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面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楼面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楼面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1.相关规、规程及质量验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9—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10—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GB50327—2001)《建设工程监理规》(GB50319--2000)2.工艺流程2.1垫层2.1.1 炉渣垫层:基层处理→做找平墩→铺设炉渣拌合物→上杆找平→滚压找平→边角修整→养护;(铺设、滚压,分层进行)2.1.2混凝土垫层:基层处理→设置高程控制桩(线)→浇筑振捣找平→养护;2.1.3粒混凝土垫层:基层处理→设置高程控制桩(线)→铺设粒混凝土→振捣或滚压找平→养护;2.1.4 灰土垫层:基层处理→设置高程控制桩(线)→铺设灰土→夯实找平→边角修整→养护;(铺设夯实,分层进行)2.1.5砂垫层:基层处理→设置高程控制桩(线)→铺砂→洒水湿润→机具捣实找平→边角修整;(铺设夯实,分层进行)2.1.6砂石垫层:基层处理→设置高程控制桩(线)→铺设砂石→洒水湿润→机械碾压或人工夯实找平→边角修整:(铺设夯实,分层进行)2.1.7碎石垫层:基层处理→设置高程控制桩(线)→铺设碎石→用细石(5--25mm)填补空隙→洒水湿润→机械碾压或人工夯实找平→边角修整;(铺设夯实,分层进行)2.1.8 碎砖垫层:基层处理→设置高程控制桩(线) →铺设碎砖→洒水湿润→机械碾压或人工夯实找平→边角修整;(铺设夯实,分层进行)2.1.9 三合土垫层:基层处理→设置高程控制桩(线)→2.1.9.1或2.1.9.22.1.9.1 铺设熟石灰、碎砖及砂(或炉渣)拌合物→夯实找平→边角修整→养护;(铺设夯实,分层进行)2.1.9.2 铺碎砖→洒水湿润拍实→灌石灰砂浆→夯实找平→边角修整→养护; (铺设夯实,分层进行)2.1.10 基层处理:2.1.10.1基层为素土:整平夯实,铺设垫层前洒水湿润;2.1.10.2 基层为松散物或颗粒状物,洒水湿润,压(拍)整平:2.1.10.3 基层为混凝土楼板,要冲洗干净,表面粗糙度不够要凿毛处理,铺设垫层前,洒水湿润,垫层为混凝土类或炉渣要刷水泥素浆结合层。

2.2 整体楼地面:2.2.1 水泥砂浆地面:基层清理→抹踢脚板→洒水湿润→找高程冲筋(或贴灰饼)→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铺设水泥砂浆,上杆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头遍压实找平→第二遍压实、找平→第三遍压实,出光→养护;2.2.2 现制水磨石地面: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找高程冲筋(或贴灰饼)→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铺底灰→上杆刮平→木抹子搓平→养护→镶分格条→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铺石渣灰→抹平压实→滚压出浆→养护→磨头遍,刮补素浆→磨第二遍,刮补色浆→磨第三遍→酸洗出光→打蜡;2.2.3现制水磨石踢脚板: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找规矩,冲筋→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第一次底灰装档,压实→第二次底灰装档,压实,压平(与筋平)→养护→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铺抹石渣灰,压实,找平→刷水两遍,刷去浮浆→养护→磨头遍,刮补素浆→磨第二遍,刮补色浆→磨第三遍→酸洗出光→打蜡;2.2.4 豆石混凝土地面基层清理→洒水湿润→找高程冲筋(贴灰饼)→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浇灌混凝土→振捣密实,上杆刮平→木抹子搓平→撤水泥砂子干面灰→铁抹子压头遍→压第二遍→压第三遍出光→养护。

2.3板块楼面、地面:2.3.1预制水磨石地面: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找高程冲筋→铺抹找平层→养护→定线→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铺设磨石块→第一次稀水泥砂浆灌缝(至2/3高度)→擦净水泥浆残迹→第二次水泥色浆灌缝至缝满→表面清理,擦净→养护→贴踢脚板→磨光,打蜡;2.3.2 瓷锦砖(马赛克)地面: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找高程冲筋→铺抹找平层→养护→定线→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铺设瓷锦砖→铺垫板,边角修整→刷水,揭纸→灌缝→养护;2.3.3 石、花岗石、碎拼天理石及人造石板、通体砖地面: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找高程冲筋→铺抹找平层→养护→弹线→试拼→编号→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铺砂浆→铺石块→灌缝,擦缝→打蜡;2.3.4 缸砖,水泥花砖地面: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找高程冲筋→抹底灰→养护→定线,找规矩→洒水湿润→涂刷水泥素浆结合层→铺砖→灌缝,修整→勾缝→养护;2.3.5 塑料板地面:基层清理→洒水湿润→找高程,冲筋→抹底灰→养护→弹线,找规矩→配兑胶结剂,清擦塑料板→刷胶→粘贴塑料板→清理板面→滚压→粘贴踢脚板。

