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楼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楼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工程概况:本工程包括24#、28#楼2栋楼,建筑面积28118㎡层,24#、28#楼为地上24层,地下均为二层。

2、控制依据:2.1设计图纸及变更文件2.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9-2002)2.3《现行建筑施工规大全》2.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5《实用建筑施工手册》2.6《建设工程监理规》(GB50319-2000)3、控制要点及方法3.1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的控制3.1.1审核楼地面各构造层采用的材料、建筑产品的品种、规格、配合比、强度等级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现行的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对进场材料的质量应抽样复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1.2审核施工企业应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审核施工方案中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具体可行,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有特殊部位施工做法大样图。

对施工方案需补充、变动的部分应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规格、型号及性检测报告,对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3.1.3审查建筑楼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及所铺设材料的温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规定,当低于要求温度时,应采取相应冬期措施。

3.1.4审查施工方案中砼、水泥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及强度检验计算方法是否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施工验收规。

检验砼和水泥砂浆强度试块的组数,按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小于1组。

当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2时,每增加1000 m2应增做1组试块,小于1000 m2按1000 m2计算。

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地制作试块组数。

3.2施工工艺的控制3.2.1地面基层的施工工艺3.2.1.1基土的施工工艺流程:清理隐蔽验收分层回填逐层夯实分层取样检测。

3.2.1.2垫层施工工艺流程:清理隐蔽验收分层铺设逐层夯实分层取样检测。

3.2.1.2.2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流程:清理抄平放线支模(变形缝设置)浇筑养护。

3.2.2隔离层的施工工艺:当楼地面有防水(潮)要求的应做隔离层。

如盥洗室、浴室、卫生间等,且多以卷材防水为主。

3.2.2.1油毡隔离层施工工艺流程:基层表面处理铺设油毡油毡表面处理细部处理、保护。

3.2.3整体地面面层的施工工艺3.2.3.1水泥砂浆面层的施工工艺流程:基层表面处理规方、找平铺设、抹压养护。

3.2.3.2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贴灰饼、冲筋刷素浆、铺筑砼面层振捣压光伸缩缝的留置养护。

3.2.3.3水磨面面层的施工工艺流程:基体表面处理弹分格线埋设分格条找平层养护扫素浆铺抹面层滚压养护表面磨光草酸清洗打蜡上光。

3.2.4板块面层的施工工艺3.2.4.1砖地面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贴灰饼标筋铺结合层砂浆(底层)弹线铺砖压平拔缝嵌缝养护。

3.2.4.2石、花岗岩面层的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弹线试排扫浆铺水泥砂浆结合层铺板灌浆擦缝养护。

3.2.4.3瓷锦砖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基层表面处理规方、弹线铺贴调缝表面清理。

3.3施工材料质量控制3.3.1填土土料质量控制:填土应选用砂土、粘土、粘性土及其他有效填料的土类,并过筛除去草皮等杂质。

土的粒径不得大于50mm。

对淤泥腐植土、冻土耕植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类,均不得用作填土。

膨胀土作的填料时,应进行技术处理后方可采用。

填土料应经试验或现场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鉴定合格后采用。

3.3.2垫层材料质量控制3.3.2.1灰土垫层材料质量控制熟石灰应采用生石灰块(石灰中的块灰不应小于70%),在使用前3~4d洒水粉化,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

并不得加渣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

熟化石灰亦可采用磨细生石灰,并按体积比与粘土拌合洒水堆放8h使用。

(2:8或3:7)粘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

如使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做垫层,其粒径不得大于5mm,拌公料体积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3.3.2.2砂垫层、砂石垫层材料质量控制砂和天然砂石中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冬期施工时不得含有冰冻块。

砂宜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或中粗砂,砂石宜选用级配良好的材料,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

3.3.2.3碎石、碎砖垫层材料质量控制碎石应选用强度均匀,级配适当和未风化的石料,其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2/3,碎砖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和夹有瓦片及有机杂质的砖料,其粒径不得大于60mm。

3.3.2.4三合土垫层材料质量控制石灰应用熟化石灰,质量要求同灰土垫层,砂和粘土中不得含有草根、贝克等有机杂质,宜采用中砂或中粗砂,砂也可用炉渣代替,粒径不大于5mm.3.3.2.5炉渣垫层材料质量控制炉渣不应有有机杂质和未然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粒径在5mm和5mm以下的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水泥应为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石灰使用前5d用水淋化,其粒径不得大于5mm。

炉渣垫层的拌合料体积比应按设垫层设计要求配料。

如无设计要求,水泥与炉渣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6,水泥、石灰、炉渣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1:8。

3.3.2.6水泥砼垫层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砼垫层是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10的砼铺设而成,厚度不得小于60mm。

水泥进场时,检查其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重点检查生产厂家、品种、数量、标号、出厂日期与合格证、.试验报告的相符性。

