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武汉商业项目调研报告(楚河汉街、武汉天地)

年武汉商业项目调研报告(楚河汉街、武汉天地)


总结
武汉天地
项目概括
瑞安房地产总投资100亿元精心打造的“武汉天地”, 共5.7万㎡,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心城区永清地块。东 临长江,面向风景如画的江滩公园。
参照上海太平桥地区重建项目的发展模式,集住宅、 办公楼、酒店、零售、餐饮、娱乐等多功能设施的 市中心综合发展项目。
项目概括
武汉天地商业街通过卢沟桥路连 接解放大道、京汉大道、中山大 道,沿江大道,形成三横一纵的 交通路网。
该项目位于长江二桥引桥旁,过 江交通方便。 轨道交通1号线轻轨站点距离该项 目仅160米。
解放大道 轻轨站
轨道交通
过江大桥
中山大道
武汉天地 商业街
停车场入口
停车场出口
沿江大道
项目定位
集中餐饮、娱乐、文化、为一体的体验式商业街区 客户定位为时尚白领、商务人群、中高等收入人群 满足区域内消费需求,辐射江边区域的城市级商业中心
五座名人广场
汉街设有5个以湖北地区历史名人命名的大型广场,分别 为“屈原广场”,“昭君广场”,“知音广场”(俞伯 牙、钟子期),“药圣广场”(李时珍),“太极广场” (张三丰),每个广场按照广场主题布置一处整石雕刻 的名人雕塑。
文化业态布局
文化项目
具体介绍
汉街大戏台
位于知音广场东侧,免费用于群众演出。戏台采用仿古 木构建筑风格,背景采用国内最先进的LED屏幕。每逢节 假日,汉街大戏台均会上演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丰富武 汉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项目定位
整体定位
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 能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
主题定位
客群定位
游客、周边居民、年轻时尚人群
形象定位
旅游、购物、休闲文化中心 复古、潮流、文艺
风格定位 经营定位
民国风格建筑为主体,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 和欧式建筑穿插其中
类型定位
文化历史街区
中高端消费群
业态定位
零售+餐饮+酒店+百货+配套(公园、 剧场等)
地铁二号线-洪山广场站
项目概括
总平面图
项目概括
“楚河”贯穿武汉中央文化区东西向,是文化区的灵魂,是国务院批准的中部最大城市武汉市“六湖连通水工程”网 治理的首个工程。 “楚河”全长2.2公里,水面宽度40-70米,加上滨河绿化及道路宽度达到150米,连通东湖和沙湖,市民及游客或临 水休闲,或泛舟河上,一览“两岸灯火阑珊、楼光树影璀璨”的美景。
B区:国际时尚(共54个品牌) 代表品牌有 快时尚:M&S、C&A、PILL&BEAR、 UNIQLO、ZARA、GAP、UR、SPAO、 H&M 、BERSHKA(10) 潮流服饰:Only、杰克琼斯、太平鸟、 Dazzle、欧时力、5+(12) 体验零售:爱来魔像艺术馆、丝芙兰 (18) 运动集合店:阿迪、耐克、NB(3) 甜品饮品:星巴克、DQ、Lady7、哈 根达斯(11)
中国最大的 万达电影城
汉街中段,不仅是万达电影院线旗下最大的电影城,也 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电影城,共设有15 个影厅,总座位数3000座,其中包括数字3D影厅、 IMAX巨幕影厅等。
文化业态布局
文化项目
具体介绍
世界唯一 室内电影文化公

