞肝癌的发病率
全球HBV携带者的流行率
HBsAg 携带者的流行率 <2% 2–7% >8% 资料不详
HCC的年发病率
病例/100,000 人口 1–3 3–10 10–150 资料不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