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

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

——李金发
《时之表现一》
• 我们散步在死草上
• 悲愤纠缠在膝下。
• 粉红之记忆,
• 如道旁朽兽,发出奇 臭。
• 遍布在小城里,
• 扰醒了无数甜睡。

——李金发
《夜之歌》
诗作比较
• 撑着油纸伞,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
二、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 (二)20世纪30年代:学习与融汇
• 从20年代末直到抗战前夕,现代文坛接受象征主义的视 野在20年代初期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拓展。一方面 对法国象征派作家的介绍在这一阶段仍占据着重要位置。 戴望舒从事魏尔伦、福尔、果尔蒙、耶麦等诗人的翻译工 作,梁宗岱则把他的法国老师瓦雷里系统地介绍进中国文 坛,并译有他的《水仙辞》。李金发翻译了《马拉美诗抄 》,侯佩尹译有兰波具体体现了波德莱尔的“通感”论的 诗歌《韵母五字》,徐志摩则从事波德莱尔散文诗的介绍 工作。在理论上,梁宗岱卓有建树地致力于象征主义诗学 的建设,在批评上,则有刘西渭自觉运用象征论和纯诗观 深入阐释现代作家的创作实践。这一系列翻译介绍工作以 及理论阐发与批评实践的推动,终于使象征主义的传播在 抗战前夕形成了又一个持续的高峰期。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 (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 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 作有《恶之花》。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 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 《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 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 恶之花》的诗歌,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 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 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 出。作品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 学珍玩》、《可怜的比利时!》等。
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
组长:曹梦 组员:李京灿、陈红梅、杨孝碧、马跃
目录
• 一、西方象征主义以及代表人物 • 二、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 三、西方象征主义与现代诗歌的创作 • 四、在象征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诗人
个案研究
一、西方象征主义以及代表人物
•(一)象征与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 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保罗·魏尔伦
• (1844-1896年),法国诗人。他是象征主 义派别的早期领导人。象征主义者尝试把 诗歌从传统的题材和形式中脱离出来。魏 尔伦的诗歌以优雅、精美且富有音乐性而 著称。
• 他的著作包括:《农神体诗》(1866年) 、《美好之歌》(1870年)、《智慧》( 1881年)、《过去》(1884年)、《平行 》(1889年)。
• (三)20世纪40年代:超越与创新
三、西方象征主义与现代诗歌的创作
• (一)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 文学主题的交鸣与内在情绪的共振
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人生的失望而归向内 心的体验与思考,在这种心理体验与思考 中呈现的是对现实的深刻理性批判,对人 类自我的冷峻反省
三、西方象征主义与现代诗歌的创作
• 而戴诗的内容上是更多传统的因袭,少现代性开 拓,形式上中西的沟通要做得有成绩一些,但旧 的情感价值观念与某些传统审美情趣也严重地妨 碍了他形式上的现代性开拓。
四、在象征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诗人个案研究 • 卞之琳与穆旦:升华与开拓
诗作比较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李金发 (1900.11.21—1976.12.25)
原名李淑良,笔名金 发,广东梅县人。据 他在《我名字的来源 》一文中说‘1922年 在法国患病,老是梦 见一位白衣金发的女 神领他遨游太空,他 觉得自己没有病死, 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改 为李金发。
诗作比较
• 风与雨在海洋里, • 野鹿死在我心里。 • 看,秋梦展翼去了, • 空存这委靡之魂。
• (一)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 对诗歌形式本体的影响
• 从诗歌的象征性、音乐美、神秘美、全官 感效果、语言纯化、客观化、智性化等各 个层面表现出来
•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 首先,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注重意象、讲究含蓄的某些特征 与形式观念存在着与中国古代诗歌的较多暗合之处,具有 中西诗艺的沟通与融汇的可能性。
二、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 (一)20世纪20年代:认同与译介 • 《少年中国》和《东方杂志》则是这一时
期介绍象征主义最有力的两份杂志。
二、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 (二)20世纪30年代:学习与融汇
• 1932年《现代》杂志的创刊是一个里 程碑式的标志。
• 在系统介绍西方象征主义作家作品和诗学 理论方面,有两个作家功不可没——卞之 琳、曹葆华
诗作比较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 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断章》
•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
•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 客枕?源自•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 璃杯,
•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 几寸。