砂料进场时检查试验报告、粒径含泥量应符合标准要求。

石的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

水宜使用饮用水。

3.3.3找平层材料质量控制找平层应采用水泥砂浆、砼、沥青砂浆或沥青砼铺设而成。

并应按铺设同类面层的有关规定采用,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不宜小于32.5号。

砂石参见“砼垫层”。

粉状的矿物貭材料。

不得采用石灰、石膏、泥岩灰或粘土作为粉状填充料。

3.3.4隔离层材料质量控制隔离层应采用防水类卷材,防水类涂料或沥青砂浆等铺设而成。

防潮要求较低时,可采用沥青胶结料覆式隔离层。

沥青采用建筑石油沥青或道路石油沥青,油毡采用石油沥青油毡,其标号不小于350号。

粉状填充料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规定,其粒径不应大于0.3mm。

防水类卷材和防水类涂料应符合现行的产品标准的规定.,重点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性纯检验报告。

3.3.5填充层材料质量控制. . .填充层应采用松散板块整体保温材料和声材料铺设而成。

其材料的密度和导热系数,.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松散保温材料可以采用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炉渣、水泥等。

膨胀蛭石粒径一般为3~15mm,膨胀珍珠岩粒径小于0.15mm的含量不大于8%,炉渣应理筛选,炉渣和水渣的粒径一般应控制在5~40mm,其中不应含有有机杂物、石块、土块、重矿渣块和未燃尽的煤块。

整体保温材料可采用沥青膨胀珍珠岩,沥青膨胀蛭石,水泥膨胀珍珠岩及水泥膨胀蛭石等。

膨胀珍珠蛭石的粒径应符合松散保温材料中的规定。

板状保温材料可采用泡沫塑料板,膨胀珍珠岩板、膨胀蛭石板、加气砼板、泡沫砼板、矿物棉板等。

3.3.6面层材料质量控制3.3.6.1水泥砂浆面层材料质量控制。

参见“找平层”材料质量控制。

3.3.6.2水泥砼面层材料质量控制。

参见“水泥砼垫层”材料质量控制。

3.3.6.3水磨石面层材料质量控制水泥:深度水磨石面层用水泥与水泥砼面层相同,白色或浅色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

石粒:粒径除特殊要求外,宜为4~14mm。

石粒应分批按不同品种、规格、色彩堆放。

使用前应用水冲洗干净、晾干。

颜料:应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不阿使用酸性颜料。

掺入量宜为水泥重量的3%~6%,或由试验确定。

同一彩色面层应使用同厂同批的颜料。

分格条:应采用铜条或玻璃条,亦可使用色彩塑料条。

3.3.6.4砖面层材料质量控制缸砖、瓷地砖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建材标准和相应的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

瓷锦砖其技术等级,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瓷锦砖产品》的规定。

水泥砂浆:铺设粘土砖、缸砖、瓷锦砖面层时,水泥砂浆体积比为1:2,其稠度为25~35mm;铺设水泥花砖面层时,水泥砂浆的体积比1:3,其稠度为30~35mm。

3.3.6.5石、花岗岩面层材料质量控制石:天然石建筑板材是以石荒料经锯、磨、切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板状产品,其技术要求的规格公差、平度偏差、角度偏差、磨光板材的光泽度、外关色调与花纹、物理—力学性纯等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天然石建筑板材》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的建筑地面采用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518中有关材料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

进场应有检测报告。

浅色石不宜用草绳、草帘等捆绑,以防污染板材宜放在室储存,直立码放宜光面相对,其倾斜角度不大于75度,搬运时应轻拿轻放。

花岗岩:花岗石建筑板材是以花岗岩荒料经加工制成的粗磨或磨光板材产品,其技术要求的规格公差、平度偏差、角度偏差、磨光板的光泽度、菱角缺陷、裂纹、划痕、色调、色线和色班等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规关于板块材质的规定。

粗磨和磨光板材应存放库房,室外存放必须遮盖。

板材、块材质量要求水泥标号不小于32.5号。

受潮结块水泥禁止使用。

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必须过筛,颗粒要均匀,不得含有杂物,粒径一般不大于5mm。

3.3.6.6预制板块面层材料质量控制砼板块边长250~500mm,板厚等于或大于60mm,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水磨石板块要求色泽鲜明,颜色一致。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

砂宜采用中砂、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板块材质量要求3.4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3.4.1基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3.4.1.1基本要求,地面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亦即对地面下的基土层不论是原装上或填土均应达到均匀密实的要求,对于淤泥、淤泥貭土、杂填土、冲填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土层等软弱地基,必须按设计要求对软若能基土进行更换或加固处理后,方可铺设地面。

3.4.1.2质量控制要点3.4.1.2.1填土前应清底夯实,施工时应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进行分层夯实,填土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的有关规定,压实系数应经现场试验确定,当无条件时,可根据压实机具,每层虚铺土厚度和每层压实遍数参照下表确定:每层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注:本表适用于填土厚度在2m以。

3.4.1.2.2填土时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情况下施工,过干的土在压实前应加以湿润,过湿的土应予晾干,工业厂房和冷库等较重的地面工程的施工,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优含水量和施工含水量的控制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