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2017 年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 2012-2013 年度上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加克斯勒克 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 人类跨入 21 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 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
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在中小学开设信 息技术课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初步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 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初步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文明 规范地使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 段、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初中阶段要达到以下目标: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 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材内 容和课时安排: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
教学内 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主要选取以下教学 内容。
课时安排:总课时数为 108 课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 70%);其中,必修 68 课时,选修 40 课时。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1)信息与信息社会。
(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汉字输入。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修改。
(2)版式的设计。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数据的表格处理。
(4)数据图表的创建。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的基本概念。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网页制作。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介绍。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安全。
(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足课时。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信息技术课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精神和我市实际,确定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用泰山出版社教材,共 3 本,在初一至初 三开设,每周一课时,每学期设期中、期末两次考试。
各学 校要按要求开设,并保证开设效 果。
二、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尽量使该门课程使用电子教案,在无纸化、无软盘、办公 自动化方面成为领先学科,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上课:授课地点均在微机教室或大屏幕投影教室进行,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在培养学 生学习兴趣、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渗透和加强,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 能力的引导,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新模式; 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小报、绘画、动画等,强化技能。
教师要对学生加 大监控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落实情况。
三、多渠道尝试教学方法,使学生、教师、学校适应现代化教育信息环境。
在全校举办学校电脑爱好者信息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讲学;,使他们既掌握一 定的信息技术,还具备崭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学习有一 定的理性认识。
使之能够适应新的课程教学的要求。
争取以点代面,以点带面。
四、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信息与技术、知识及能 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紧密地结合,有机的融 合起来,以推进教育的信息化,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本学期要以课题实验为总 抓手,强化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网,每一个学生都要建立电子档案和电子邮箱,加强网上交流,提 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抓好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带领学生认真搞好网上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处理。
结合 各类课外活动及电脑作品比赛等活动,逐步提高广大对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让学生 在其它学科的课程学习中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全新的途径。
3、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加强实验课题的管理,争取快出成果。
本学期 坚决抓好教与学的管理,注重实验的实效性,经常进行实验分析,认真进行阶段性总结, 使课题实验确实能起到促进教学、 改进教学,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 课件园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作用。
例如:在课我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协作学习 等实验的专题研讨交流会, 发现问题, 提出困难, 总结经验, 交流成果, 以及制定今后的打算, 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围。
喀夏加尔乡中心学校 2012 年 9 月 篇二:九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6—2017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 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
开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 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举措。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 操作、 重在发展的宗旨,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 word、excel、frontpage、powerpoint、flash 等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 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根本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 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信息技术》一、二册,内容在七、八年级都以讲完,九年级的任务 是复习并做好迎考准备,复习内容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学习制作网 页,以及对数据的管理。
知识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 用 Word 制作作品、用 Excle 管理数据、用 powerpoint 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用 flash 制作 动画是难点。
复习完后九年级的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作品。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 要功能。
3、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 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4、实行分组管理,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
四、方法措施: 将围绕信息技术中考要求,重点研究考试大纲,分析历届考试内容和形式,在初步准备 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特点,在培优补差方面多下功夫,制定好工作计划及具体措施,分步分 层进行课堂教学和辅导工作。
在设定了教学内容的同时, 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 45 分钟时间。
3、主要采取教师指导方式、学生自主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
4、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5、把课程整合,学生便于记忆。
6、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7、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 8 月:制定学习制度和课堂要求,安排学习顺序:先理论部分再上机练习(加强上机课 堂要求,养成课堂秩序) 9 月: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认识计算机和计算机工作原理 10 月:信息技术课程的 基础知识:计算机进制换算 11 月:复习 word 部分:重点窗口认识,常见菜单的应用记忆,实例练习(加入考试练 习题) 12 月:复习 excel 部分:重点窗口认识,常见菜单的应用记忆,实例练习(加入考试练 习题) 1 月:复习 powerpoint 部分:重点窗口认识,常见菜单的应用记忆,实例练习(加入考试练习题) 篇三:初中三年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 90 分钟,操作时间客观 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平衡。
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现有差生情况如下: 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
针对各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培优辅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 掘学生的潜力,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解析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改版了,编者们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并在内容编排 上注重中小学教学内容与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
每一单元知识都是以任务为核心,以活动为主 线,通过多元化主题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主、写作、探究学习, 强化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教师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更多灵活设计主题的空间 ,拓展教材,超越学科教材的领域会更大 , 可以把各个学科的内容巧妙融合在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当中,完成学科间的知识的跨越,实现学科 整合。
目的要求 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照全体,强调问题的解决,加强协作交流和探究学习,注重学习过 程的评价。
教学措施 以网络环境为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