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编侵权责任法练习题.doc(2)..

第四编侵权责任法练习题.doc(2)..

第四编侵权责任法练习题与答案(2015年12月修订)第十五章侵权行为概述(第三十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责任构成原则不包括(D)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推定过错原则D.过失责任原则2.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合并使用的是(B)A.停止侵害、排出妨害B.恢复原状、赔偿损失C.消除危险、恢复原状D.停止侵害、返还财产3.下列法律关系中,由侵权责任法调整的是(B )A、劳动法律关系B、婚姻法律关系C、经济管理关系D、税收关系4.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这说明侵权责任的(A)A、独立性B、无形性C、专有性D、法律确认性5.下列各项权利中,不由侵权责任法调整的是(D)A、健康权B、监护权C、用益物权D、选举权6.《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首次把(C )作为独立的权利加以保护,这也是侵权责任法的一大亮点。

A生命权 B健康权 C隐私权 D用益物权二、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从2009年12月 26日起施行。

(错)2.侵权行为的对象包括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

(对)3.侵权行为与合同都是债的发生依据。

(对)4.精神损害赔偿属于财产损害的一种。

(错)5.侵权民事责任的形式是行为人所实施行为应承担的具体的民事责任方式。

(错)6.有过错就一定要承担责任,没有过错就一定不会承担责任。

(错)7.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

(对)8.人身权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法人是组织体,谈不上什么人身,故其没有人身权。

(错)9.李某家苹果树枝伸至田家,大风吹落苹果至田家院中,田子食之,构成不当得利。

(错)10.侵权行为既可能是违反法定义务也可能是违反约定义务的行为。

(错)三、简述题1. 简述侵权责任法律特征(一)行为具有违法性。

它是民事主体因违反了法定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二)承责方式多样性。

侵权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但损害人身权的责任不仅包括财产责任,还包括非财产的责任。

(三)责任实施的强制性。

侵权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法律责任。

(四)责任的主体的广泛性2. 简述精神损害的概念和发生情况(1)精神损害的概念;精神损害是指受害人在受到侵害后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2)精神损害的发生情况:包括,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在身体伤害的诉讼中以及非法拘禁、医疗事故等;因使用具有不合理危险的缺陷产品或者接受质量。

第十六章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第三十八章)一、判断题:1.侵权归责原则是关于侵权责任“归责”的基本规则,即行为人因何种事由被要求承担责任。

(对)2.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都是限于法律直接规定的特殊情况。

(错)3.过错责任广泛适用于一般的侵权责任形态。

(对)4.过错责任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主张权利方要求对方须有证据”(错)5.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

(对)6.我国《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适用于公平原则。

(错)(过错推定原则)7.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只是适用范围不同,在归责的依据上两者无任何区别。

(错)8.在公共场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不需承担侵权责任。

(错)9.共同过错与混合过错一样,都是指加害人为二人或二人以上,并都要对损害的结果承担连带责任。

(错)10.共同侵权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一样,加害人都必须对损害的结果承担连带责任。

(对)二、论述题试论述债权与物权的区别(前作业中涉及本题,但答案不够全面和正确)。

债权和物权为两类不同的财产权,它们反映着不同的财产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主要表现在:1.债权为请求权。

债权人只有通过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才能实现自己的特定利益。

而物权为支配权,而物权为支配权,物权人无须借助于他人的意思和行为,即可行使权利,并实现自己的利益。

2.除了法定之债外,合同之债的设定采任意主义。

当事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即可依自己的自由意思,任意设定债权。

而物权的设定采法定主义,除法律有规定者外,不许当事人自行创设,也不许变更物权的内容。

3.债权仅存在于特定人之间,较少涉及第三人;而物权的义务主体是社会上的一切人。

4.债的发生可由不法行为引起;而物权的发生,则只能由合法行为或者法律事实引起。

5.债权为相对权,物权为绝对权。

6.在权利的客体上,债的客体为给付,即债务人的特定行为;而物权的客体只能是物。

7.债权与物权在效力上有所不同。

物权具有排他性,表现为在同一物上不能成立并存的、具有不相同性质的数个物权。

而债权具有相容性,在同一标的物上可以先后或者同时成立数个平等的债权。

当物权与债权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物之上时,物权具有优先效力,普通债权只有在物权人的利益优先得到满足后,才可能实现。

物权具有追及性,即不论物权标的物的占有发生何种变动,权利人均得追及物之所在,行使权利,请求返还,或者请求损害赔偿,而债权不具有此种效力。

债的标的物为第三人占有时,不论其占有系合法还是非法,债权人对该第三人均无依其债权请求返还或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8.债权具有时效性,而物权没有。

债权为有期限的权利,不能永久存续。

而物权的性质为支配权,只要标的存在,权利就存在,法律上没有期限的限制,只有标的物的灭失或者具有法律规定的原因,才会导致所有权的消灭。

9.保障方式不同。

物权保护的目的一般在于恢复权利人对于物的支配,因而以恢复原状为原则,注重于采用物上请求权的方法。

债权保护的目的在于实现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多采用支付违约金、采取补救措施、损害赔偿等补偿损失的方法。

