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电子教案
9
作业环境卫生学调查:
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学 卫生要求、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备、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卫生设备等方面 的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10
职业卫生管理调查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善情况 职业健康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健
矿粉的加工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 每个环节都属高温作业,有的车间夏季气温比 室外高15~20℃
灼热的物体辐射出的大量红外线易引起职业性 白内障
评价:WBGT指数+定向辐射热
24
粉尘
在矿石生产中,井下煤矿、铁矿开采、运输、破 碎到选矿、混料、烧结等环节都有很高浓度的粉 尘,在水泥生产、耐火材料加工、炼焦、炼钢的 过程中亦有大量粉尘产生,长期接触会发生煤尘 肺、水泥尘肺和矽肺 (粉尘游离二氧化硅>10%)
轻纺、电子工业 造纸、印刷、木材加工、皮毛、制革、塑 料加工、食品工业; 棉纺、毛纺、针织、印染、合成纤维; 电子:
14
机械制造工业
按生产工艺分类
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 装配等工艺
翻砂、锻打、铆焊、切割、电镀 和油漆等作业
15
按产品分类
汽车制造 造船业 农机制造 工程机械制造(推土机、挖掘机、门机、吊装
21
焊接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电焊烟尘、二氧化锰、紫外辐射(中、短波紫外 线)、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臭氧
焊接作业的主要生产性有害因素是电焊烟尘,烟 尘的分散度极高,其中粒径2μm以下者占95%以 上。烟尘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锰、氟 化物及非结晶质二氧化硅。长期吸入高浓度电焊 烟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氧化锰为电焊烟尘中主要毒物,一般占烟尘总量 的5~20%。根据焊条成分具体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
22
油漆作业
油漆是由成膜物质、溶剂、颜料、干燥剂以及其它添加 剂组成。根据成膜物质的不同,油漆可分为油脂油漆、 天然树脂漆、酚醛树脂漆、醇酸树脂漆、氨基树脂漆、 沥青漆、硝基纤维漆、过氯乙烯漆及环氧树脂漆等。
康监护情况 职业卫生资料归档情况
11
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主要工业门类
矿山(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 制造
机械如汽车制造、农机制造、造船等; 建材如水泥、耐火材料、玻璃、石棉 冶金(炼铁、炼钢、轧钢、焦化) 电力(火电、水电、核电)
13
化工工业(基础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化 工、农药化工、橡胶)
机械等) 机械配件制造(柴油机、小型发电机、轴承、
丝杠、齿轮等 ) 化工机械、矿山机械、轻工纺织机械等等
16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生产性粉尘 高温、热辐射 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氨;
氧化锌烟;有机溶剂苯、甲苯、甲醇、二甲苯 等;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氮氧 化物 噪声振动和紫外线 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
17
铸造
生产工艺:将砂料配制成型砂,再通过模型制作砂型, 再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砂型中,打箱、清理后即成各种 铸件
危害识别:主要职业危害是矽尘,铸钢时石英砂游离 SiO2含量高达90%以上,铸铁时红砂游离SiO2达60%以 上。在制砂、造型、打箱、清砂过程中,粉尘浓度很高, 因而工人长期吸入后易发生职业病矽肺
➢ 接触多种有害因素时,选择危害最大的有害因素 ➢ 粉尘、物理因素直观判定 ➢ 化学产品、中间产品、原料、辅助材料抄写登记
备查,依据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判定 ➢ 有机溶剂、油漆、粘胶:挥发的有害气体,查成
份(油漆、有机溶剂、粘胶成份)以其中哪些是 易挥发的化学物质来判定 ➢ 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根据工艺、化学知识、 综合分析判断
溶剂是能溶解成膜物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油漆的 主要毒性成份:苯、甲苯、二甲苯、铅、丙烯酸、丙酮、 异丙醇、甲基异丁基酮、乙酸乙酯、溶剂汽油等
电泳:碳酸钠、氢氧化钠、氟化物、磷酸 根据使用油漆的种类检索有关资料具体分析职业病危害
因素
23
冶金工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高温和强辐射热
高温作业: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 大于23w/m3·h或84kJ/m3·h的车间;或当室外 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 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3
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场所中可能造成对劳动者健康损害 或者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
4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有毒物质和生产性
粉尘。
➢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
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
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2013
➢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意义
➢ 是职业病危害监督、检测、评价的基础 ➢ 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种类、作用
条件、分布 ➢ 分析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方式、途径、程度 ➢ 指导职业病危害控制及防护措施的实施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 类比法 定量分级法 经验法
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和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 ➢ 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原料、半 成品、中间产物、产品和废弃物的名称、生产和 使用数量、理化特性、劳动者接触方式和接触时 间 ➢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低温、振动、电离和非 电离辐射等 ➢ 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致病病原体
8
职业危害因素的判定
5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 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 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 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
6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筑或布 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 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7
生产过程的卫生学调查
18
锻造
将钢坯在加热炉中,加热至 800~1200℃,取出后,大件用蒸气 锤、压缩空气锤或液压机等锻压成 型
CO、脉冲噪声
19
装配
常有铆焊、电镀和 油漆等工种
焊接车间、油漆车 间、总装车间
铆工岗位有噪声和 振动危害,俗话说 “十个铆工九个聋”
哈飞汽车总装线
20
焊接作业
工业中最常使用的焊接 法有手工电弧焊、气电 焊、氩弧焊、等离子焊 接、机器人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