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旅馆设计课件
● 公共部分:公用服务设施用房,其中:
大堂及接待、休息、会客空间 小卖部、美容室:60 M2
茶座、咖啡厅:30 M2
邮政服务:20 M2 会议厅2-3间:每间30 M2 服务员室:20 M2 健身厅:40 M2 多功能娱乐厅:100 M2 ● 餐饮部分:其中: 大餐厅:130 M2 小餐厅3-4间:每间20 M2 厨房等配套加工用房:200 M2
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2
(三)旅馆出入口:
1.主要出入口:位置应显著,可供旅客直达门厅。 2.辅助出入口:用于出席宴会,会议及商场购物的非住宿旅客出入
。适用于规模大、标准高的旅馆。
3.职工出入口:宜设在职工工作及生活区域,用于旅馆职工上下班 进出,位置宜隐蔽。
4.货物出入口:用于旅馆货物出入,位置靠近物品仓库或堆放场所
2、设计要求: (1) 充分利用地块环境条件和特色;合理组织功能关系,合理安
排出入口、交通路线与停车场地;设计好绿化环境与室外场地;总
建筑面积6000M2左右,建筑高度不得超过6层,结构形式不限。 (2) 房间组成及面积要求
● 客房部分:100套,其中:
标准单人间:(设卫生间、壁柜、管井)20套 标准双人间:(设卫生间、壁柜、管井)60套 双套间:(一卧一厅):20套 客房均设卫生间
置,停车场的位置等)。 (2)各层平面图、立面图(2个)及剖面图:1/200
(3)标准客房放大图 1/50
(4)透视图或鸟瞰图自定 (5)简要设计说明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进度要求
本设计总时间为8周,具体进度要求如下
第1周:讲课,布置题目,课外调研等。 第3周下:交第一阶段草图 第5周下:交第二阶段草图 第6周:仪器草图结束 第7-8周:正式图绘制。 交图时间:第8周周三下午5时整。
,可设于标准层中部或端部。服务用房区应有出入口供服务人员进出客房
卫生间:30 M2
● 行政管理用房:其中: 办公室及内部用房:150 M2 职工休息室:30 M2 其它(包括洗衣房、库房、变电室、车库、职工食堂等): 300M2
三、成果要求
1.图纸尺寸为841×594mm,两张,白纸手绘,表现方法不限。 2.完成图纸内容及比例:
(1)总平面图:1/500 (要表达基地中道路、绿化及小品的布
勤辅助管理、职工生活等部分的使用效益。 (二)注重旅馆安全设计。依据各种设计规范,使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须注意残疾人的使用及安全要求。
总平面设计 (一)总平面组成:除合理组织主体建筑群位置外,还应考虑广场 、停车场、道路、庭院、杂物堆放场地的布局。根据旅馆标准及基地 条件,还可考虑设置网球场、游泳池及露天茶座。 (二)广场设计:根据旅馆的规模,进行相应面积的广场设计,供 车辆回转、停放,尽可能使车辆出入便捷,不互相交叉。
旅游旅馆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三年级第一学期 (2008/09/17~2008/11/05 共8周)
设计题目:旅游旅馆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接触并了解旅馆相关知识及旅馆热点问题,提出自己 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加以实现。 2、突出设计立意构思,强化尊重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意识,解 决好利用开发和保护的矛盾,使新旧建筑和谐相处,探索继承发扬 优秀建筑文化遗产之路。 3、熟悉市区、风景区坡地及滨水建筑设计规律,学习处理建筑 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4、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方案设计中综合处 理各种矛盾的能力。
。应考虑食品与货物分开卸货。小型旅馆可与职工出入口合并。 (四)旅馆出入口步行道设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步行道系城市至旅馆门前的人行道,
应与城市人行道相连,保证步行至旅馆的旅客安全。
1.在旅馆出入口前适当放宽步行道。 2.步行道不应穿过停车场、与车行道交叉。
(五)旅馆停车:根据旅馆标准、规模、投资、基地和城市规划部门 规定,考虑地面广场停车、地下及地面多层独立式车库等停车方式,对 外机动车停车位按每250-300平方米设置一个停车位计算;职工自行车 停车数,按职工人数20%~~40%考虑,面积按1.47m2/辆计算 。 (六)总平面布置方式: 分散式:适用于宽敞基地,各部分按使用性质进行合理分区,布局需
增加客房间数。客房间数还应按服务人员服务的客房数 (1—16间) 倍数确
定。 (二)自然环境和能源要求:标准层设计应考虑周围环境,占据好的 朝向及景向,减少外墙面积,节省能源。 (三)平面形式:平面形式应考虑地形、朝向、景现、结构、造价等 因素综合考虑选用。 (四)防火疏散:标准层中防火疏散梯位置宜均匀分布,位置要明显 ,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五)服务台:按管理要求设置或不设置。 (六)服务用房:根据管理要求,每层设置或隔层设置。位置应隐蔽
紧凑,道路及管线不宜太长。
集中式:适用于用地紧张的基地,须注意停车场的布置、绿地的组织 及整体空间效果。
(七)总平面数据: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下不计)/基地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建筑水平投影面积/用地面积×100
绿化系数(%)=绿化面积/用地面积×100
标准层设计 (一)标准层客房间数要求:尽可能提高客房面积在标准层面积中比例,
二、设计内容
1、设计概况: 基地 1 、 2 、 3 :某风景区 —— 用地背山面水,一或两面为景区 主要道路。南面是大面积水面,水面与道路间有宽窄不等的滩地( 丰水期水能涨上滩地)。等高线间距为 1 米。道路位置可根据用地 要求做适当调整。要求处理好建筑与山、水的关系问题。 基地 4 、 5 、 6 :天津市海河边城市道路相交处。规划局要求建 筑沿街退红线不小于8 米,同时指出由于此建设项目所处的特殊地 理环境,必须严格控制绿化面积、容积率、建筑的高度、形式等内 容。
注意迟交图将被扣分,超过三天者将没有成绩。
五、地形图 见附录。(提供6个基地的地形图,供学生任选)
六、主要参考资料: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四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有关 的建筑设计规范;有关旅馆建筑设计实例的参考书;建筑类专业杂志; 专业网站等等。
七、设计要点: 功能分区:
(一)注重旅馆的各个组成部分:公共活动、标准客房层、客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