三、案例分析题一天下午,某电机厂工人赵某和钱某受本厂指派,到某制氧厂提取10瓶氧气,等到电机厂派车来接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由于一车一次只能运9瓶,于是赵、钱二人将剩余的一瓶悄悄藏匿在孙某的木船上,打算明日来运走。

半夜2时许,因不放心氧气瓶,二人又到船上来查看,未见异常便离去。

走时,钱某未将随手丢在船上的烟头熄灭,恰逢船上的氧气瓶漏气,遇火点燃,木船炸毁。

船主孙某闻声赶到现场,发现与自己多次发生争吵的李某正站在30米外的自家船上向这里观看。

孙某当即断定是李某炸船,于是将李的船只扣下,并向派出所报案。

问:(1)李某的船被扣,造成营运损失500元,如何承担,为什么?(2)孙某木船被炸损失5000元,如何承担,为什么?答案:(1)李某的船只被扣,造成的营运损失500元应由孙某承担,因为孙某扣船的自力救济行为不符合自助行为的成立要件(孙与李彼此相识,即使船毁真是李某行为造成,孙也不存在来不及请求国家救济的情形),实质上应构成侵权(若成立自助行为则不担责)。

(2)孙某木船被炸损失5000元,应由某电机厂承担,因为某电机厂工人赵某和钱某的行为是执行职务的行为。

当然,电机厂承担后可向有重大过错的钱某追偿。

第十七章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第三十九章)一、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B)A.在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刊登公民的照片B.未经本人同意在照像馆橱窗陈列本人照片C.在寻找失踪人的照片D.因司法需要使用犯罪人的图像2.下列有关人格权与身份权的说法错误的是(A)A.自然人的人格权基于出生而取得,各主体的人格权是相同的;身份权基于主体具有的特定身份而产生,各主体的身份权往往不同B.人格权是支配权,而身份权具有支配权、请求权等多种成分C.人格权的利益只归属于权利人自身,有些身份权则主要为相对人的利益而存在D.人格权是无期限的,甚至可以延伸到权利人死后,身份权则以特定身份的存在为存续前提3.广东东莞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流入某池塘后,发生大量鱼类死亡事件。

在是否承担赔偿责任问题上,该化工厂的哪些抗辩理由即使有证据支持也不能成立?(ABCD )A.其排放的废水完全符合规定的排放标准B.另一工厂排放的废水足以导致池塘中鱼类死亡C.该化工厂主观上没有任何过错D.原告的赔偿请求已经超过2年的诉讼时效4.甲公司分立为乙公司和丙公司。

在分立过程中,乙公司和丙公司对甲公司所欠丁、戊、已、庚的债务达成协议,乙公司承担对丁、戊的债务,丙公司承担对已、庚的债务。

对甲公司的债权人来说,该债务承担协议(A)5.林某某于2012年6月15日从某化妆品公司购买一套化妆品,使用后皮肤出现大面积红肿,就医花费15000元。

2013年5月,林某某多次交涉无果将某化妆品公司诉至法院。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A.林某某可以要求某化妆品公司承担违约责任B. 林某某可以要求某化妆品公司承担侵权责任C. 林某某可以要求某化妆品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D. 林某某可以要求撤销合同6.乙公司欠甲公司30万元,同时甲公司须在2011年10月20日清偿对乙公司的20万元货款。

甲公司在同年10月18日与丙公司签订书面协议,转让其对乙公司的30万元债权。

同年9月24日,乙公司接到甲公司关于转让债权的通知后,便主张20万元的抵销权。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C)A.甲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让合同于9月24日生效B.乙公司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即负有向丙公司清偿30万元的义务C.乙公司于9月24日取得20万元的抵销权D.丙公司可以就30万元债务的清偿,要求甲公司和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7.依照法律规定,在不履行合同或法定义务,致使他人财产、人身权利受到损害时,不属于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况是(D)A.不可抗力B.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C.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行为D.第三人的过错8.甲对乙享有10万元的到期债权,乙对丙也享有10万元的到期债权,三方书面约定,丙直接向甲清偿。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A.丙可以向甲主张其对乙享有的抗辩权B.丙可以向甲主张乙对甲享有的抗辩权C.若丙不对甲清偿,甲可以要求乙清偿D.若乙对甲清偿,则构成代位清偿二、简述题1.简述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从主体方面看,加害行为的实施者是公民和法人及其它组织;(2)从行为的对象来看,它所指向的或发生作用的是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3)从行为的性质来看,它具有违法性;(4)从表现形式上看,加害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2.简述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征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征有三个:(1)法律对其适用对象予以特别规定以与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区别开来;(2)在构成要件方面,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考虑加害人的过错;(3)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案件,侵权行为由侵害行为、损害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三项要件构成。

3.简述债权让与及其构成的要件。

债权让与通常是基于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关于转让债权的协议,即债权让与合同而发生,须具备以下条件方能生效:(1)须当事人之间达成合意,债权人与受让人之间须有协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