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引体向上教案12.13

引体向上教案12.13

上课年级:七年级教师:商永峰(三墩中学)时间:2013-12-18


1、引体向上(男生)
2、素质练习:腰腹力量练习
重点:提高学生的背部及上肢力量
难点:保持身体的稳定并上拉至下颚过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基本了解引体向上的锻炼价值和练习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体验到引体向上的动作并掌握相关练习方法,发展学生上肢和背部的肌肉力量以及腰腹力量。
动作过程:
1、跳起或借助踏脚正手全握单杠,双手握位肩宽左右。
2、保持身体稳定,屈膝,双脚交叉于身后。
3、缓缓曲肘,将身体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过横杠。
4、慢慢伸直手臂降低身体,回复到起始位置。
5、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一组练习。
握法:正握。平时练习以正握、反握为主。
引体向上的各类练习:
1、上杠动作练习
2、帮助下正握练习2—3个
3、正握练习(尽自己能力,比一比)
4、双臂拉橡皮带
5、正握“吊杠”
二、素质练习:腰腹力量练习
1、仰卧起坐
2、卷腹举腿
教师讲解
教师示范
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保护与帮助者站在杠下练习者后方;帮助时双手托腰向上助力,保护时托、扶一把。
抓杠准确,保持身体平稳与落地缓冲,加强保护与帮助。
安排组长做好保护与帮助。
教师讲解示范、巡回指导。
参与保护与帮助。
讲解示范、哨音指挥
认真听讲、踊跃回答
练习手段与步骤:
1、上杠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跳起-抓杠-悬垂-落下技术
2、帮助下正握练习2—3个
帮助者控制好力量,悬垂时手臂伸直,拉上时下颚过杠
3、正握练习(尽自己能力,比一比)
要求放宽,手臂可稍微弯曲,下颚接近杠。此练习分两组:一组为能独立完成一个以上的同学,另一组为借助橡皮带能完成的同学。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与他人积极合作,在练习中学会相互观察与评价,积极参与不断进步。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பைடு நூலகம்学生活动
次数
时间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与目标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绕场慢跑
2、徒手操:
A、头部运动
B、扩胸运动
C、腹背运动
D、弓步压腿
E、下蹲起立
4、双臂拉橡皮带。采用坐姿进行练习,根据自身的力量进行握距调整。分两组练习:正下方下拉橡皮带;后下方下拉橡皮带。
5、正握“吊杠”
直臂悬垂;比一比谁支撑时间长(学生数数计时。
保护与帮助贯穿始终。
1、仰卧起坐练习:a、 30s,看谁个数多 ; b、20个,看谁完成得快
2、卷腹举腿:15个一组(哨音指挥)
认真听讲,积极练习
1|2次
1|2次
1次
1次
1次
1次
1次
2
18
8




一、上下肢抖动放松
二、整队小结
三、布置收回器材
四、师生再见
引导放松
对本次课进行点评

认真放松
自我评价
5
场地器材
单杠场地、田径场,20张小垫子
预计练习密度
35--40%
课后小结
F、手腕脚踝活动
3、引体向上徒手操
4、俯卧撑15个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提出目标与要求
声音洪亮、教态自然
讲解
示范
动作、哨音指挥
成四列横队集合:
做到:快、齐、静
跟着老师沿场内线条慢跑,保持队形。
动作到位、活动充分
2
8








一、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是以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量的悬垂力量练习,重点锻炼斜方肌、背阔肌和肱二头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