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一学期区期末考试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执教者、时间、班级
1.执教者:杨园中学黄群仙
2.执教时间:2012.2.21(周二)下午第1节
3.执教班级:初三(2)班
二、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但以往在试卷讲评课中往往出现准备不足,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
这样经过一节课下来,教师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
本学期化学组着手进行提高试卷讲评课有效性这一课题研究,极力创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要做以下几个准备工作:①阅卷后将非选择题中的典型性答案记录下来②下发试卷和“初三化学试卷自我分析表”,要求上交“自我分析表”后自行订正试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③对本次学生试卷的每空失分率进行分析统计,了解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并精选出本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学情分析
初三(2)班学生的平均分略高于区平均,但优良率低于区平均,最高分只有55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下的水平,学生的进取心不够强烈,畏难心理较强,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遇到挫折不能正确对待,高分不高。
基于这样一个因素,力求通过试卷题目的具体分析,能让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的不足,从而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化解困扰自己学习进步的障碍,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45题、50题的分析,完善对溶液相关概念的理解;
(2)通过对48题(11)空的分析及拓展训练,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3)通过对51题(21)空、52题(30)空、53题(36)(37)空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实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及拓展训练,初步学会运用有效阅读的策略解题;
(2)通过讨论、练习等活动,增强分析、对比、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体验学有所获的乐趣;
(2)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增强互助合作的意识;
(3)通过学习,完善化学基本观念(物质组成的元素观、化学变化的条件观及化
学的
社会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实验分析和现象的正确描述。
2.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实验过程中的分析和语言表达。
六、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2.得分率低于70%以下题号
3.答题存在问题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不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忽略知识的巩固,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缺少自我学习的能力。
部分学生还存在明显的偏科现象。
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读题、审题不仔细,忽略了关键字句,误解了题意;
(2)知识不牢、理解不透彻,解题时无法再现所需知识;
(3)答题不规范。
解答简答题,有的词不达意,有的层次不清,有的表达不准确等。
(4)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错误。
七、课堂教学结构
号)(15);
①温度②加入溶剂种类③加入溶剂质量④加入固体种类⑤加入固体质量
(3)在第二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
①用电子天平称取10.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②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
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g ;
③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④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⑤计算:m1-m2= (16)g(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
行分析)。
将溶质改为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由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性(17)(填“﹥”“﹦”“﹤”)硝酸钾的溶解性。
(4)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18)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C.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为80℃时的饱和溶液D.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讲解】看图表:“三看一比”
三看:看目的、看项目、看数据。
一比:比较异同
⑤计算:m1-m2= (16)g
利用重新表征策略让学生观察硝酸钾溶解的变化情况观察分析,获得结
论。
学生回答
指导学生解题
方法
(8')【投影】(二)质量守恒
48.某生态农业对农家废料进行综合利用,经发酵得到一种含甲烷的混合气体。
该气体中的甲烷(CH4)可用
来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4CuO CO2+2□ +4Cu
(3)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存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10)(填“是”或“否”);
(4)分别用足量的一氧化碳和甲烷还原两份等质量的氧化铜,则两个反应生成铜的质量比为(11)。
【提问】(1)元素存在形态有哪两种?
(2)氧化铜中的铜元素以什么形态存在?
(3)单质铜元素以什么形态存在?
【分析】从宏观和微观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找到化学反应学生回答
回忆:质量守恒定
律。
思考:化学反应的
实质→找到解题
依据质量守恒定
律→确定铜的质
通过归类总
结,学会一题
多解、多题一
解的思维方
法,充分培养
学生的发散思
维。
澄清
石灰水
KClO 3
(MnO 2)
保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