2.4 木地板:2.4.1地龙骨(搁栅)安装:2.4.1.1 基础、地龙墙及楼层楼板事先预埋铅丝;2.4.1.2 空铺法(用于首层地面)找高程,安装压檐木→捆绑压檐木→砌筑地龙墙或砖垛(用于地龙骨跨度较大时)→弹线→安装地龙骨→安装剪刀撑;2.4.1.3实铺法(用于楼层地面)楼面清理,弹线→安装地龙骨,找高程→捆绑地龙骨→龙骨间填实保温材料。

2.4.2面板安装(长条和拼花木地板):2.4.2.1单层木地板安装:检查地龙骨位置及高程→安装木地板→清理、刨光→安装踢脚板→净面细刨、磨光→表面涂层;2.4.2.2 双层木地板安装:检查地龙骨位覃及高程→安装毛地板→清理、刨平→铺防潮层→弹线→安装木地板→清理、刨光→安装踢脚板→净面细刨、磨光→表面涂层。

2.4.3碎木拼装地板:基层清理修补→放线,找规矩→基层满涂一遍胶水→粘铺木地板→初磨→安装踢脚板→批刮→涂刷泡力水一度→涂水晶漆二度;2.4.4 沥青胶结料拼花木地板:基层清理一找高层,基层修补→满涂底子油→放线、找规矩→贴铺木地板→固化→清理刨光→安装踢脚板→净面细刨,磨光→表面涂层。

2.5 地毯铺设:基层处理→弹线,套方,分格,定位→地毯剪裁→订倒刺板挂毯条→铺设衬垫→铺设地毯→细部处理及清理。

3. 质量标准3.1基层工程的一般规定3.1.1 基层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规定。

3.1.2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3.1.3 当垫层、找平层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

3.1.4 基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层表面应平整,其允许偏差应符合3.1.1.4的规定。

表3.14 基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3.2.1本规定适用于水泥混凝土(含细石混凝土)面层、水泥砂浆面层、水泥钢(铁)屑面层、防油渗面层和不发火(防爆的)面层等面层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

3.2.2铺设整体面层时,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

铺设前宜涂刷界面处理剂。

3.2.3铺设整体面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第3.0.13条的规定。

3.2.4 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3.2.5 当采用掺有水泥拌和料做踢角线时,不得用石灰浆打底。

3.2.6整体面层的抹层工作应在水泥初凝时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时完成。

3.2.7整体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1.7的规定。

表3.2.7 整体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3.3.1本规定适用于砖面层、石面层和花岗石面层、预制板块面层、料石面层、塑料板面层、活动地板面层和地毯面层等面层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

3.3.2铺设板块面层时,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

3.3.3铺设板块面层的结合层和板块间的填缝采用水泥砂浆,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置水泥砂浆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小于32.5;(2)配置水泥砂浆的砂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的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3)配置水泥砂浆的体积比(或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3.4 结合层和板块面层填缝的沥青胶结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3.3.5 板块的铺砌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避免出现板块小于1/4边长的边角料。

3.3.6 铺设水泥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块、水泥花砖、瓷锦砖、瓷地砖、缸砖、料石、石和花岗石面层等的结合层和填缝的水泥砂浆,在面层铺设后、表面应覆盖、湿润,其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 。

当板块面层的水泥砂浆结合层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3.3.7 板块类踢脚线施工时,不得采用石灰砂浆打底。

3.3.8 板、块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1.8的规定。

表3.3.8 板、块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3.4.1 本节适用于实木地板面层、实木复合地板面层、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竹地板面层等(包括免刨免漆类)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

3.4.2 木、竹地板面层下的木搁栅、垫木、毛地板等采用木材的树种、选材标准和铺设时木材含水率以及防腐、防蛀处理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6的有关规定。

所选用的材料,进场时应对其断面尺寸、含水率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抽检,抽检数量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3.4.3与厕浴间、厨房等潮湿场所相邻木、竹面层连接处应做防水(防潮)处理。

3.4.4木、竹面层铺设在水泥类基层上,其基层表面应坚硬、平整、洁净、干燥、不起砂。

3.4.5 建筑地面工程的木、竹面层搁栅下架空结构层(或构造层)的质量检验,应符合相应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4.6 木、竹面层的通风构造层包括室通风沟、室外通风窗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4.7木、竹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4.1.7的规定。

表3.4.7 木、竹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4. 楼地面工程监理质量预控要点4.1 核对图纸,确认楼地面类型;设计对楼地面的垫层、构造层、面层做法及材料品质要求;特殊的使用功能要求等。

确认楼地面水平轴线位置及高程;4.2核对操作人员技术素质,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质理保证体系的组成及落实;4.3 审查施工方案;4.4检查施工机具准备,是否适用,能否满足施工需要;4.5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特别是木地板施工的环境湿度控制。

应提前办好的隐蔽验收项目是否已办好;4.6进场材料。

审查书面资料,进行实物检查验收。

5. 楼地面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5.1房心土回填:检查土质、土壤含水率、土中超径颗粒及杂物清除等。

重点控制分层厚度及边角处的修整补夯;5.2 垫层施工:检查材料质量及其二次加工(如炉渣过筛,配灰土的土过筛及水发石灰过筛等)检查拌合物的配合比及拌合工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