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能性

可能性

三年级上册“可能性(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P104-106“可能性(一)”例1——例3。

[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

这节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可能性”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主要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学情分析]
结合前测的分析知道,学生对“可能”、“一定”、“不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在生活中什么事情是“一定”或是“可能”或是“不可能”发生的,学生也能很好地举出例子来。

教学中老师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中充分感受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4、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具有一定的求实态度和合作意识,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难点:能准确使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正确分析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教具]电子白板课件、两个空盒子、两种颜色的乒乓球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欧洲的某国,一位奴隶冒犯了国王。

国王大怒,决定将奴隶处死……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就死。

你们认为这个奴隶摸纸条会出现什么结果?(让学生猜猜结果。


师:对,大家用了一个词“可能”。

就是可能摸到“生”,也可能摸到“死”,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板书:可能)
师:可是这个昏庸的国王一心要让这个奴隶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写有“生”的纸条拿掉,换成了“死”字……这下,奴隶的命运会怎样呢?(让学生猜猜结果。


师:两张纸条上全都写着“死”,任意摸一张,必定是“死”字,看来这个奴隶一定死了。

(板书:一定)
师:别急,听我往下讲。

有个好心的知情人把这个情况悄悄地告诉了奴隶……这个奴隶拿起盒中的一张纸条,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在场的人全惊呆了。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让学生猜猜结果。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

因为他吞了一张纸条,剩下的是“死”,吞下的当然就是“生”了,他不可能死了。

(板书:不可能)
师小结:这个奴隶的命运真是一波三折!他经历了“可能生,也可能死”,到“一定死”,最后是“不可能死”的过程,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生命。

引入课题: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样,有些我们不能肯定它的结果,有些就可以肯定它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操作活动,体验感悟
(一)教学例1
1、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两个空盒子,1号盒和2号盒。

我还带来一袋白色和黄色的乒乓球。

师:“现在老师把6个白乒乓球倒进1号盒里。

”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1:6个白球”。

师:“在1号盒,你猜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教师请两个学生摸球。

师:“如果让其他同学摸,应该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师引导学生说完整:因为里面全是白色的乒乓球,所以摸到的一定是白色的乒乓球。

2、老师拿出另一个盒子。

老师:“老师准备在2号盒里放进3个白色、3个黄色的乒乓球。

”(在黑板上板书2:3个白球,3个黄球)。

老师再把这些乒乓球放进2号盒。

师:“请问在2号盒里一定能摸到白色的球吗?”(不一定)
“你们猜在2号盒子中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乒乓球?”请同学摸。

引导学生完整说出“在2号盒子里装着白色、黄色的乒乓球,可能摸到白色的乒乓球,也可能摸到黄色的乒乓球。


3、老师:在2号盒里能摸到紫色的乒乓球吗?(不可能)
引导学生说完整:因为2号盒中没有紫色的乒乓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紫色的乒乓球。

(二)活动:按要求装球
1、老师:刚才是老师装球,现在请你们来装球。

课件出示:请你按要求往杯子里装一些球。

①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②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

③摸出的可能是红球。

请学生到电子白板前按要求操作拖球。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摆的及原因。

全班评价对错。

三、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教学例2(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资料)
(一)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学会了用“一
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游戏中的各种情况。

在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这三种情况,比如课本P105例2,例2是几种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就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吧。

(二)老师:书本上已经介绍了“一定”发生的用符号“√”表示,“可能”发生的用符号“○”表示,“不可能”发生的用符号“×”表示。

(老师边讲边把符号板书在黑板上。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书本完成P105例2,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三)老师:“你想解决哪个问题?”指名回答并说理由。

引导学生说完整:“我想解决的是()这个问题,我认为是()的,因为()。


在指名汇报的过程中,重点讲解学生有分歧的两幅图。

图五“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图六“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让学生猜,自由探讨。

最后老师出示小资料: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判断(P108的第1题)
先让学生在书本上判断,再全班讲解,提问个别同学说说理由。

2、商场转盘设置的原因
3、小侦探
五、生活中的数学
看来大家都能判断出哪些事件一定发生,哪些事件可能发生,哪些事件不可能发生。

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P108的第3题)。

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六、图片欣赏(德育教育)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有关可能性的事件,我们一起来欣赏。

1、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
2、居里夫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3、老师寄语: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可能你的表现不是最出色的,但只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勤思考,你就不可能没有进步,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是
最棒的!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