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与原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与原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与原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 A ,单位是每摩(mol -1),数值是
N A = (6.0221376±0.0000036)×1023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

它的测定精确度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 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

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但测定结果几乎一样,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客观存在的重要常数。

例如:用含Ag +的溶液电解析出1mol 的银,需要通过96485.3C (库仑)的电量。

已知每个电子的电荷是1.60217733×10-19C,则
N A = ./10022136.61060217733.1/3.964852319mol C
mol C ⨯=⨯- 下面着重介绍单分子膜法测定常数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学习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用品
胶头滴管、量筒(10 mL )、圆形水槽(直径 30 cm )、直尺。

硬脂酸的苯溶液。

实验原理
硬脂酸能在水面上扩散而形成单分子层,由滴入硬脂酸刚好形成单分子膜的质量m 及单分子膜面积s ,每个硬脂酸的截面积A ,求出每个硬脂酸分子质量m 分子,再由硬脂酸分子的摩尔质量M ,即可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 。

实验步骤
1.测定从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
取一尖嘴拉得较细的胶头滴管,吸入硬脂酸的苯溶液,往小量筒中滴入 1mL ,然后记下它的滴数,并计算出 1滴硬脂酸苯溶液的体积V 1。

2.测定水槽中水的表面积
用直尺从三个不同方位准确量出水槽的内径,取其平均值。

3.硬脂酸单分子膜的形成
用胶头滴管(如滴管外有溶液,用滤纸擦去)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在距水面约 5 cm 处,垂直往水面上滴一滴,待苯全部挥发,硬脂酸全部扩散至看不到油珠时,再滴第二滴。

如此逐滴滴下,直到滴下一滴后,硬脂酸溶液不再扩散,而呈透镜状时为止。

记下所滴硬脂酸溶液的滴数d 。

4.把水槽中水倒掉,用清水将水槽洗刷干净后,注入半槽水,重复以上操作二次。

重复操作时,先将滴管内剩余的溶液挤净,吸取新鲜溶液,以免由于滴管口的苯挥发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

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5.计算
(1)如称取硬脂酸的质量为m ,配成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 ,那么每毫升硬脂酸的苯溶液中含硬脂酸的质量为m /V 。

(2)测得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 1,形成单分子膜滴入硬脂酸溶液的滴数为 (d —1)(详见注释),那么形成单分子膜需用硬脂酸的质量为:
(3)根据水槽直径,计算出水槽中水的表面积S 。

已知每个硬脂酸分子的截面积A=2.2×10-15cm 2,在水面形成的硬脂酸的分子个数为:S /A 。

(4)根据(2)和(3)的结果,可计算出每个硬脂酸分子的质量为:
V
S d m AV A
S V d m V ∙-=-)1()
1(11 (5) 1mol 硬脂酸的质量等于284g (即 M=284g /mol ),所以 1mol 硬脂酸中含有硬脂酸的分子个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N 为:
注释:当最后一滴硬脂酸溶液滴下后,这滴溶液在水面呈透镜状,说这滴溶液没有扩散,即没有参与单分子膜的形成。

这时单分子膜已经形成完毕,应停止滴入溶液,所以,在计算形成单分子膜所需硬脂酸溶液的滴数时,应将最后一滴减掉,即滴数计为d —1。

说明:
一、实验成功标志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在(5-7)×1023范围内为成功。

二、失败征象
实验测定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数量级不等于1×1023。

三、原因分析
1.因为苯是易挥发的溶剂,故在配制、使用硬脂酸苯溶液的过程中因为苯的挥发,造成浓度的变化。

2.在测量每滴硬脂酸苯溶液体积时是连续滴液的,在形成单分子膜时的滴液是间歇的,同时,滴管内液体多少不同,手捏胶头的力不同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液滴的大小不均匀。

3.水槽洗涤不干净,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4.水槽水面直径测量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

四、注意问题
1.苯中有少量的水,可用无水氯化钙或氧化钙除去。

2.配好待用的硬脂酸苯溶液一定要严加密封,防止苯的挥发。

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加塞塞住。

3.在使用胶头滴管滴液时,均要采取垂直滴入法,以保持液滴大小均匀。

4.在形成单分子膜的过程中,应保持水面平静,防止单分子膜重叠。

5.水槽的洗涤:每做完一次实验,一定要把水槽洗涤干净。

否则,第二次实验所需硬脂酸苯溶液的滴数将明显减少,因为残留在水槽内的硬脂酸分子会占据部分水面。

洗涤方法:用自来水充满水槽,让水从水槽边溢出,反复2-3次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