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代表碱基
代表磷酸基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核苷酸 磷 酸
碱 基
戊糖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O
NH
碱基 N
N
N
HN
NO
N
H
H
酯键 O
OH
H2O
磷酸 O P O H O H C H 2
O
糖苷键
O
H2O
OH OH
戊糖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核苷酸
酯键Leabharlann 5`碱基连接(糖苷键)4`
1`
3` 2`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对DNA为H)
第九章 核酸类药物的分析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基本要求
✓掌握:核酸的结构和分类;嘌呤类药物 和嘧啶类药物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 原理
✓熟悉:核酸的理化性质;反义寡核苷酸 药物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结构和分类 ✓理化性质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什么是核酸?
➢ 1869年核酸最早分离自外科绷带脓细胞的细胞核, 当时发现这种物质含磷量之高超过当时发现的任何 一种有机物,并且含有很强的酸性,故得名核酸。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第二节 嘌呤类核苷酸药物分析
嘌呤碱(腺嘌呤、鸟嘌呤) 戊糖 磷酸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一、鉴别
➢ 戊糖鉴别 ➢ 嘌呤鉴别 ➢ 磷酸鉴别 ➢ 特征吸收光谱 ➢ 熔点测定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一)戊糖的鉴别
✓ 苔黑酚反应(地衣酚反应)---凡核糖均有此反应
试剂:浓盐酸,苔黑酚试剂,三氯化铁(催化剂) 现象:鲜绿色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 2.复性
一定条件下,去除变性因素后,核酸恢复二级结构及生物活
性的现象;通常使用热复性。(退火)



高温变性

热复性
急 速 冷 却 热复性在基因测序中被第广九章泛核应酸类用药物分析
复性失败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 (五)颜色反应
✓ 苔黑酚反应:
脱水
Fe3+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脱氧核糖
磷酸
RNA
核糖核苷酸
腺嘌呤核苷酸 鸟嘌呤核苷酸 胞嘧啶核苷酸 尿嘧啶核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尿嘧啶(U)
核糖
磷酸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稀有碱基
的氢键断裂和碱基堆积力破坏,有规律的双螺旋 结构变成单链无规律的“线团”,但不发生共价 键的断裂,这过程称之。 ✓ 变性原因:高温(一般>75℃)、强氧化剂、强 酸、碱、尿素等; ✓ 机理:双链间氢键断开,成为两条单链( DNA双 螺旋二级结构的破坏,生物活性的丧失) ✓ 特征性Tm---DNA的变性温度 82~95℃
✓ 二苯胺反应 DNA 试剂:浓硫酸,二苯胺 现象:蓝色 ✓ 与间苯三酚反应(核苷酸中的戊糖) 现象:玫瑰红色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二)嘌呤的鉴别
+氨制硝酸银→白色↓→红棕色(遇光) (嘌呤碱基的特殊鉴别反应)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三)磷酸的鉴别
有机磷→无机磷+钼酸→磷钼酸+还原剂→钼蓝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 取本品1%水溶液,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 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嘌呤碱基
➢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 248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22nm的波 长处有最小吸收。
• 嘌呤——次黄嘌呤、1-甲基次黄嘌呤、 N2、N2-二甲基鸟嘌呤。
• 嘧啶——5-甲基胞嘧啶、5-羟甲基胞嘧啶、 二氢尿嘧啶、4-巯尿嘧啶
• 都是基本碱基的化学修饰型。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O 1-甲基次黄嘌呤
N H3C
N
N
N
H2N
N
H
鸟嘌呤
O N
N
N
H
次黄嘌呤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二、理化性质
➢ (一)两性性质:磷酸基;碱基(通常:酸性) pH影响碱基间氢键稳定:DNA pH4.0~11.0
现在国家已经批准的嘌呤类核苷酸药物一般都用 此法测定含量
➢ HPLC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四、实例分析
➢ 肌苷 ➢ ATP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一)肌苷的质量分析
1.结构:C10H12N4O5 268.23
本品为9β-D-核糖次黄嘌呤。按干燥品计算,含 C10H12N4O5应为98.0~102.0%。
➢ (二)水解性:微溶于水,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 (三)UV:λmax=260nm 蛋白质280nm
A260/A280 纯DNA>1.8 纯RNA应达到2.0 混有杂蛋白 比值降低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 (四)变性和复性 ✓ 1.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影响下,DNA双螺旋区
2.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本品在水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醇中不溶,在稀盐 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3.鉴别
➢ 取0.01%供试品溶液适量,加等体积的3,5-二羟 基甲苯溶液(取3,5-二羟基甲苯与三氯化铁各 0.1g,加盐酸使成100ml),混匀,在水浴中 加热约10分钟,即显绿色。---苔黑酚反应
戊糖
核糖 (in RNA)
2`-脱氧核糖 (in DNA)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核苷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DNA & RNA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碱基
嘧啶环
RNA
尿嘧啶 U
DNA
胞嘧啶 C
胸腺嘧啶 T 腺嘌呤 A
嘌呤环
鸟嘌呤 G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类别 基本单位
核苷酸
碱基 五碳糖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 1909年其组成被研究清楚,1944年生物功能初步 澄清,在X射线衍射技术支持下1953年结构澄清。
➢ 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 的通称。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一、结构和分类
核酸
核苷酸


磷酸
核苷
戊糖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碱基
核酸
核苷酸
代表戊糖,对DNA而言为脱氧核糖,对RNA 而言为核糖;
RNA中核糖+浓HCl(浓H2SO4)→糠醛+苔黑酚→深绿色化
合物( λmax=670nm )
✓ 二苯胺反应:
DNA中脱氧核糖+浓H2SO4 →5-羟基-4-羰基戊醛+二苯胺→
蓝色化合物( λmax=595nm )
✓ 水解后磷酸:
磷酸+钼酸→磷钼酸+还原剂(维生素C、氯化亚锡等) →钼 蓝( λmax=660nm )
(四)特征吸收光谱
UV:嘌呤环,嘧啶环 IR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五)熔点测定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二、检查
➢ 一般检查
酸度,水分,无机盐,有机物,溶液的颜色和澄清度
➢ 蛋白质检查
磺基水杨酸溶液
➢ 有关物质
纸色谱,薄层色谱,电泳,荧光检查
第九章核酸类药物分析
三、含量测定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