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某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云南某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云南某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1.1.1 概述本合同段起于万古小学西K94+088.17,止于会同溪北K97+860,长3.772公里。

该段公路位于盐津县境内,主要控制点有万古、会同溪。

除会同溪隧道外,均为沿河线。

1.1.2 主要技术标准主线设计标准:➢计算行车速度:60km/h。

➢隧道限界:净宽9.25m(单洞),净高5.0m。

➢设计荷载:计算荷载:汽车-超20。

➢验算荷载:挂车-120。

1.2编制依据国家及铁道部颁发的现行有关原材料、施工控制、产品验收的规范规程、规则及验收标准等。

现场踏勘资料铁道部有关客运专线的暂行规定。

施工图纸、设计文件等。

1.3编制原则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及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围绕重点项目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采用平行流水及均衡施工方法,坚持对工程施工全过程严密监控,运用网络技术控制施工进度,紧抓关键线路,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严格遵守安全防护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安全会议,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安全检查制度,使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制定施工方案时,首先考虑环境保护措施,注重文明施工,把确保交通畅通、周遍经济秩序良好、居民正常生活作为施工组织的前提。

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及施工工期要求,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充分发挥本单位施工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严格按设计及业主的要求组织施工,合理配置人、财、机、物等要素,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1.4 工程地质及水文气象1.4.1 地形地貌水富至麻柳湾段公路地处滇东北高原北部斜坡地带,属金沙江水系,地理坐标东经104°03′-104°24′,北纬27°29′-28°39′。

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起伏明显,沟河纵横,山峰林立。

路线区域多属强侵蚀中高山峡谷地形,地壳上升,河流剧烈下切,切割强烈,相对高差500-2000米,山高坡陡,地形陡峻,悬崖陡壁多见,横断面呈“V”形,坡降大,跌水、瀑布多见,水流湍急,斜坡上多级大小不等的缓坡台地,基岩裸露,堆积物稀少,崩塌、岩堆常见。

1.4.2 工程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路线所经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各种不良地质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发育。

主要不良地质地段类型有软土、软弱土、崩塌、岩堆、滑坡等。

1.4.3 水文路线所经区域为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为关河及其支流冷水溪、上清河、会同溪、洛泽河等。

河谷狭长深切、落差较大,险滩较多,雨季水位暴涨暴落,冬春季水枯,区域内地下水丰富,地表水发育。

水系多呈树板状水系,在山区各支流均由四周山间向盆地汇集,构成辐射状水系。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4.4 气象本项目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早、夏热、雨量充沛、日照少的气候特点,受地形的影响,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高山、深谷地区气温偏低,昼夜和垂直气温变化较显著,雨量充沛,旱雨季分明。

本合同段地处的盐津县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19.5℃,最热为7月,极端最高气温33.0℃~34.2℃,最冷为1月,极端最低气温-4.8℃~-7.0℃,年平均降雨量1170毫米,雨季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无霜期300天。

1.5工程的难点、特点项目地处四川凉山与云贵高原交接部位,地形地质复杂,大部分段落为峡谷地形,地势险峻,路线集中表现为沿河线和越岭线。

隧道长,构造物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程度高,工程集中而艰巨;路线走廊带狭窄,干扰较多,拆迁安置难度大,人均耕地面积少;路线所经区域为长江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区,环保、水保任务艰巨而繁琐;路线所经区域悬崖峭壁、岩堆、滑坡分布广泛,危岩掉块严重威胁施工安全,不仅线内防护难度较大,而且线外危岩掉块的防护也要综合考虑;沿线构造物预制构件场地狭窄,运输条件差,构造物型式、构件预制、运输应综合考虑。

1.6 主要工程数量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1.6。

2. 施工组织规划部署2.1 施工队伍组织2.1.1 组织机构现场设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我公司履行合同的权利及义务。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检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及综合办公室。

工程技术部设技术室、调度室、测量班和资料室;安全质检部设质检室、安检室、试验室;计划财务部设财务室、计划合同室;设备物资部设物资保障室和设备保障室。

综合办公室设医疗室、环保室、协调室、后勤室。

项目经理部下设五个专业作业队:4个路桥施工队、1个隧道施工队。

施工组织机构图见投标书附表1。

各施工队施工任务划分见表2.1.2。

表2.1.2 施工任务划分2.2 现场部置及主要临时工程2.2.1 场地布置项目经理部设于合同段终点处既有公路旁,租用当地住房,该处交通方便,既便于现场指挥施工,又便于和业主及对外联络。

