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重在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建设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重在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建设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重在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建设□张效琴(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43)摘要:建设一个“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强弱对能否实现该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建设,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强化领导成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公务员的执法能力,培育健康的行政执行力文化,对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政府;行政效率;行政执行力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09)02-0001-03收稿日期:2008-12-12作者简介:张效琴(1965—),女,陕西韩城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法律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一、政府行政执行力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执行力”是在西方管理界被频繁使用的词汇,其主要内容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国外一些著名企业家普遍认为,企业成功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执行力,而企业管理的最大危害就是缺乏执行力。

这样一个源于企业管理而在企业界得到广泛推崇的理念正日益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渗透,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说明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在推进政府改革和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所谓行政执行力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正确、科学的公共政策、行政决策固然重要,然而,强有力的行政执行力却万万不可少,因为法律的威严、政策的良善、决策的准确都体现在行政机关的执行力上。

如果行政机关的执行力软弱涣散,再好的法律、政策都将会是一纸空文。

清代的唐甄在其政论文章《权实》中写到:“为政贵在能行,夫国有善政,而德泽不加于民者,政虽善,未尝入民也。

”就是说,任何良法美意构成的方针、政策,如果不能贯彻下去,落实到位,是谈不上治道的。

提高行政执行力是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政府竭力追求的目标。

因为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行政执行力的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其国际竞争力,决定其民族的兴衰存亡。

20世纪的后20年,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政府再造运动,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提升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塑造高效、灵活、廉洁的政府形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政府要想有效地引导本国社会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大力提升政府执行力。

一个高效的政府必须是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的政府。

这样的政府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优的质量将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付之行动,贯彻落实,使国家的法律、政策发挥出应有的效应,真正惠及社会大众。

反之,如果是一个执行力软弱、组织涣散的行政机关,不仅难以发挥法律、政策应有的作用,还会招致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二、我国政府行政执行不力的表现(一)有意曲解中央政策有的行政机关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当地的经济发展指数,有意曲解中央政策,名曰“执行”、“落实”,实际上一点行动都没有。

为了减少污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取消那些耗能大、污染严重的企业。

然而,这样的政策到了某些地方有时很难得到贯彻落实,甚至有的行政机关竟和这些企业暗中互通消息。

只要有上级检查,这些企业一律关门停业,不得开工生产,等检查组一走,再通知企业继续生产。

在土地征用方面,中央为了保住全国耕地18亿亩的底线,规定了在征用土地特别是耕地方面严格的审批手续。

然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在办理有关征地手续时,明知政策不允许,按正常的渠道根本就办不下来,竟然采取迂回曲折的办法,瞒报用地的性质,变相地为有关企业办理了用地手续。

2007年7月,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从涉及违法的用地面积来看,非法批地的案件约占涉及土地面积的80%,其中,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涉及政府为违法主体的案件,一些县、市政府默许、纵容乃至在背后操纵违法违规用地,未批先用,以租代征,擅自设立和扩大开发区,擅自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违规侵占基本农田等。

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自然会使中央的政策无法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所以,在2006年,全国就没有实现在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2%的目标。

(二)在工作中互相推诿以逃避执行或者做一些表面文章虚假执行对于一些棘手的问题,某些负有相关职责的行政机关会推诿扯皮,逃避执行。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面对问题时的态度。

例如:对于农公共行政1民工的讨薪问题,由于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对企业监管过程中的措施不到位,导致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老大难问题时有发生。

有的行政机关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往往采取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或者只是表面上对被检查者进行监督,实质上的监管措施一点都没有,各地频发的矿难就是地方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的真实写照。

中央多次要求各地政府部门要对煤矿企业加强监管,对那些安全设施不达标的煤矿要坚决取缔,决不能任其发展。

涉及官煤勾结的,中央要求入股官员必须撤股。

对此,有的行政机关只是应付一下了事:打个电话通知煤矿的经营者要注意安全,不能出问题。

至于该煤矿安全设施是否达标,工人的操作是否合乎程序,很少有人去实地检查,即使有,也是走马观灯,敷衍了事。

关于撤股的事也是虚晃一枪,表面看,官员都撤股了,而暗地里仍是股东。

试想:如果我们的政府官员都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职责内的事,及早发现煤矿的安全隐患,及时制止他们的生产活动,坚决不参与煤矿的经营,煤矿事故发生的几率一定会减少。

