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_乳液聚合-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_乳液聚合-

特点:在酸性介质中效果好,但乳化能力不足,应用较少。
(3)非离子型乳化剂 分子中不含阴、阳离子。活性部分呈分子状态。
如环氧乙烷聚合物,或与环氧丙烷共聚物、PVA等。
5.5 乳液聚合
主要类型:酯类、醚类、酰胺类等。
(1)OP系列:烷基酚基聚醚醇类 C9H10 - -O(C2H4O)nH
(2)Span系列: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73×10-3 N/m 30×10-3 N/m(浓度:0.016 mol/L)
5.5 乳液聚合
(2)形成胶束
胶束—乳化浓度高时,多余分子聚集成球状、层状或棒状的聚 集体,其亲油基团彼此靠在一起,而亲水基团向外伸向水相, 这种聚集体称为胶束(约50~150个分子) 。
聚集
乳化剂分子

亲油基 亲水基
珠状胶束
5.5 乳液聚合
4、应用
聚合后分离成胶状或粉末固体产品; 如丁苯、丁腈、氯丁等合成橡胶;ABS等工程塑料和抗冲
改性剂,糊用聚氯乙烯树脂、聚四氟乙烯等塑料。
聚合后直接用作涂料和胶粘剂; 如丁苯胶乳、聚醋酸乙烯胶乳、丙烯酸酯类胶乳等,可用
作内外墙涂料、纸张涂层、木器涂料及粘结剂。
颗粒用作颜料、粒径测定标样、免疫试剂的载体等。
HLB值范围 1.5~3.0
应用 消泡
3.0~6.0 7~9
W/O 润湿\渗透
8~18
O/W
乳液聚合:乳化剂一般属于O/W型;
5.5 乳液聚合
三相平衡点—乳化剂处于分子溶解、胶束、凝胶三相平衡 时的温度。(离子型乳化剂)
高于该温度,溶解度突增,凝胶消失,乳化剂为分子溶解 和胶束状态,起乳化作用。 低于该温度,将有凝胶析出,乳化能力减弱。
HO
CH2COOR
OH OH
(3)Tween系列: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CH2COOR
特点:
H(OC2H4)nO
O(C2H4O)nH
O(C2H4)nHFra bibliotek在水溶液中不发生离解,与介质pH值无关,较稳定;
对乳液稳定性较弱,多与阴离子型乳化剂合用。
5.5 乳液聚合
(4) 两性型乳化剂
分子中含有阴、阳离子基团,如氨基酸盐。 在酸性介质中可离解成阳离子; 在碱性介质中又可离解成阴离子,故可在任何pH值介质中使 用,在实际中使用较少。
5.5 乳液聚合
(1) 单体 可进行自由基聚合且不与水反应 一般为油溶性单体,乙烯基类、二烯烃类; 如: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
(2) 水-介质 水:单体 = 70/30~60/40
(3)引发剂 水溶性或一组分为水溶性氧化-还原体系 与单体(0.1~1%)、聚合物不相溶 如:过硫酸盐(K,Na、NH4):50~80 ℃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5~10 ℃
5.5 乳液聚合
二、乳化剂及乳化作用
1、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当一种物质加入到某液体中,能使其表面张 力降低,称此物质为表面活性剂。
例:硬脂酸钠(sodium stearate):C17H35COONa
O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
CH3 CH2 CH2 CH2 CH2 CH2 CH CH2 CH2
特点:在碱性介质中比较稳定,但遇酸、盐、硬水(钙、镁 离子)会形成不溶于水的脂肪酸或金属皂,使乳化失效。
故在乳液配方中常需加入pH调节剂,如磷酸钠,使溶液 呈碱性,以保证乳液的稳定。
5.5 乳液聚合
(2)阳离子型乳化剂
亲水极性基团—阳离子,如胺盐等 伯胺盐,如:RNH2 · HCl 仲胺盐,如:RNHCH3 · HCl 叔胺盐,如:RN(CH3)2 · HCl 季胺盐,如:RN(CH3)2C2H5 · HCl
浊点—非离子型乳化剂水溶液随温度升高而分相的温度。 浊点以上,非离子型乳化剂将沉析出来
5.5 乳液聚合
3、乳化剂作用 (1)降低表面张力
乳化浓度低时,将部分水-空气界面变成亲油基团-空 气界面,由于油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的表面张力,故乳化 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小于纯水的表面张力。
空气 水
空气 水
例 纯水 水-十二烷基硫酸盐
例 羧酸类,如:RNHCH2CH2COOH 硫酸酯类,如:RCONHC2H4NHCH2OSO3H 磷酸酯类,如:ROONHC2H4NHC2H4PO(OH)2
5.5 乳液聚合
2、乳化剂性能指标
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衡量乳化剂亲水基、亲 油基对其对整个分子性质所做贡献的大小。
HLB↑,亲水性↑。
棒状胶束
球状 ( 低浓度时 ) 棒状 ( 高浓度时 ) 直径 4 ~ 5 nm 直径 100 ~ 300 nm
乳化剂用量多,胶束小则多,胶束表面积也增大。
5.5 乳液聚合
临界胶束浓度(CMC,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乳 化剂从分子分散的溶液状态到开始形成胶束的转变的浓度。
CMC↓,表示乳化能力↑
表面张力
CMC 表面活性物质浓度
大部分乳化剂处于胶束状态:CMC很低(1~30 mmol.L-1)
在达到CMC时,溶液许多性能发生突变。
O
Na+
亲油的非极性基团 (hydrophobic nonpolar group)
亲水的极性基团 (hydrophilic polar group)
5.5 乳液聚合
(1)阴离子型乳化剂
亲水极性基团—阴离子,如-COO-、-SO4-、-SO3-; 非极性部分—C11~C17的直链烷烃或烷芳基;
如: 烷基、烷基芳基的羧酸盐,如硬脂酸钠 硫酸盐,如十二烷基硫酸钠 磺酸盐,如十二、十四烷基磺酸钠
第五章 聚合方法
Polymerization Methods
聚合方法
第十五讲 乳液聚合
5.5 乳液聚合
一、聚合体系
1、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 —单体在乳化剂作用和机械搅拌下,在水中分散成乳液
状态进行的聚合反应。
2、基本组分 单体—油溶性 引发剂—水溶性 乳化剂—表面活性剂 水—分散介质 助剂—分子量调节剂、pH值调节剂
(4)乳化剂-表面活性剂
5.5 乳液聚合
3、特点 优点:
以水为分散介质,环保安全; 聚合体系粘度低,传热快; 聚合速率快,分子量高,可在低温聚合; 独特之处: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可同时提高。
缺点: 需要固体产物时,后处理复杂(破乳、洗涤、脱水、干燥 等); 产品中留有乳化剂杂质,对性能有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