汉街西端,万达集团投资35亿元建造全球唯一室内电影 文化公园,总建筑面积6万㎡。主题公园共设有4D影院、 5D影院、飞行影院、互动影院、体验影院、太空影院、 魔幻餐厅七个电影科技娱乐项目,汇集全球最新顶尖电 影娱乐科技。
文化业态布局
项目围绕楚河汉街主要设置了八大文化项目,实现以文化产业带动商业发展,打造世界文化新品牌。
文化项目
具体介绍
世界顶级演艺剧 场
“汉秀”剧场
汉街东端,万达集团投资25亿元打造而成。由世界顶尖 建筑艺术设计大师,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伦敦奥 运会开闭幕式艺术总监马克·菲舍尔先生设计,建筑外型 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红灯笼造型。
外部人行流线
公交站:距离160米
公交站:距离450米
轻轨站:距离160 米
公交站:距离80米
公交站:位于 商业临街面
公交站:位于 商业临街面
武汉天地商业街周边公共交通丰富,最远主干道公交站离项目约450米,步行6分钟内到达。 其余公交站点步行均在3分钟内到达项目。 武汉天地商业街与轨道交通1号线出站口距离约160米,极大提高步行人流到达效率。
费水平人流需求。
特色 美食街
街区布局亮点
内街道路环线长度约500米。为增加内 街变化、活跃商业气氛,并在视觉和动 线上增加层次感打造了特色上下街。 特色上下街,上下两层通透橱窗设计, 形成双层视野空间。
特色 上下街
街区布局亮点
室外空间 建筑首层架空或挑檐下设置室外小空间
街区布局亮点
室外平层外摆区 与室内平接的外摆空间通常采用与道路不同的铺装设置或植物的视觉围合
武汉商业项目调研报告
商业公司筹备组 2016.03.25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楚河汉街 第二部分:武汉天地
楚河汉街
项目概括
大连万达集团目前投资额最大,以500亿巨资建造的“武汉中央文化区“。 规划面积为1.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 2011年9月30日开业,2013年文化旅游项目全部建成。 拥有最多的时尚流行品牌,集合世界顶级文化项目,被誉为“中国第一商业街”,
业态布局
楚河汉街合计共149个品牌,其中C区47个, B区54个,A区48个。 餐饮品牌共60个,占比为40.3%。主要集 中在街区两侧的C区和A区,带动了零售业 态客流的串连性。
项目导视系统
项目导视系统采用古代中式与现代 时尚相结合,同时考虑到夜间效果, 清晰明亮。
店面店招及装饰
店面多采用侧招,从街区一眼 望过去,各品牌侧招清晰可见 各具特色,且与街区整体格调 品牌主招牌风格相映照,搭配 合理,并不显杂乱。
现代“清明上河图”。
项目概括
项目位于武汉武昌区,东湖和沙湖之间 东起水果湖边东湖路 西至沙湖边烟霞路 北临连通东湖和沙湖的楚河
城市主干道:中北路,二环线 城市次干道:沙湖大道、楚汉路、白鹭街、公正 路 公交系统:周家大湾站,白鹭街站,高王村站, 东 湖路楚河汉街站,共计26条公交线路 轨道交通:地铁四号线-楚河汉街站
杜莎夫人蜡像 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是世界最著名、水平最高的蜡像馆,汉 街杜莎夫人蜡像馆是继上海后中国内地第2个杜莎夫人蜡 像馆。
文化业态布局
文化项目
具体介绍
湖北省最大的书 城
——汉街文华书 城
全国图书行业知名品牌文华书城,在汉 街开设湖北最大的书城,共5层,面积 达5000㎡,是文华书城的全国旗舰店。
项目概括
“汉街”是沿楚河布局的亲水步行街,位于“楚河”南岸,总长近1.5公里,总面积21万平方米,包括购物、餐饮、 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集合了100多个国内外商家。 “汉街”是中国最具建筑特色的城市商业步行街,主体采用民国建筑风格,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精致的砖砌线脚、 石库门头、青砖小道、老旧的木漆窗户,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
业态布局
楚河汉街在业态布局上分为文化业态和商业业态。 文化业态包含五大名人广场、剧场、电影院、蜡像馆等; 商业业态划分为A区、B区、C区,涵盖餐饮、零售等中高端品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
文化业态布局
建筑布局总体呈“一”字形,以名人广场为节点,通过风格各异的商业步行街连接而成,起于屈原广场, 终于太极广场,广场与广场之间通过不同建筑风格及剧场、电影院、蜡像馆等不同经营业态的商业街连 贯而成,风格的不同、业态的差异,给人一种持续新鲜的感觉。
A区:品味生活(共48个品牌) 代表品牌有 体验服务:薇拉摄影、椰岛造型 (5) 黄金珠宝:周大福、周生生、浪琴、 I do、通灵、Bloves(6) 甜品饮品:星巴克、许留山、满记、 仟吉、歌帝梵(8) 体验零售:无印良品、悦诗风吟、 莎莎(13) 餐饮:稻香、翠华、红鼎豆捞、秀 玉、俏立方、百艳青花、西提厚牛 排、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16)
店面店招及装饰
直接贴在墙面的品牌logo与 楼体砖外立面结合自然,夜晚 灯光亮起,醒目明亮。
店面店招及装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店面店招及装饰
以红蓝色调为主的复古风圆形雨棚, 搭配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为整个 建筑加入了色彩点缀。
总结
项目利用“楚河汉街”的城市旅游文化,将商业与地域特色文化很好的嫁接。业态 组合创新,植入很多体验业态(蜡像馆、画廊、琴社等),更烘托项目的文化内涵。 无论在产品组合上,还是街区细节处理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但,从规划上看,商业街较长,1.5 公里长的汉街动线单一,无转折点,且除少数节 点外,无供人休憩的座椅。另外,停车场入口不明显,周边车辆停放较乱,从外围 区看显得街区周边交通较混乱。
餐饮品牌分布
武汉天地业态以餐饮为主,共61个餐饮品牌,占比60%,集合各种菜系。 国际美食、江浙菜、湖北菜、粤菜、湘菜、港台菜、特色菜。
餐饮品牌分布
武汉天地业态以餐饮为主,共61个餐饮品牌,占比60%,集合各种菜系。 快餐小吃、咖啡简餐、冰淇淋、糕点甜品、巧克力、饮品。
街区布局亮点
室外空调
内街道路环线长度约500米。为增加内街变化、活 跃商业流线,在设计上配合商业落位打造了特色美 食街,加装了室外空调。 特色美食街为冷餐和简餐业态提供连续的外摆区, 提炼武汉小吃文化,形成特色街。 特色美食街满足了周边工作人员快速午餐和中低消
外部车行流线
距离540米
距离370米
距离190米
停车场入 口(双进)
停车场 出口
距离260米
武汉天地商业街停车场为地下两层,共2.5万㎡,约2500个车位。 入口位于卢沟桥路,采用双入口设计,车牌自动识别设备,利于车流 快速进入地下车库,减少排队时间。出口位于卢沟桥支路上,进出车 辆无干扰。 商业街主要沿街面位于次干道卢沟桥路上,交通压力相对较小,利于 的士停靠。停靠通道位于市政道路隔离带与人行道之间,用隔离桩进 行车辆引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