难怪在一次安全生产会议上,国家安检总局局长李毅中怒斥所谓的“六证齐全”的煤矿时说了一句:“什么六证齐全,我看就是五毒俱全!”其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虚假执行,黑砖窑事件、劣质奶粉事件、豆腐渣工程等才会屡禁不止。

(三)机械地理解上级政策,教条化地执行或者搞形象工程以应付执行有的行政机关对于上级的政策不仔细研究,不能深刻领会其实质意义,而是教条地、机械地照搬照做。

为了表示坚决拥护上级的决定,在执行过程中不区别具体情况,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千篇一律。

2006年初,中央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出台。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央一再强调,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让广大农民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

在2007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然而,有些地区的基层政府却把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理解为就是建设“新村庄”,于是不分析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采用强行、粗暴的全部拆除旧房盖新房的方法,要求农民马上拆除旧房盖新房,从而显示其在执行中央政策时的积极性。

然而,拆除旧房容易,要盖新房很难。

一些农民拿不出建新房的资金,地方政府财政也没有能力帮农民解决,无奈之下,有些农民在失去了自己赖以遮风挡雨的旧房子之后,只好借住在亲戚家或者就在看管果园的简易窝棚居住。

这种所谓的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实质上是对中央政策精神的机械理解,教条理解,既没有吃透中央的政策精神,又没有扎实地做前期调研,只是一味图好看、讲形式。

这样的形式主义无疑使新农村建设走了样,不但给农民带不来实惠,反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给农民带来了无形的伤害。

有的行政机关在执行中央的政策、命令时,一开始也信心十足,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然而,想象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一旦其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遭遇到阻力,就会丧失信心,知难而退。

如在关停有关耗能大、污染严重的企业时,有些地方领导会给执法人员施加压力,以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大帽子压人,使得执法人员面对这种状况时不知所措,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四)行政决策缺乏科学性,使得行政执行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有的行政机关的领导在做决策时缺乏科学、民主决策的观念,缺乏深入的调查、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同时又太注重本部门或者本地区的利益,喜欢个人说了算,喜欢拍脑袋决策,这样的决策随意性、片面性较强,在实践中很难操作,从而使得执行工作无法正常展开;有的行政机关的领导在决策时全凭个人的喜好,作出的决策经常出尔反尔,变动太快,使得执行人员很难开展工作。

三、提升政府行政执行力的途径温家宝总理曾在一次省部级干部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决策、执行、监督,是政府运行的三个重要环节。

决策科学民主,执行坚决有力,监督透明公正,才能全面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升政府能力。

在现实工作中,政府的执行对其有效履行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说过,在政府工作中,为了实现政府决策的目标,方案确定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因为再正确的政策,再完美的方案,在执行力滞后的政府执行部门手中也会失去作用。

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必须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建设。

(一)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高质量的政策是政府有效执行的前提,也是构建政府执行力的基础。

这就需要使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同时还要完善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制度,要注重专家咨询和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加强信息共享,以此来提高行政决策的制定水平。

首先,应强化决策者的责任意识,使决策的风险与责任紧密相连,以防止盲目决策和草率决策;其次,应将决策执行后的社会效果与决策挂钩。

通过决策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来分析该决策的制定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社会现实,是否惠及了社会大众,将这样的分析结果与决策者的政绩考评结合起来,为其日后的提拔、重用做参考。

(二)树立政府机关领导班子成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一个行政机关执行力的强弱与该机关的领导班子建设有很大关系。

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大局意识,在思想上能够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那么,该机关的其他成员在工作中就能顾全大局,在执行工作中就能把中央的政策落到实处。

2007年7月26日,胡锦涛同志在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指出: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上来,坚持从全面的高度想问题、谋思路、促发展,切实把主要公共行政2ImprovetheefficiencyofgovernmentadministrationplacedtheemphasisonstrengtheningtheadministrativeexecutionoftheconstructionZhangXiao-qin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a“pragmatic,cleanandefficient”governmentisthegoaloftheadministrativemanagementsysteminourcountry,government'sadministrativeexecutioncanrealizethestrengthofthetargetplaysavitalrole.Therefore,thestrengtheningofadministrativeexecutionofconstruction,payattentiontothedecision-makingmorescientificanddemocratic,aleadingmemberofenhancedsenseofresponsibilityandtrainingofcivilservantsofthelawenforcementcapacity,cultivateahealthycultureoftheChiefExecutiveAbility,forimprovingtheadministrativeefficiencyoftheGovernmentandourcountry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benefit.Keywords:Improve;Administrativeefficiency;Carriesoutforce;Construct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上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