——卞之琳
《雨同我》
二、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 (三)20世纪40年代:超越与创新 • 1937年之后直到40年代,象征主义传播轨迹相对复杂化,也更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断章》
• 那比劳作高贵的女人的裙角,
• 还静静地拥有昨夜的世界,
• 从中心压下挤在边沿的人们,
• 已准确地踏进八小时的房屋。

——穆旦
《裂纹》节选
• 卞之琳则是智性诗人的典范,他对“戏剧性处 境”的追求使他的诗艺呈现出“思想知觉化” 的特征。
• 相对说来,穆旦或许是拥有着最为复杂的诗艺 的诗人。他的诗中表现出超凡的营造自创性象 征的能力,并在象征意象中灌注了同样强大的 感性体验和形而上思索。同时,他创作中诗的 意向则反映了中国现代诗歌在40年代力图宏 观把握历史与人生的超越渴望。
《雨巷》节选
• 梦会开出花来的,
• 梦会开出姣妍的花来的:
•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 在青色的大海里,
•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戴望舒
《寻梦者》节选
• 李金发是使象征主义诗歌真正在中国扎根的第一 人。但他的尝试在艺术上有两方面的偏激,一是 过于晦涩,二是过于欧化,失却了民族性特征, 不易被接受。
三、西方象征主义与现代诗歌的创作
• (二)象征主义的深层意蕴在中国现代诗歌 中的体现
• 中国现代作家对象征主义深层意蕴的探索, 对意象性的关注,对文本梦境与幻象的执迷 ,反映了中国现代诗歌在艺术上趋于含蓄化 和深蕴化的两个侧面。
四、在象征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诗人个案研究 • 李金发与戴望舒:起步与发展
•(二)前象征主义和后象征主义
一、西方象征主义以及代表人物
• (二)前象征主义和后象征主义
• 前象征主义︰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 派。代表人物: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 美。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 的象征主义“应和”论。
• 后象征主义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 ,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其创作手法 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它的主要特点是︰创 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 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 冥想效应。
• 其二,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纯诗化倾向,给新旧交替时期 处于失范状态,亟待寻求发展的中国新诗提供了可资借鉴 的现代模式。
• 其三,它对古典主义的摹仿写实倾向与浪漫主义抒情的直 露倾向的反拨,正适应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竞争发展的 潮流,给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之外的新诗,提供了新开 一路的重要启示。
• 其四,它是一种更接近于表现现代生活、现代人情绪的艺 术,也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潮中最有影响力与生命力的艺术 。
难梳理。在战争前期,目前仅能搜到零星的几篇介绍象征主义的文字 ,在表面上呈现为一种中断的倾向。1945年前后,对西方象征主 义的介绍进入了一个全面复苏的阶段,大致可以理出三条线索。第一 条线索是20年代以来一再被译介的法国象征派作家又重新获得关注 ,张若茗重新发表了《法国象征派三大诗人鲍德莱尔、魏尔莱诺与蓝 苞》的长文,李青崖翻译了《恰如本身所示的波德莱尔》。此外还有 罗塞尔的《华莱里小论》,瓦雷里的《思想危机》以及纪德的《悼保 亚・华莱里》等文章的译介。第二条线索则是对T.S.艾略特以及 受艾略特影响在30年代崛起的英国现代诗人奥登(w.H.Aud en,1907-1973)、史班特(S.Spender,19 09一)等诗人的介绍。 • 40年代对象征主义的介绍中,早期中国文坛所受到的颓废主义倾向 几乎已经见不到了。对纪德、艾略特以及奥登等作家的关注,也更多 地强调他们在对象征主义思潮在承袭之中反叛和超越的一面。
让·尼古拉·阿蒂尔·兰波
• (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 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 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现存的兰波的诗有140首左右,主要在16至 19岁期间所写。在兰波早期的诗中可以看 出帕尔纳斯派的影响,后期诗作加强了象 征主义色彩。主要诗集有《地狱的一季》 和《灵光集》。
相关主题