由于施工现场场地狭窄,各施工队驻地位置统筹考虑,设于施工现场。

试验室设在预制场内,钢筋加工棚、小材料周转库设在施工成型的路基上。

施工场地具体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表4。

2.2.2施工便道主线旁有一条既有乡村公路可作为施工便道,对其养护使用。

新修4#弃碴场处施工便道500m,隧道进口至合同段终点需拉通施工便道1000m,贯穿各大桥施工便道2000m,便道宽3.5m,采用砂石路面。

2.2.3电力设施隧道施工用电业主已接到洞口附近,直接在隧道出口设置630KVA变压器一台,梁体预制场和桥梁施工现场共设630KVA变压器4台,满足各段施工和生活用电。

另外,拟配备250kw的发电机组以备停电时急用。

2.2.4 生产生活用水隧道、大桥施工用水从会同溪中抽取,建立泵站和高压水池供应。

生活用水取自附近地表出水点或山上泉水。

2.2.5 火工品库火工品库按危爆物品要求经当地公安部门批准,设于远离人员驻地的山坳处。

2.2.6 消防设施施工队人员驻地和施工现场设置移动式灭火器,并设置消防专用水管。

2.2.7 环保设施本合同段地处长江水系上游,会同溪河畔,环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桥梁基础施工时修建临时拦渣坝,防止弃渣落入河中,在隧道口和砼拌和站修建污水处理池,净化施工废水。

2.3主要临时工程本合同段主要临时工程有生产生活房屋、便道、拌和站、T梁预制场、钢筋加工厂、机械停放场、电力线架设及电力设备安装等。

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见表2.3。

3.施工进度计划安排3.1总体施工计划安排本合同段招标总工期24个月。

本合同段计划工期从2004年9月1日正式施工,2007年1月31日全部完工,总工期23.5个月,较合同工期提前半个月。

总体进度计划表(横道图)见表7。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网络图见图3.1.1。

3.2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准备 2007年10月01日~2007年10月30日;会同溪隧道 2007年11月01日~2008年01月31日;出口明洞及洞门 2007年11月01日~2007年12月15日;中导洞及中墙 2007年12月15日~2007年07月31日;左右洞开挖支护 2008年08月01日~2008年04月15日;洞身衬砌 2008年08月21日~2008年05月15日;进口明洞及洞门 2008年05月01日~2008年06月31日;路面及其它 2008年07月01日~2008年08月31日;清场验交 2008年01月01日~2008年01月31日。

3.3工期保证措施为确保总工期及桥梁、隧道和路基进度计划安排中各分项工程项目工期的实现,特制定以下保证措施。

3.3.1 工期保证体系为确保总工期的实现,中标后将迅速组织人员、设备进场,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分别成立保证工期领导小组,形成工期保证体系。

工期保证体系见图3.3.1。

3.3.2 保证工期的组织管理措施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即开始组织施工队伍和设备上场,保证在开工前主要临时工程完成。

坚持重合同守信誉,把按期和提前完成作为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现场设立施工调度室,全面负责施工的统筹、协调和控制工作,抓好工序衔接和关键工序的施工。

严格按计划组织施工。

开工前认真编制各分项、分部和总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按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年、月、旬、周”施工计划。

仔细分析路基和桥梁施工时的相互干扰,严密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实行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加强工序衔接。

全部项目开工后,材料供应紧张会成为制约施工的一大素。

各主要材料、设备等要提前落实料源和运输方式,提前签订订购合同,保证按时按质供应,并有一定的储备。

优选精良设备和机具,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管理,确保设备完好率。

每日召开工程例会,检查当日计划完成情况,安排部署第二天工作内容,研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工程进度与经济利益挂钩,实行重奖重罚。

制定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不因人为损坏而造成返修、返工,确保工程产品顺利移交。

充分考虑雨季对施工的影响,做好雨季施工的管理和安排,随时保持与气象部门的联主动加强与业主、监理和地方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协作,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工程进度。

3.3.3 隧道工期保证措施根据隧道的施工特点和地质情况,层层分解阶段施工目标和每循环施工时间,从一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